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當年殘酷鎮壓基督教,為何後來又和它和解,還把它捧成國教?


客觀的說,羅馬帝國最初的宗教政策還是相當寬鬆的,不僅是羅馬傳統的多神教盛行——其實就是古希臘的多神體系,不過在希臘稱為宙斯,在羅馬被改名為朱庇特,源自其他地區的傳統宗教同樣流行於羅馬,比如埃及以及小亞細亞地區的傳統宗教,甚至羅馬宿敵波斯帝國的瑣羅亞斯德教都在羅馬獲得了一席之地。這些傳統的多神教,在設計上有許多共同點,比如他們的神都是被人格化了的自然力量或自然現象;統治者往往自稱神的後裔;還有神是有層階的,所以凡人也有階級,等等。

朱庇特神像

基督教的出現改變了現狀。

首先基督教唯一的全能的神的設計超越了傳統多神教的神設——這一點挑戰了羅馬帝國皇權神聖性;因為是唯一神,所以基督教認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一點又挑戰了羅馬帝國的階級特點;尤其重要的是,傳統多神教有一個它未能解決的問題,即人生的終極關懷,也就是人死後的問題,而基督教通過天堂地獄的設計完美的解決了這一難題,所以吸引了大量平民皈依——毫無疑問這一點支援了羅馬帝國的民眾基礎。而羅馬帝國決定對基督教進行鎮壓,還有兩個現實的問題:一是基督教通過各地教會建立了很嚴密的組織性,這讓帝國感到了威脅;二是基督教通過吸收富裕教徒,直接或間接掌握了大量財富,這讓帝國眼紅,尤其是在“三世紀危機”時期。

有了上述種種,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自尼祿皇帝開始,帝國對基督教進行了若干次迫害,其中以“戴克裡先迫害”最為嚴酷。

公元303年,羅馬皇帝戴克裡先決定掃除“破壞羅馬人創造的人類共同體規則的基督教徒”,“戴克裡先迫害”拉開序幕。皇帝簽署了一系列的法令,將基督教徒清除出了軍隊、內庭以及官僚系統;並且拆毀教堂,囚禁甚至處死各地主教,沒收教產;剝奪基督教徒部分權利等等措施。基督教遭受到慘重打擊。

戴克裡先像

但此時的基督教可謂“大勢已成”,已經不是迫害所能夠禁絕的。

不僅虔誠的基督徒沒有改變信仰,在迫害中死難的教士更是被奉為殉道者,頗有一些後來被“封聖”;就連“異教徒”民眾亦有大量基督教的同情者,他們冒險掩護被追捕的教徒和教士;而即使是在帝國高層,比如西部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尤其是其繼任者君士坦提烏斯統治時期對迫害法令的執行並不甚以為然。

其實這已經說明基督教的民眾基礎已經相當強大,甚至在統治者內部也已經有了很強的影響力。

既然鎮壓不能禁絕,那就利用之——這一定是任何成功統治者的策略。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成為帝國奧古斯都之後,經過數年奪位戰爭,於公元312年成為帝國東部奧古斯都——毫無疑問在此過程中他得到了基督教的幫助。在第二年,也即313年,君士坦丁與東部奧古斯都聯合簽發了《米蘭敕令》正式放棄了對基督教的迫害政策。與此同時,君士坦丁還開了皇帝向基督教捐獻財產的先例。毫無疑問,基督教在帝國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非法到合法,並獲得皇室有意無意的支持,本已相對其他多神教擁有諸多優勢的基督教在此期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狄奧多西一世像

公元388年,時任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主持了元老院的一次投票,投票的內容便是:“諸位以為,羅馬人的宗教是朱庇特適合,還是基督比較好?”結果元老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以基督教為國教的決議。至此基督教確立了身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地位。

如果要糾其原因,其實前面已經提到過了:1,基督教的神設比之傳統多神教要高明得多。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義深得民心,3,解決了人生終極關懷問題。這三點使得基督教獲得了比之傳統多神教要深厚得多的信眾基礎。另外,而信眾基礎與教會組織性以及掌握的財富一起使得基督教擁有了與帝國較量的資本,同時也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後使得帝國不得不以禮相待。


新茶老酒聊點兒歷史

基督教誕生於猶太人中間。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猶太人遭到羅馬統治者的瘋狂掠奪。猶太人在羅馬統治下苦悶,不滿。猶太教得到蓬勃發展,衍生出許多教派。其中一個分支發展成了後來的基督教。

初期的基督教主張信徒們團結在上帝、基督和聖徒周圍對抗魔鬼,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國”,實際上是在號召猶太人反抗羅馬暴政,因此遭到羅馬帝國及其附庸猶太上層的鎮壓。教主耶穌在公元33年被巴勒斯坦地區統治者希律王釘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死後,基督教分為兩大教派。其中一派領導是耶穌的大弟子彼得,另一派領導則是保羅。彼得是“草根”,代表廣大窮人,對羅馬統治深惡痛絕,主張比較激烈的反抗世俗政權;保羅則是中產階級,相對較為保守,妥協性也更多一些。

當時的羅馬帝國,地域遼闊,種族眾多,貧富懸殊,基督教主張不分種族,不分貧富,只要信仰基督,就是手足兄弟,即使是奴隸只要信教,也能與大家平起平坐,因此帶來了全新的心靈感受。

基督教信徒越來越多,引起了羅馬政府的注意。最初由於基督教不少反抗羅馬的元素,所以帝國對基督教血腥鎮壓。公元64年和67年,彼得和保羅先後殉教。100多年裡,許多基督徒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送上火刑柱燒死,或者送入角鬥場被野獸吃掉。

然而酷刑並不能壓制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相反,基督教徒在面對酷刑時,平和祈禱直面死亡,給外界極大的震撼。

同時羅馬帝國自身矛盾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不光是在猶太人中間,而是在整個羅馬境內四處開花結果。到公元二世紀末,基督教徒在全國總人口中佔了百分之五左右,許多羅馬貴族和上層分子也加入了基督教。

另一方面,基督教內部的派系鬥爭,最終保羅派取得上風。他們試圖通過與羅馬帝國合作來取得合法地位,在宣傳教義的時候,他們也強調隱忍,作為奴隸就要乖乖聽主人的話,作為老百姓就要乖乖聽官府的話,安於命運,死後就能上天堂。

兩方面因素,使得羅馬上層統治集團也漸漸意識到,與其徒勞地鎮壓基督教,不如反過來勾結基督教中的部分首腦,作為維護統治的工具。

4世紀初,君士坦丁靠著基督教會的支持當上羅馬西部皇帝。他在公元313年頒佈了《米蘭敕令》,宣佈基督教合法,並且把沒收的教會財產都發還。這是基督教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之前基督教會名義上還在遭到打擊,如今則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

此後君士坦丁繼續扶持基督教會,承認主教的領導地位,從國庫給神職人員發薪水,神職人員豁免勞役和人頭稅等,從而把基督教變成了一個“官方宗教”。君士坦丁還親自參與教會內部的鬥爭,並且宣佈皇帝是教會的最高領導。

這樣,在君士坦丁主持下,基督教會完成了教義的統一,組織的規範,與羅馬帝國朝廷緊密合作。

此後基督教會在歷代皇帝支持下,更得到飛速發展。392年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關閉基督教之外的一切神廟。這就正式確立了基督教作為“羅馬國教”的地位。


巴山夜雨涮鍋

大家好。

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初,它的原始教義中所包含的反對富人和統治者的反叛性和不承認世俗統治者的權威而只承認上帝權威的反現實性,引起了羅馬統治者的仇視。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和它早期最成功的傳教者保羅都是被帝國當局處死的。教會史家們一般認為,早期基督教曾經受到羅馬皇帝十次大規模的迫害。其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基督教迫害運動”發生在戴克裡先統治時期。從303年2月開始,這位篤信多神教的皇帝一連發下了三道迫害基督教的詔書,拆毀基督教教堂,沒收基督教聖書,將基督教神職人員投入監獄並用酷刑強迫他們改變信仰。這次對基督教的鎮壓持續了兩年,約有2000名基督徒被判處極刑。直到305年戴克裡先退位,迫害活動才告結束。


然而,“三世紀危機”的衰落與動盪,使深處現世中苦難深淵的羅馬人,迫切需要宣揚來世的基督教的精神慰藉。因此,儘管羅馬統治者實行壓制與迫害政策,基督教仍在繼續發展並廣為傳播。到4世紀初時,羅馬帝國內基督徒人數已經達到500萬人左右,佔帝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甚至戴克裡先本人的妻子和女兒都傾心基督教。 “隨著基督徒人數的越來越多,基督教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大多數異教徒不再相信基督徒嗜血成性、亂倫及道德敗壞等古老傳說,反而他們發現基督徒是令人尊敬的市民”。


到君士坦丁成為新任的“凱撒”(306年)後,“他的信奉基督教的臣民一直受到了這位君王的權威和他所制定的法律的保護”,以致他的領地幾乎變成了受迫害基督徒的避難所。。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再次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在羅馬帝國中的合法地位。統一帝國之後的323年君士坦丁再次頒佈法令,禁止信奉羅馬官員參加多神教神廟活動。在他心目中,羅馬帝國只有一個皇帝,一部法律,一切自由民只有一種公民身份,因此也應該只有一種宗教,這就是基督教。


325年5月君士坦丁大帝親自主持召開了有300多名主教參加的尼西亞宗教會議,會議秉承君士坦丁的意圖,制定了著名的“尼西亞信經”,它為教會的思想統一和組織統一打下了基礎,也使得基督教會成為羅馬政府的一個統治工具。此後雖有過一些小波折,但總的趨勢已無法逆轉,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彌留時刻正式皈依基督教;341、346年羅馬皇帝先後頒佈法令,禁止一切異教崇拜,關閉所有異教廟宇;到了公元380年,當時的羅馬皇帝發佈敕令,正式宣佈基督教為國教。


雜史譚

當羅馬帝國還是雄踞地中海,誇歐亞非三大洲的鼎盛時期,羅馬軍團戰無不勝的時代,需要的是駕馭各種宗教以統治四方,所以吃飽了撐的羅馬境內居然有四萬多個神祇滋潤的享受著羅馬公民們的敬畏供奉。但是當羅馬四處烽煙,各個行省反抗起義的戰火此起彼伏,境外的蠻族虎視眈眈,甚至殺入帝國境內四處擄掠屠殺,而帝國軍團一觸即潰,一敗再敗的時候,在帝國高層,皇帝和元老院,貴族和將領之間充滿了陰謀政變,暗殺和荒淫的時候,這個時候,眾多的神祇不但沒能平息分裂仇恨殺戮,反而添亂和煽動,而信奉一個神的基督教卻低調而有序的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在社會各個階層中的影響力日漸顯現出來了。當權力不能獨裁一切的時候,當各個總督,貴族紛紛皈依基督教的時候,帝國就只能藉助於宗教。於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佈了米蘭敕令,皈依基督教,更在325年進一步要求全國公民都要皈依基督教。同時遷都拜占庭並改名君士坦丁堡。從此基督教成為了統治的工具,日益發展壯大。但一直到公元393年,羅馬帝國統一時代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才正式宣佈基督教為國教。


南北鎮撫司

基督教就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加上耶蘇降世拯救人類學說。前者稱舊約全書,後者稱新約全書,合編是為《聖經》。猶太教是他們連同國王一起做"巴比倫之囚"時,口耳相傳秘密產生的。基督教傳播初期也是秘密的,羅馬帝國對墓地不進行治安檢查。所以基督教早期是教徒們早上四五點鐘在墓地進行宗教儀式。後來信徒越來越多,靠武力鎮壓不能解決宗教問題,羅馬統治者遂把基督敎定為國教,使宗教信仰成為統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SirJanzen

多種原因吧,基督教當時得人心,很多時候國家越殺越多,人民對於真理的追求有時是超過生命的,你總不能把人民全殺絕了吧。另外,組織本身是沒有思想與意識的,後期的基督教和之前已經不完全一樣了,一部分成為了維護政權統治的工具。如果你看下現在天主耶穌會的發展就能明白,早期耶穌會要為窮人而不是貴胄服務所以是“異端”經常被逼迫甚至被殘殺,但很多信徒不是完全被洗腦分不清好賴的,所以殺不盡。後來,因為當時的教會已經大多沒感化力,擴張基督教需要他們,加之其中一部分分流成似間諜的人物,所以就不逼迫了。近代,天主教傳道主要都靠耶穌會了,對於其他國家無私的幫助也大多出自耶穌會,但間諜也多出自分流轉變性質的那一部分耶穌會成員。


微塵82640142

古羅馬信奉比較複雜,尤其是受古希臘文化影響,很多希臘神成了古羅馬神,官方有官方的神,民間又有民間自己的神,總體無權威的固定的神。但是古羅馬大軍所到之處,盡情毀滅當地人信奉的神,並把民間社會底層流傳兩百來年的基督教定為異端大興殲滅。公元312年,古羅馬傑出的皇帝君士坦丁進入羅馬,看到上帝顯靈(據說是天空中閃耀著十字架火舌),君士坦丁大帝認為這是神的旨意,於是他決定自己改信基督教。第二年,君士坦丁和另一羅馬領袖達成協議,簽署了一個著名的米蘭宗教令,規定羅馬人信仰自由,被查封的基督教場所和財產全部發還。最關鍵一點是承認基督教主教再國家事務中的領導地位,從法理上奠定了基督教是國教的地權威。從那以後,達官貴人還是平苦百姓都把基督教當作自己的信仰。隨著羅馬帝國向歐洲和中非,小亞細亞等地方擴張,基督教成了當時流傳最廣,反響最大,權力也最集中的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