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樑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十)

36、《壺口瀑布記》

黃河中衛段有好幾處盛景,雖不如壺口瀑布從天而下,但卻有高山的依託,有大漠的映襯,讓人生曠遠和虛靜的胸臆。沙坡頭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一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沙坡頭往西,黃河繞了一個大彎子,叫九龍灣,據說在空中看,像一個太極圖。黃河的北面,便是騰格裡沙漠。我曾感嘆這一方土地的神奇,一邊是廣袤的沙漠,另一邊則是綠茵茵的草地,沙漠中黃沙漫漫,草地上牛羊成群。如果繼續往深處走,還可以發現清澈的泉水,古舊蒼涼的老樹。黃河的南面,是綿延挺拔的香山,據說清朝的時候,這裡水草肥美。

沿著黃河逆流而上,可以到一個叫北長灘的地方。黃河在群山中蜿蜒,群山環繞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村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代。村落裡有許多蒼天大樹,都彷彿是長在久遠的時代裡。冬日的一個午後,我們驅車到了北長灘,夕照中的黃河,靜默中的群山,像一副歷史的畫卷。站在黃河岸邊,聽黃河水渾厚的聲音穿過時空,也許是悲鳴,也許是輕叫。如今,北長灘也被開闢為旅遊景點。同行的一位朋友是旅遊集團的,說從沙坡頭到北長灘,將開闢一條自駕遊路線,水路開闢漂流項目。說起黃河漂流,羊皮筏子最具民族風情了。我坐過羊皮筏子,是在攔起的黃河大壩上,那種漂流彷彿是在游泳池裡游泳一樣。那一天,在天然的黃河怒濤中坐上羊皮筏子漂流,相比感覺很刺激的。

37、《在青島看房子》

幾年前,隨團旅遊的時候,到過山東半島的幾個城市,青島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很有些歷史沉痛感的城市。記得剛到青島,花了幾十塊錢坐了一艘小船,在海面上游曳了半圈,據說能看到青島的市容。也真記住了幾個高樓,路過的時候會想起,我在船上時看到過。接著,導遊給我們半個小時,去遊覽具有歷史意義的景點——棧橋。第一次看海,第一次近距離的看海浪拍打的氣勢,行走在兩邊是海水的橋上,很是興奮。後來上網一查,發現棧橋的歷史上,寫著青島的屈辱歲月。

網上是這樣介紹的:棧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她既目睹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見證了青島的建設與發展。1891年清政府下詔書在青島(時稱膠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總兵章高元帶四營官兵駐紮青島,為便於部隊軍需物資的運輸,建了兩座碼頭,其中一座就是現今的棧橋,長200米,寬10米。該碼頭原稱謂很多,有海軍棧橋、前海棧橋、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另一座位於總兵衙門前方的“衙門橋”長100米,寬6米,亦稱“蝸牛橋”。這兩座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是青島最早的碼頭。棧橋是當時惟一的一條海上“軍火供給線”,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1897年,德軍以演習為名,從棧橋所在的青島灣登陸,武力佔領了青島,棧橋成為德軍侵佔青島的見證。德帝國主義侵佔青島後,於1901年5月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在南端鋼製橋架上鋪設木板,並建輕便鐵軌,將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用碼頭。青島棧橋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遊人開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從嶗山仰口登陸佔領青島後,仍然在這座橋上舉行閱兵式,以此證明其對青島享有“充分主權”。

後來我們還參觀了德國人的釀酒窖,也有他們住過的房子,但都是泛泛而過,不如梁衡觀察的仔細。不過,現代的青島,的確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有很多亮麗的風景線。青島的女騎兵很有名氣。

閱讀梁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