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打通服务农村青年“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水城县通过“四个强化”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发展,构建了“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

强化专职团干队伍建设。水城县87名村文书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有效解决了村团支部人员素质较低、基层团组织涣散的问题,夯实了村级团建基础。村团支部书记作为村干部专职化设置中的重要岗位,在提高报酬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团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有效激发了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8小时坐班制、24小时值班制,实现村级团组织全天候办公,打通了服务农村青年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以来,组织村级团干部参加各类外出培训考察202人次,为提高全县团干部履职能力搭建了平台。

强化兼职团干队伍建设。以全县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各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涉农青年为主,组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并成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团工委,服务全县就业创业的农村青年,加强青年对团工作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优化了全县基层团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基层团组织活力。依托全县201个合作社产业项目,在村一级成立了67个团支部,各团支部开展21次技能培训,组织14次座谈学习活动,通过聚焦农村青年关切的脱贫致富问题,共享产业信息,推动项目进展。

强化团属品牌打造。借势“互联网+”,村级团组织动员、组织、服务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农村电商创业,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级团组织、村级图书室等,建立村级电商发展平台。现已建立30多个乡镇农村电商购物中心和69个村级电商平台,培育青年电商1980余人,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各村级团支部配套建设“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36个,拥有专家1217名,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

强化“两支队伍”建设。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青年需求等实际,紧抓大力推进村干部专职化改革这一机遇,强化村级团建组织和产业链团组织两支队伍建设,使全县共青团工作在农村找到了新的路径,有效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