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惡媳,一代更比一代毒

兩代惡媳,一代更比一代毒

五十年代的農村,好多人家都蓋不起新房子,兒子娶了媳婦只能與父母住在一起。三間平房,中間的一間有東西兩個鍋灶,婆媳分別住在東屋和西屋,各自用自己的鍋灶做飯。

兩代惡媳,一代更比一代毒

劉奶奶的老伴去世了,她住東屋,兒子、兒媳住西屋。說實話,這種居住方法太不方便。特別是做飯時,兩個鍋灶之間的空間有限,你燒火,我也要添把柴,婆媳如果不懂得謙讓,就會產生矛盾。

這年的端午節,我去劉奶奶家玩耍。因為劉奶奶為人和善,喜歡孩子,有好吃的也不吝嗇。所以,東鄰西舍的孩子都願意圍著她轉。見我來了,劉奶奶就拿出兩個雞蛋給我,她說:“乖,我沒包粽子,只煮了雞蛋。”接著,她嘴巴往西屋方向一噘,“人家包了一大盆粽子,都拿裡屋去了。”唉,這是啥兒子、兒媳啊!同住一個屋簷下,你做了好吃的,一點都不給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於心何忍?

兩代惡媳,一代更比一代毒

劉奶奶去世後,她在某城市工作的孫子,帶著妻子回到鄉下老家。聽說這女人解放前曾當過窯姐,但一點也不漂亮。她人高馬大,一臉橫肉,走起路來腰板還向後彎。這女人嗓門尖而細,說話總喜歡拖腔拉調,像小羊羔叫喚的聲音,所以,村裡的貓頭小夥子稱她“羊羔子”。

兩代惡媳,一代更比一代毒

這羊羔子可比她婆婆歹毒多了。她經常咬牙徹齒地罵婆婆,恨不得一眼把婆婆瞅到地底下。她曾經得意洋洋地在鄰居面前顯擺自己對付婆婆的高招兒:婆婆蒸饅頭停火之後,她就偷偷將鍋蓋掀開放氣,故意讓婆婆的饅頭不熟;婆婆蒸包子,她就趁婆婆不注意時,把自己用過還沒洗的月經帶,在婆婆的包子上亂抖,弄髒了看她怎麼吃?反正她治服婆婆的毒招數不勝數。

就是這樣一個毒婦,卻得到了其丈夫的疼愛。他們夫妻倆沒有孩子,丈夫每天下地幹活掙工分,她在傢什麼都不做,所有家務都是丈夫包圓兒。冬天的早晨,她睡懶覺到八點,丈夫把飯做好她起來吃現成的,就連洗臉水都是丈夫端到她跟前。

不過,她的晚年挺悽慘。因為丈夫死了,她改嫁別村。這家老頭有好幾個兒,她還想當女皇顯然就不行了。老頭的兒子、媳婦都不慣她毛病,氣得她經常跑到山上哭前夫。

唉,婆婆、媳婦都是女人。女人為何要難為女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