假如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再活十年會有什麼變化呢?

陳志仁搞笑視頻

這個假設很有意思,在我看來,即使孔明再活十年,他也難以左右天下局勢。

一:蜀國的國情


在魏蜀吳三國之後,無論是土裡面積,人口數量還是經濟實力,蜀國都是最弱的。此外蜀國作為外來人士入川建立的政權,由於沒有及時處理好外來士族與當地士族之間關係,所以自始至終蜀國境內一直都不是穩定。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尚且不能安定,更遑論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呢?諸葛亮在世期間不過是將國內的主要矛盾轉移到曹魏,通過連年北伐來轉移視線,從而短暫的緩和蜀國的內部矛盾。自從孔明去世之後,繼任丞相的費禕,才略不足,不能很好的協調各階層之間的關係;而作為武侯傳人的姜維雖然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但無奈將略不濟,又沒有諸葛亮那種一言九鼎的權勢,以至於常年的征戰之後,搞得朝中文官武將之間矛盾重重甚至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對姜維非常不滿。如此種種,“此間樂,不思蜀”的劉禪又坐視不理,寵幸閹宦。終於弄的天怒人怨,上下之間離心離德。而這就是為什麼鍾會區區幾萬人馬,卻能夠輕而易舉的逼迫劉禪投降的原因。

二:魏國的國情


魏國自從曹丕篡位之後,因為及時改變了曹操時期的政策,和北方士族達成了共識,所以即使整個魏國幾任帝王都不是很長壽。但是朝政不僅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甚至於到了魏明帝時期,魏國的整體國力還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方面他不僅能夠滿足魏明帝“興建土木,擴張宮苑”,另一方面,他還有足夠的軍事實力擊潰蜀國和吳國的軍事聯盟。此外,他還在一直在北方追擊匈奴和其他少數民族(諸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後期禍亂中原的少數民族)。

自魏明帝死後,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一舉攫取了魏國的實際領導權。並且由於其本身出自於北方士族的特殊背景。使司馬氏就像強力膠一樣,將北方士族狠狠的吸附在自己身邊。使原本還有瑕疵的北方士族階層變得鐵板一塊,難以撼動~

三:個人素養——司馬懿VS諸葛亮


三國後期,在我看來。能夠稱得上英傑的也就諸葛亮、司馬懿和陸抗三人。假設諸葛亮能夠再活十年的話,那麼排除孫吳和蜀漢聯盟的實際情況,諸葛亮的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司馬懿了。但在我看來,他們兩人的才能大抵在伯仲之間。

首先,兩人年紀相仿,司馬懿僅僅比諸葛亮大2歲。諸葛亮因為出山較早,接受蜀國重任的時間也較早。所以在諸葛亮開始建功立業的時候,司馬懿還處於事業的低谷期。等他走出低谷開始踏上屬於自己的舞臺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功成名就,陪著司馬懿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而又彼此心照不宣的大戲。其中被《三國演義》大肆渲染的就有“空城計”“火燒葫蘆口”等等。而在司馬懿真正露出獠牙發動政變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死去良久了。


其次,身世背景相似,也許是受羅貫中先生的影響,人們心中會不自覺的諸葛亮是忠臣司馬懿是奸臣的想法。但就實際而言,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他們都出身於世家大族,他們的出發點很多時候都是為家族服務的,比如諸葛亮三兄弟就分別在魏蜀吳三國擔任官職,這樣一來無論誰贏家族都是得利的。相似的出身使得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擁有許多共同點~比如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家族以及這背後的許多世家大族的利益。

最後,都是手握一國的軍政大權,兩人唯一的區別就是,掌握一國軍政打算的時間段剛好錯開了。但對於一國之君而言,這都是他們所不能忍受的。比如,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就一直拒絕在成都地區供奉諸葛亮,後來因為蜀地百姓的自發行動無法制止才勉強同意。而司馬氏的專權更是引來了諸葛誕的討伐,可見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他們不僅要面對敵方的壓力,還得面對來自皇權的壓力。

綜上所述:即使諸葛亮再活十年,充其量也就只能為蜀國延續裡面壽命而已。畢竟相比於魏國而言,蜀國的綜合實力是嚴重不足的,而人才的匱乏更是異常的嚴重~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揭示的就是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


狐筆春秋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1

晉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的某一天,

晉武帝司馬炎端坐殿中,忽然心動,

吩咐左右:“來啊,去把老陳給朕叫來!”

司馬炎:“糊塗!當然是陳壽陳承祚,陳到底算哪根蔥!”

2

炎:“老陳啊,你父親曾因被馬謖連累,被那孔明處罰過?

壽:“是,陛下,臣也曾被諸葛孔明之子諸葛瞻處罰過。

:“哦?你還有這黑歷史?那你心中可有怨懟之意?”

:“臣惶恐,臣不敢,諸葛孔明一生公平,賞罰分明。”

:“嗯,那你覺得如果孔明多活十年,可,還會有我大晉否?”

:“臣萬死不敢作如是想!”

:“嗨,緊張個啥,還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說吧,赦你無罪!”

3

陳壽緊張啊,汗都下來了

多活十年?那不還是和司馬懿捉對廝殺?

這說錯了,可是要了親命啊!

嗯!保命要緊!

陳壽清了清喉嚨,一躬身。

“起奏陛下!如孔明延壽十年,仍難擋我宣皇帝(司馬懿)之威!”

“哦?什麼情況?說來聽聽?”

4

“這第一:‘所與對敵,或為人傑’

想我宣皇帝,聖明神武,人中豪傑,諸葛孔明六戰而不能勝。

我宣皇帝當年春秋鼎盛(公元234年時,司馬懿55歲),

必能與諸葛孔明一較長短。”

“嗯?孔明死時也不過虛歲五十有四吧!”

陳壽一聽,嚇得跪在地上,壞了,說漏了!

“陛下明鑑,孔明雖然年輕點,可是架不住事事親力親為啊,連老百姓被罰二十棍以上,他都得複核一下,蜀雖只一州之地,也架不住這麼折騰啊。”

“哼,算你有理,接著說!”

5

陳壽心想,有了第一條,這算佔住理了。

“這第二嘛:‘眾寡不侔,攻守異體’”

“哼,你們酸腐文人,就愛羅裡吧嗦,說朕聽得懂的話!”

“是!”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我宣皇帝領三十萬大軍,倍於孔明十萬軍隊,而取守勢,

孔明兵少卻取攻勢,實難取勝啊!”

“嗯,也算有點道理,那第三呢?”

6

這第三嘛:諸葛亮雖然才能比得上管仲蕭何,可是手底下沒人啊!

人家管仲有王子城父,蕭何有韓信。

他手底下就剩一個魏延了!

魏延還是個喜歡不聽吆喝的主,和同事關係也不好,

要不然也不會在諸葛氏死後被費禕和楊儀陷害啊。”

7

司馬炎聽完,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本想誇誇陳壽順便給他個官做,

又一想,不能憑三言兩語的就給人升官啊。

讓別人有了“倖進”之心就不好了。

“嗯,也算的有幾分見識,去,

搞份《諸葛亮集》出來,

朕要親自看看!”

陳壽:“是,陛下!”

8

整理完了《諸葛亮集

陳壽又想了想,在同時上奏的表裡又加了這麼幾句話:

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各位親愛的朋友,您覺得陳壽最後對諸葛亮的評價,準確嗎?歡迎留言!


我叫陳到底

這是個有趣的話題,但我個覺得無非也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北伐成功,奠定中原,掃除魏吳兩國,一統天下。

若諸葛亮祁襄之法成功,添十二年陽壽。蜀國民眾大喜歡過望,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成,繼續和東吳聯合,運用各種計策,搞掉司馬懿,與姜維各率一支兵馬,北進控制長安,進而滅曹魏,一統一北方後,從水陸兩路進攻東吳,一統江山。

第二,北伐無功,僵持不下,退回漢中,與民休息。

若無論如何戰不敗司馬懿,只能退回漢中,屯田練兵,與民休息,發展生產。等待天下大勢有變,再定謀略。期間,可用反間計造謠生事,或與吳各出小股部隊,經常騷擾魏國,讓其疲於應付,消耗魏國綜合實力。

第三,劉禪年長,爭奪權力,內部大亂鬥

隨著蜀主年紀漸長,再加上宦官黃皓等挑撥離間,想收回權力。若諸葛亮不想內鬥,選擇歸隱,蜀國在小人亂政下,國勢日衰。最終被吞滅。

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啟民先鋒

在我國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在五丈原病逝。那麼假如諸葛亮公元234年沒有去世,他多活了十年又如何呢?

事實上,即使諸葛亮多活十年,也影響不了蜀國敗亡的命運,最多延緩蜀漢滅亡的時間而已。

首先,隆中對戰略的失敗不可逆轉,蜀漢政權回天乏術;


諸葛亮最年輕有為的時候,劉備最年富力強的時候,蜀漢政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時候,都沒有實現過隆中對,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已經落幕之後,蜀漢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已經屢遭失敗打擊之後,諸葛亮也已經垂垂老矣之後,隆中對憑什麼能夠實現,能自保就不錯了。

其次,丟失荊州重地,困守益州無異於坐以待斃;

隆中對所設計的,劉備獨自佔據荊州益州同時結好孫權的狀況,一天也沒有出現過。甚至劉備對荊州的部分佔領,也直接威脅著孫權的安全。孫權的立場一直很明確,讓劉備佔據南郡公安的前提,就是劉備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威脅東吳,只要劉備的軍隊壯大到能夠威脅東吳了,就絕不能讓劉備繼續分享荊州。荊州的丟失決定了蜀漢發展空間變得更狹小。

最後,盟友的左右搖擺,缺乏外部有利的支持;

孫權對荊州的立場,也意味著隆中對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硬傷,也就是劉備無法在穩固地佔領荊州的情況下,又騰出手去佔領益州,還同時保持聯孫抗曹的外交態勢,這一設想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孫吳的態度對於蜀漢而言確實不利,東吳左右搖擺,妄圖從中漁利,這對蜀漢才是最大的傷害。

由此可見,人口軍事皆不如曹魏的蜀漢政權,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己方,滅亡是必然的。諸葛亮能力雖強,他的存在最多也只是讓蜀漢政權多存在幾年而已。


源稚生

當時的情形是隻要吳蜀結不成堅固的同盟,是根本不可能戰勝和抗拒曹魏的,特別是曹魏在生產恢復後,蜀漢根本無力單獨抗拒,諸葛亮為了阻礙曹魏的發展不得已一次次的兵出祁山擾亂和疲勞敵人,但司馬懿看透了諸葛亮的目的,一直堅壁固守,令諸葛亮師勞無功。另一方面希望東吳出兵牽制敵人的後方,這個計劃剛開始便病死五丈原,就算不死他的希望也是建立在同盟的東吳身上,但是孫權當時的方針就是在曹魏和蜀漢的敵對中求發展討便宜,除非條件有利,能擴充地盤以外,他一直在保存實力從不主動進攻,所以把所有希望寄於東吳根本就不現實。

再以當時蜀漢的情況其實已經不太樂觀了,人才方面奇缺,內政本身就有問題又輕易出師,把自己拖的太疲乏,變相削弱了自己。在戰鬥的具體指揮上,特別是用人上有所差距,而曹魏在這些方面都比他高一等。所以就算諸葛亮活著也改變不了大局,也就是時間拖的久一點而已,更別說一統天下了!


種地的秀才

再活十年的話蜀漢政權就慘了,一,他肯定要不斷的北伐,國家會被他拖垮,經濟崩潰,民不聊生,二,國內會民怨沸騰,本土勢力會更加離心離德,三,如果哪一次不小心被打的大敗,會讓蜀漢遭受滅頂之災。四,諸葛亮的兒子逐漸長大,諸葛家族會攫取更大的權力,劉禪會被徹底架空,


狼的影子319

如果諸葛亮不改以前的戰略,再有二十年結果還一樣,司馬懿說,諸葛亮懂將略但不會變通,好權力又不願意放權讓屬下做事,每次北伐都走一條道。還沒出山就已經墜入我的術中。所以諸葛亮北伐必定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