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8日上午,在资江老码头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鱼苗放生仪式。放生的主角不是渔业部门,也不是环保公益人士,而是因非法电鱼被相关部门抓获的6名违法执行人。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上午9点,一辆载着10万尾鱼苗的货车驶进资江老码头,一尾尾鲜活的鱼苗随着放流通道欢快的跃入到资江之中。此次放生数量约10万尾,价值近万元,品种包括青、草、鲢、鳙、鳊鱼等,鱼苗采购全部由2017年被抓获的违法电鱼者承担。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市畜牧水产局工会主席 谭显勇

从2017年开始 实行禁渔 从4月1日至6月30日 这一段时间 对浪石滩水电站上游 设立了禁渔期 对浪石滩水电站下游 设立了禁渔区 浪石滩水电站下游是所有时段都禁止捕鱼

保护渔业种质资源和改善水域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是设立禁渔期和禁渔区的初衷,可是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捕鱼者却抱着侥幸心理偷偷违法作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渔业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加大打击下,2017年5月至7月期间,抓获了段某、谭某等5名非法电鱼者。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在抓获了5名违法者后,相关部门将其移送到市检察机关,由市检察机关对其进行教育并提起了公益诉讼。随后,违法人认识到非法捕捞对资江生态的严重危害,于2017年底在《娄底晚报》上进行了公开道歉,并承诺以购买鱼苗放生的形式向母亲河悔过赎罪。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 段雪周

这个五个案件 我们公诉在审查起诉的同时 也发现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所以提起了行政公益诉讼 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与其他侵害不同,环境污染损害的是群体利益,但也正因为侵害对象是群体,容易造成“公地悲剧”,为了破解这一现象,这才有了环境公益诉讼。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不仅在于罚了多少钱,作出了什么生态补偿,还在于传递了一种信号。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 段雪周

这五个案件 是我们冷水江市人民检察院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首批案件 它一方面给了当事人一个惩戒 同时也对于以后 环境的保护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在这起非法电鱼案件上,市检察院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积极督促行政管理机关责令非法捕捞水产品者出资购买鱼苗投放,修复生态,这种“以补代罚”的方式,既让被告人受到了惩罚,又使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充分发挥了检察机关在惩罚犯罪、保护环境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龙湘平

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 国有财产保护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重点领域 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 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让天空更蓝水 水更清 山更绿 人民的生活更加美丽健康

在放流现场,一群身着蓝马甲的人群格外显眼,他们或在货车上爬上爬下,帮着运送鱼苗,或在放流通道旁边忙前忙后,帮着放流,这群“蓝马甲”就是志愿护河的民间河长们。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刘新中 民间河长

听说今天 河边要放鱼了 我们民间河长自愿者 蛮积极 蛮响应 大早到河边 就配合政府部门 把这个鱼苗放一下

“民间河长”是志愿者,他们没有报酬,所行使的职责也是为公民自愿的社会义务工作,但他们的工作热情依然高涨。每个星期,这群可爱的志愿者们都会自发到资江沿岸走走转转,拾掇河道旁的垃圾,宣传爱河护河政策,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拍下照片,及时发送给市河长办的工作人员。

围观|6名非法电捕鱼者在资江投放10万尾“悔过鱼”

同期:民间河长 杨东升

巡河的话 像一些污水 还有一些生活垃圾这些 如果看到 有一些垃圾 能够自己做的就自己做 然后如果不能自己做好的 就请政府河长办 配合我们 督促有关部门 把这工作搞好

随着我市河长制工作的全面推进,首批民间河长今年3月22日正式上岗,而今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50多人,截至目前共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同处理相关河道问题40余件,民间河长们正身体力行的保护着母亲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