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篇一」心最勤勞,炎炎夏季別傷了“心”

「夏季养生篇一」心最勤劳,炎炎夏季别伤了“心”

「夏季养生篇一」心最勤劳,炎炎夏季别伤了“心”
「夏季养生篇一」心最勤劳,炎炎夏季别伤了“心”

【夏季養生篇一】

心最勤勞,炎炎夏季別傷了“心”

「夏季养生篇一」心最勤劳,炎炎夏季别伤了“心”

“心”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牛一樣,自始至終為我們的身體工作。我們睡覺了,它卻不能睡。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心臟的負擔加重,它的工作會更加繁忙,所以,夏天養心為重點。

為什麼夏季一定要注意養心呢?這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能找到依據:“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陽,應於夏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陽,與夏氣相通應,因為夏季以炎熱為主,在人體則心為火髒而陽氣最盛,同氣相求,故夏季與心相應。人體陽氣隨著自然界的陰陽升降而發生週期性變化。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火性為陽,陽主動,再加上心為陽中之陽,屬火,兩火相逢,勢必擾動心神,出現心神不寧、心煩易躁,增加心臟的負擔。俗話說冬儲夏耗,夏季是消耗的季節,稍不注意就會導致秋冬季節體質下降,影響全年的健康,因此,夏季注意養心,減少消耗,才能保障冬天的能量需要。

每到夏季,路老就會提醒我們:“天氣熱,要注意身體。”還囑託我們,夏季心臟病患者會多一些,要格外細心。一位在路老這裡看病的老病人劉某,年60歲,患冠心病已多年,他每到夏天就會病情發作,天氣炎熱,他就會感到胸悶、發憋,甚至心前區疼痛。

為什麼天氣炎熱,心臟病患者就會多呢?因為夏季炎熱的天氣會導致很多心臟本來就不好的人容易出現心悸、胸悶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夏天多溼、多熱的特點造成了人體出汗多,消耗比較大,容易心煩意亂。且中醫講“汗為心之液”,夏天出汗多,也會“傷心”。

瞭解了養心的重要性,下面就告訴你一些養心的具體方法。

「夏季养生篇一」心最勤劳,炎炎夏季别伤了“心”

1.調情志

調情志對心臟來說很重要,心平則氣和。炎熱的夏天容易出現心煩意亂,情志如果不調好的話,心就不會靜,就不會涼爽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會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影響我們的心情,這些都是沒辦法避免的。那該怎麼辦呢?路老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閉目養神,還可以通過深呼吸來自我調整,使心跳放緩,這樣還能避免血壓升高。

2.均飲食

夏季心火比較旺盛,在飲食上應該以清淡為主,少吃上火的食物,比如儘量少吃火鍋,可以多吃富含水分和微量元素的蔬菜瓜果,黃瓜、苦瓜、冬瓜、生菜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苦瓜性寒,所以脾胃虛寒、經常腹瀉、胃怕涼的人不宜多吃。適合夏季的水果首屬西瓜,西瓜可以清熱祛暑,含水分又比較豐富,能補充人體的水分,椰子、桃等都是夏天比較適宜的。但是荔枝在夏季應該少吃,還有芒果、菠蘿,它們都偏熱性,所以也不能吃太多。

另外,夏天人們喜食冷飲,要提醒大家的是,寒涼的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否則往往容易傷脾胃,尤其是小孩。中醫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喜歡吃涼的,但寒涼太過則容易傷脾胃,大人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對寒涼飲食的攝入。

3.適當午休

夏季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老百姓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往往睡眠不實,更需要午休。對中青年人來說,中午不能休息的,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以防過度疲勞。

午睡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會讓人感覺沒精神。午休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受風著涼,引發疾病。

4.常按神門穴和內關穴

神門取穴: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

內關取穴:前臂內側,正中線,兩條筋之間,腕橫紋上兩寸。

方法:可按壓、按揉,以酸脹為度,每次3~5分鐘。

本文出自《路氏四季養生經——國醫大師養生家用說明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