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要說現在網絡最火最扎心的流行詞是什麼?

必屬:

隱形貧困人口

以及由他衍生而來的睡後收入

他的非官方解釋是這樣的▼

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其實在這之前窮這個字就有了自己新的定義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關於窮這個字真的很神奇!

因為他的每一次出現,都能迎來網友的集體呼應。

「是我本人沒錯了」

「豈止是扎心,簡直紮了心肝脾肺腎!」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那些朋友圈、生活裡光鮮靚麗,過著花錢如流水,揮金如土生活的人往往口袋卻空空如也,他們是真窮還是假富?

一份來自各個階層的申訴,瞭解一下!

▼▼▼

01.都市隱形貧困人口

「都市隱形貧困人口的調性」

他們脫離了官方說明的年收入3000的貧困人口定義,相反的,他們生活在大都市,出門在外總是光鮮亮麗,但他們的資產卻是負的。

因此他們的內心是矛盾的。

一方面大手大腳,揮金如土,可以眼都不眨的買動輒幾千的化妝品、衣服、鞋子和包包,另一方面,透支的信用卡讓每次發完工資工資卡餘額就變成個位數。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這些表面的奢華,背後卻只能用勉強維持來形容。

像房子、車子這類固定資產是別想買了,如果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所有的經濟來源,他們是一群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隱形貧困人口”。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帶有自嘲口吻的“隱形貧困人口”更像是他們焦慮的體現。

因為在大城市,中等工資收入是他們,無論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一樣都很窮,那還不如消費掉有限的錢讓它以另一種形式陪伴我過著“體面的生活”。

02.80、90後媽媽不幸“中槍”

跟上面都市隱形貧困人口不一樣,這一批“隱形貧困媽媽”的貧窮主要來自於——孩子。

有種說法叫做:一談孩子,感覺有種深入骨髓的貧窮。

因為自打懷孕開始,我的錢包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以時速200公里/小時的速度離我而去。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從穿在外面的春夏秋冬、白天晚上各種衣服鞋帽。

到寶寶的奶粉、輔食、營養品,奶瓶、奶嘴和水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

這還不包括出門的景觀車、傘車、扭扭車、安全座椅、滑板車和玩具......車車覆車車,車車何其多。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03.比拼睡後收入的時代

什麼是睡後收入?

就是不需要你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俗稱,躺著賺錢!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這樣一勞永逸的賺錢方式,我們都看到過!


過去20年,房子是大家羨慕的睡後收入,看著一個個因為房子賺得盆滿缽滿,恨不得穿越回20年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砸鍋賣鐵也要在市中心買幾套房。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都想實現財富自由,賺著睡後收入,細數身邊這幾年實現財富自由的,沒幾個是靠著升職加薪獲得的。

他們之所以可以享受睡後收入帶來的財富自由,多數還是因為他們有毒辣的投資眼光。

一個簡單的例子:

按照60歲的退休年紀,300塊的日均工資,一年200個工作日,工作40年,你通過工作賺到的錢:300*200*40=240萬!

240萬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買套房子,代價就是你不吃不喝工作40年。

但如果通過投資,這240萬將發生質的變化!

普通的餘額寶,按高峰時期的4%計算,40年後,240萬變624萬;

一般的投資產品,10%,40年後,240萬變1200萬。

扎心了!我是怎樣一步步被貼上“隱形貧困人口”的標籤?

但是,淪為“隱形貧困人口”有多少的無奈在裡面,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賺錢講究能力,花錢講究技術,如何在能力有限技術一流的情況下,增加能力彌補技術,這是個技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