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樑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一)

1、季羨林的序《追求一個境界》

能讓季羨林作序的書,想必除了文筆好,思想一定具有專業水準的深度。而又能讓他老人家如此讚譽的書,除了梁衡的這本散文集,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第二本。也許有些欣喜,把剛看了一半的張承志的《風土與山河》放在一邊,開始讀梁衡的《覓渡》。

我也是不經意間發現這本書的。

想起那天現場聆聽了幾位著名詩人作家的精彩發言,覺得我之與文字,還缺乏一種敬畏的心,缺乏大的思考,更不要說一種境界了。季老在序裡說,在並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無第二人。

那麼,我就先在一種閱讀的境界中,開啟我自己吧。

首先說明,我是讀一篇,寫一點東西,好與壞不論,立場不論,只要是美文,有人性的美和思想的美,我就讀,僅此而已。

2、梁衡的序《我的散文觀》

無論是生理需求還是心理需求,都具有不同的層次。散文,所給與一個人的,不是滿足刺激和獵奇,不是滿足休閒或是專業知識,在梁衡看來,稱得上散文的散文,是滿足思想和審美的。他說,文章為思想和美感而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篇文章中,如果美感和思想兼而有之,那就是上乘的美人,如果不能兼得,至少要有一個,要麼是美感,要麼是思想,除此之外的文章,不能稱之為散文。

閱讀梁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