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深圳醫改“羅湖模式”向全國推廣

深圳特區報|深圳醫改“羅湖模式”向全國推廣

2015年,深圳市以羅湖區為試點,在全國率先進行“基層醫療集團”改革探索,有效提升了基層社康中心的醫療水平,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以基層為重點”“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羅湖模式”創造了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獨特經驗,入選國家醫改典型,並向全國推廣。

建立“共同體”破解醫改瓶頸

羅湖區衛生計生局局長鄭理光介紹說,成立基層醫療集團,就是要將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解決醫療服務體系“頭重腳輕”和“碎片化”問題。

羅湖醫改建立了三個“共同體”:

提升了服務 降低了費用

經過兩年多探索實踐,羅湖醫改取得了“四個轉變、三個提升、兩個下降”的階段性成效。

四個轉變,即:辦醫理念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辦醫模式從“管辦不分”向“管辦分開”轉變;社康中心從“都不想去”向“爭著想去”轉變;醫保支付導向從“治疾病”向“保健康”轉變。

“羅湖模式”已在深“遍地開花”

羅湖醫改讓政府、醫護人員及老百姓都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變化,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形成了“三贏”的局面。如今,“羅湖醫改模式”已經成為深圳醫改的一面旗幟,也成為全國基層醫改的樣本。

2017年,深圳開始全面推廣羅湖模式,明確提出在各區(新區)至少建立一家基層醫療集團。目前,我市各區因地制宜建立了12家醫療集團,初步構建了以“區域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為主體架構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017年9月和10月,全國、廣東省的醫聯體建設現場會先後在深圳召開,“羅湖模式”模式在全國、全省範圍內獲得推廣。

深圳特區報|深圳醫改“羅湖模式”向全國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