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父爱如山

岁月催人老,光阴已悄悄把周爸爸的青春偷走,看着父亲日益霜白的鬓发、日益蹒跚的脚步,周先生有一句话想对父亲说,“老爸,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仁父:省吃俭用供六个孩子读书

何园生和耄耋之年的老父亲都是人民教师。在何园生印象中,父亲是一位爱岗敬业的教师,退休后仍不离三尺讲台。据何园生介绍,父亲是位博学的人,他曾得到当时社会名流教导,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很多农村家庭的女孩到了十二、三岁就不让读书,回家帮父母赚钱。我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省吃俭用让我和五个姐姐都去上学。父亲常对我说:人的一生,要有追求,追求可以改变命运。”何园生曾问父亲,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是穷吗?是累吗?老先生说:都不是。良久,深情地说:“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对父亲所言,何园生开始不甚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终有所悟。

“父亲老了,但他的精神不老!”在何园生心中,父亲给子女们树立了善良、纯真的美好形象。“我每半月回高安老家看望父亲,每次父亲都询问我学习和工作情况,教导我要兢兢业业工作,不要贪图利益,戒骄戒躁,以更好的成绩来报答社会。”

暖父:靠炸油条卖早餐撑起一个家

今年31岁的陈先生出生于上饶,1991年,父母带着年仅4岁的陈先生来到南昌生活。为了养活一家四口人,陈先生的父母在南昌的街头巷尾摆摊卖早餐,“我爸爸经常教育我兄妹俩,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尽的,要懂得知足常乐”。

陈爸爸在南昌已经卖了27年的早餐,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由于长期操劳过度,他的身体日渐消瘦。“我6岁就会炸油条,8岁就会切菜、洗碗,什么事我都自己干。”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先生从小就很独立,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父亲为人老实本分,即便店里就一个食客,他都要坚持现炸油条,炸油条的油也基本不过夜。”陈先生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要每天陪在父亲身边,和父亲共同经营早餐店。

智父:对孩子唯一要求就是守法

来自江西吉安的姚先生来电称,他父亲性格内敛,平时话也不多,习惯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他和妹妹心中,父亲是一位智者。

“我爸的教育方式是行胜于言。”姚先生曾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生活无拘无束。“我爸爸为了锻炼我的自律能力,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给零花钱一次性把一学期的给完,一年给两次。”年少无知的姚先生在两个月内把一学期的零花钱都花光了,之后再向父亲要钱,父亲说的一番话让姚先生终身难忘,“人一定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要经得住诱惑,如果你提前把钱花完,就只能等下学期,这是让你长记性。”姚爸爸这种言传身教让姚先生从小懂得自我控制。

姚爸爸对于子女的教育有一个原则,“你什么都可以去做,但法律是底线,底线不能逾越。”这也是父亲对子女提出的唯一要求。

忠父:鼓励女儿参军保家卫国

1990年3月,涂女士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军,成为一名空军战士。临行前父亲叮嘱她,“在部队里,要服从指挥,要听领导的话,战友之间要相互学习。要学会吃亏、甘于吃亏。”据涂女士回忆,在部队工作期间,父亲叮嘱的话常萦绕于耳旁,时刻牢记于心。如今,涂女士的父亲已是耄耋老人,腿脚不便,但每天都坚持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涂女士说,父亲就像一朵栀子花,静静地绽放,香味优雅,淡淡飘香。她想借助晨报这个平台对老父亲说:“我爱您!”

严父:对孩子严厉却经常为儿子下厨做菜

张翔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小时候张翔对爸爸的记忆比较模糊,“因为我出生的时候他还在部队,在我三岁的时候他才看到我。”张翔说,父亲十分严厉,但他非常爱我们,他厨艺很好,“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每次回家,老爸都会下厨做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其实那时我真的不是很理解父亲,因为他太严厉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19岁在部队当兵时,父母为了给我过生日,来部队看望我,路上妈妈出了车祸,但是父母为了让我能在部队安心,一直都没有告诉我。”张翔说,现在自己长大了,会越来越理解父亲,父亲虽不善言辞,但心中充满爱。“时光染白了你头发的鬓角,留下的是伟岸的身影,老爸,我爱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