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寧靜致遠,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當今時代,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日益紛繁複雜,我們時刻都在面臨著心理壓力和內心衝突。而《道德經》自兩千多年前就提倡人們迴歸質樸本性,順應自然,修煉安靜的氣質。

《道德經·第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

字面意思上,這是得道的訣竅。而如果將其引申到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上,“虛靜”就是使心靈放到虛空,安於守靜,然後才可能氣定神閒,收穫真趣味。

寵辱不驚,寧靜致遠,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一、守靜是一種心態

齊白石自己曾說,作畫是守靜之道,涵養靜氣,書畫可成。

心若不靜,畫亦浮躁不平。

齊白石老人做的畫中,即使滿紙的蝦足須飛動,活靈活現,也一樣有著清靜的韻味。即使他畫振翅雄鷹,也一樣有從容的氣魄,靜穩的威儀。

或許正是心裡長存靜氣,如白石老人題畫所說“心閒氣靜時一揮”,執筆懸墨時才會從容不迫,沉吟構思時才能心平氣和,這幅畫才有了沉穩安靜的靈魂。

“畫如其人”,畫中見心氣,此言不虛。

只要做到虛靜寡慾,堅持清靜無為,就可以排除外界的一切思慮雜念,反觀內照,就能通情達理,不為外物所累,心靜氣沉。

怪不得清代畫家惲壽平也曾有言,“畫到神妙處,必有靜氣。蓋掃盡縱橫餘習,無斧鑿痕跡,方於紙墨間靜氣凝結。靜氣令人不講也,畫至於靜,其登峰關乎!”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人心很容易被紛紛擾擾的瑣事填滿,迷失了方向。所以要習靜,多做些減法,“致虛”方可“守靜”。

空屋子才能被陽光填滿,杯滿則易傾覆,只有虛之後才能靜,靜後才能生慧。浮躁的社會,誰心若靜,誰則勝出。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道,“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我們在生活中,也同樣需要安靜透徹的心態,應對這紛繁複雜的生活點滴。

寵辱不驚,寧靜致遠,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二、安靜是追求高境界的一劑良藥

北宋程顥有一首《秋日偶成》: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日子閒散的時候,每樣事情都能夠從從容容,閒散日子的逍遙快樂,無憂無愁,往往一覺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曬得一片通紅。

靜觀萬物,方可悠然自得;心思清淨、與世無爭,那麼便可以從容應對變幻莫測的世事,無論富貴貧賤都能保持本心。

胸懷靜氣,便能淡泊名利,寵辱不驚,不亢也不卑。“如果你選擇寧靜,浮華就會將你疏離。”

寵辱不驚,寧靜致遠,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寵辱不驚

通常,我們苦苦追逐的,往往並不是必要的。我們急於求成的,往往並不是真正想要的。放緩腳步,冷靜地想一下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再也不要跟著人群盲目地奔跑。

人生的腳步不需要走得太匆忙,“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不是也很好嗎?

《昭德新編》所說的“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就是此意。

特別平靜的水面上的倒影就會很清晰,而人心安寧平靜的狀態下就會擁有辨明是非、看破紛擾的大智慧。

安靜下來,凝氣養心,漸漸就會發現雨中撐傘慢慢走並不可笑,飯後做做瑜伽喝喝茶也並無不妥,哪怕和程顥一樣“睡覺東窗日已紅”又有什麼關係呢。

沉下來心無波瀾,靜下來清風徐來。

不臭美、不得瑟、不表功,偶爾鬆懈一下追求物慾的心也是不錯的。

歲月很長,我們不僅需要麵包和包包,更需要幾支飄香的百合花。

蘇岑在《安靜的力量》中講過男女交往中的一個例子:

“低頭垂頸間,那是一種尋求寧靜的姿態。懂得安靜的女人總是更容易讓男人生出愛慕的心。信守安靜的男人,總能獲得女人更多的青睞。”

能夠看出,即使是兩性交往,膚淺的水塘再也不能夠挽留住你的愛人了,寧靜而有力量的海才是追捧的對象。

鄰居家的小孩剛上初中的時候告訴我說,他的班級裡有個特別安靜的男孩,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看書,調皮的孩子說他是個書呆子他也不反駁,所以大家都喜歡欺負他。

寵辱不驚,寧靜致遠,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直到中考,那個“書呆子”竟然是全市第一名,大家才開始說,“想不到那個不還嘴的書呆子還真是很厲害嘛!”

如果一個人總是安安靜靜的,不會來事兒,我們總會先入為主地給他一個“軟弱”的標籤。

可我們卻忘了林清玄的告誡,“再溫柔平和寧靜的落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

唯有靜氣才能幹事,幹事才能成事。

希臘悲劇大師歐里庇得斯有言,“世上只有一件東西,能始終經受住生活的衝擊:一顆寧靜的心。”

涵養靜氣的過程或許會遭到誤解、白眼,卻是強大自我必不可少的步驟。胸懷靜氣,才能看破“天將降大任”需要經歷的磨難,才能忍受皮肉精神的折磨,積蓄底蘊,沉澱自我,成就夢想。

身處當下這個虛浮的世界,安靜是心靈最終的歸宿;在庸常的物質世界之上,安靜是精神家園的寄託;浮沉於世事,安靜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它護佑你內心最後的聖地。

願你我都如寬廣蔚藍的海,安靜而又深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