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环剥很必要,操作失误危害大,八大错误要记牢!

众所周知,对一些坐果不稳定的品种和低产旺长果树,我们一般会采取复剪、环剥等技术,以截断枝干的营养运输通道,使叶片所制造的光合产物更多地用于花芽的形成。但这种措施采取不当,又会造成树势衰弱,降低树体的抗病抗逆能力。因此,对于环剥,很多果农又爱又恨,今天我们就日常操作中环剥易发生的错误介绍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果树环剥很必要,操作失误危害大,八大错误要记牢!

♣环剥对象不当

环剥忌不分树种、不分对象的一切了之,在日常中我们应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对象应该是愈伤能力强、成花困难,适龄不结果的品种和生长势强旺的树。

如苹果、梨、枣可以采用环剥,对于桃、杏、李等我们就不太建议采用环剥,因为此类果树环剥后容易造成流胶,很容易感染各种病害。

♣环剥时间不当

采取环剥,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果树花芽生理分化期开始之时。

农业知识科普:环剥过早,影响新梢正常生长;环剥过晚,当年伤口难以愈合,枝容易死。最主要的是时机不对,促花效果不佳。

果树环剥很必要,操作失误危害大,八大错误要记牢!

♣环剥部位不当

很多人在永久性树的主干上环剥,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这样做会导致树势衰弱,造成产量低、品质劣、经济寿命短等不良后果。

做法:环剥应在骨干枝距中央领导干15-30厘米或侧枝的光滑部位进行

♣剥口处理

环剥后一定要注意对齐剥口,不能使其发生错位,剥口宽窄要一致,且切口不能毛边,以利伤口愈合。同时,环剥的宽度不是越宽越好,要根据树种、树势,果园的土肥状况而定。

做法:适宜的环剥宽度是被剥部位枝条直径的1/15-1/10,最大宽度不超过5毫米,宁窄勿宽。

♣剥口深度

环剥时不能用力过重,要求只切断韧皮部,不伤及形成层和木质部,以利伤口愈合,避免伤及木质部后造成枝条内形成黑色伤环,影响树体骨架结构的牢固性。

果树环剥很必要,操作失误危害大,八大错误要记牢!

♣多道环剥

只能在主枝或侧枝上环剥一圈,不能既在侧枝上环剥,又在其着生的母枝上环剥,更不能在一个枝上同时环剥两道或多道。对于环剥1次后生长仍较旺的树或枝,宜在7月初,第1次环剥的伤口至少有1/2已经愈合时,在上次剥口以下3-5厘米处进行第2次环剥,且剥口应比第1次环剥的剥口窄。

♣剥枝量过大

每棵树的剥枝量应视其生长势而定,不应超过全树骨干枝总量的2/3-1/2,留一部分枝不环剥,使根系仍能得到少量光合产物,以免过分削弱树势,造成树势早衰。

♣剥后涂药

有些果农担心环剥部位感染腐烂病菌,因而在剥口上涂一些福美砷之类的药物,结果造成死树(枝)。环剥伤口不应随意涂药,以利于伤口顺利愈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