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用藥,警惕1+1<2

聯合用藥,警惕1+1<2

聯合用藥,警惕1+1<2

聯合用藥,警惕1+1<2

不是所有的“銀翹”都是中藥

感冒藥是老百姓家中常備的一種藥,在“感冒藥家族”中有一類藥,名字中往往有“銀翹”二字,例如維C銀翹片、銀翹傷風膠囊等。“銀翹”二字,分別是金銀花和連翹的簡稱,而名字中含有這兩個字的藥物,組成中都會有金銀花(或山銀花)和連翹。人們也就自然而然認為,這些藥就都是中藥。那麼,果真如此嗎?

“比如,馬來酸氯苯那敏常見副作用包括口乾、便秘、咽喉痛、噁心、食慾不振、煩躁、皮膚瘀斑等。藥物過量時還可出現瞳孔散大、面色潮紅、驚厥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昏迷、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一般,患者口服馬來酸氯苯那敏的每日最大量為24毫克,超量服用十分危險,”金銳說,“又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常見副作用包括皮疹、蕁麻疹、藥物熱及粒細胞減少,長期大量使用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患者用於退燒和止痛時,口服對乙酰氨基酚的每日最大量為3250毫克,超量服用十分危險。”

吃藥不是量大療效就好

金銳表示,從藥物功效上看,西藥感冒藥,基本上都是緩解感冒症狀的對症用藥,例如感康、泰諾等。“因為感冒的症狀表現很多,有發燒、打噴嚏、流鼻涕等,所以,西藥感冒藥往往是複方製劑,一種成分解決一個問題。例如,馬來酸氯苯那敏這樣的抗過敏藥,主要就是針對打噴嚏、流鼻涕而設,不打噴嚏只是嗓子疼的感冒患者,其實不需要這種成分;又比如,對乙酰氨基酚主要針對發燒而設,不發燒只是流鼻涕的感冒患者同樣不需要,”金銳說,“西藥感冒藥也不是隨便拿來就吃的,同樣需要辨‘症’用藥,而且需要注意用法用量,不可超量。”

如何測量用藥量是否超過每日最大劑量?以下就以泰諾和維C銀翹片舉例說明:

“因此,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藥與中西藥複方製劑的聯用,是非常危險的用藥行為。也正是這個原因,含有上述成分的感冒藥,在說明書的注意事項中都會明確標明‘不能同時服用含有與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金銳說。

問:中藥比西藥更安全嗎?

問:很多人認為中藥療效慢,需要長期服用,請問長期服用中藥對身體有沒有危害?需要注意哪些?

答:不少人認為,中藥不像西藥,副作用小,長期吃也沒關係。其實,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中藥的安全性也應該引起重視。

不同中藥的偏性(藥性,即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有毒無毒)大小不同,能夠“糾”的“偏”也不同。偏性大的中藥,能夠挽救患者於水火,但是克伐的作用太強,長期服用出現副作用的可能性也大。所以,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哪種中藥或中成藥,就需要多瞭解一下該藥物的製劑和有害殘留方面的因素。

問:像砒霜這種有劇毒的中藥,是不是就不能吃?

問:聽說罌粟殼是毒品,但一些中成藥中卻明確標註含有罌粟殼,請問這些藥可用於兒童嗎?

答:兒童是否能用罌粟殼治病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方面,藥典禁止罌粟殼用於兒童,但臨床傳統確實存在使用的情況。另一方面,怎麼用是關鍵,1歲和15歲都是兒童,但身體條件和藥物敏感性顯然不一樣,應區別對待。

中西藥複方製劑最易被忽略

事實上,中西藥複方製劑造成的不良反應還有很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專門發過警示。金銳認為,目前人們更多是將中西藥複方製劑與相同成分或相同藥理作用的西藥聯用視為“頭號大敵”,而一般不去考慮中西藥複方製劑與相同或相近功效中藥的聯用問題。

為什麼中西藥複方製劑是最需要警惕的一類藥物?金銳表示,首先從藥品名稱上看,中西藥複方製劑與中藥的藥品名稱較為接近,而與西藥的藥品名稱較為不同。對於“新複方大青葉片”“感冒清片”等名稱,一般人很容易將其誤認為是中藥。即使是從組方配伍的角度看,中西藥複方製劑說明書標註成分時,寫在最前面的仍是中藥,而西藥成分往往寫在最後面。“這樣一來,如果不是耐著性子把說明書上的成分看完,根本就不知道其中含有西藥成分。如此用藥時,一些並不適合使用其中所含西藥成分的患者,就會因為不知道此類信息而造成錯誤用藥,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金銳說。

“此外,如果將中西藥複方製劑誤認為是中藥,除了帶來安全風險之外,還有另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金銳說,一般而言,人們往往認為中藥更加安全無毒副作用,所以患者在服用中藥時往往會覺得比較放心,多吃一些,吃的時間長一些都無所謂。而不是像服用西藥那樣小心翼翼,生怕吃多了出現副作用。“出於這種認識,使用中西藥複方製劑,肯定會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並非所有的藿香正氣都不能與頭孢同服

夏季暑溼容易生病,藿香正氣在這個季節使用範圍特別廣,很多人都知道藿香正氣水不能和頭孢一起吃,但是名字中有“藿香正氣”的中藥有很多,比如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滴丸等,這些藥是不是都不能同頭孢一起吃?

金銳說,眾所周知,藿香正氣水不能和頭孢同服,原因是藿香正氣水裡面含有乙醇,乙醇在體內的代謝需要乙醛脫氫酶,而頭孢會阻斷這種酶的作用,使得大量的乙醛蓄積在體內,出現中毒。這種中毒症狀表現或輕或重,有些人可能就是臉紅一下而已,而有些人可能會致命。所以,藿香正氣水和頭孢不能在一起吃。“可是,如果把藿香正氣水換成藿香正氣口服液,能和頭孢一起吃嗎?”

金銳表示,很多人會認為藿香正氣水就是口服液,其實這是兩種不一樣的中成藥。“雖然它們都是液體藥劑,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藥。其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藿香正氣水含有乙醇,而藿香正氣口服液不含乙醇,”金銳說,“雖然在藿香正氣口服液的提取製劑過程中用到了乙醇,但最後都回收除去了,最終的給藥液體是不含有乙醇的。所以,在藿香正氣口服液的說明書上,就沒有提示乙醇(酒精)濃度這樣的話,甚至在注意事項裡標註‘忌菸、酒’。所以,藿香正氣口服液可以和頭孢一起服用。”

金銳說,藿香正氣的其他劑型,如膠囊、滴丸、片劑等雖然在製作過程中也用到了乙醇,但都逐步除去,最終給藥形式並不含有乙醇。一般來看,如果質量合格的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軟膠囊與藿香正氣滴丸與頭孢一起服用的話,應該不會發生不良反應。“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藿香正氣製劑都不能和頭孢一起同服,目前,列入這個名單的也只是含有乙醇的‘藿香正氣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