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黑土地掀起新能源风口

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如今,生物质能源已成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新能源话题。而秸秆,则是首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

14日,2018中国国际秸秆生物质能源发展高峰论坛暨秸秆产业园区项目投融资洽谈会在哈举行。来自各地政府、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及企业等代表500余人齐聚冰城,围绕秸秆开发利用,从技术路径、营运模式、政策导向、产业体系等多个维度,掀起一场关于新能源的头脑风暴。

科技赋能 秸秆=衣服+汽车燃料

技术进步推动能源迭代升级。省科学院院长郭春景介绍,省科学院目前已经攻克了秸秆沼气提纯技术难关——通过发酵技术把秸秆变成沼气,然后予以高效提纯,纯度可达95%。“95%的纯度,代表着这种沼气可以替代燃油和天然气,成为驱动汽车的燃料。”

“除了传统的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等,现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已出现很多新技术,比如纺织纤维,用秸秆做衣服。”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彭飞介绍,目前相关产业项目已在河南落地。秸秆,某种程度上正替代石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秸秆沼气 先期试点落户依兰达连河

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以生物质替代传统能源成为解决全球能源难题的第一突破口。

今年哈市成功引进华润集团秸秆沼气项目。未来,全市将建200处秸秆沼气项目,全部达产后年消化秸秆可达900万吨。目前,2018年先期两处试点已落户依兰达连河工业园区,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把秸秆转化为沼气能源,实现秸秆资源的变废为宝,生产的沼气可用于发电,余热供暖,剩余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秸秆作为新能源,在冰城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4000万吨。根据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建春院士的研究,1吨秸秆的价值相当于0.5吨标煤。如果把黑龙江每年产生的秸秆作为燃料利用,等同于年产2000万吨标准煤。

秸秆能源 可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根据国际相关规划,到2030年左右,生物质能将成为第一大能源。秸秆资源丰富,若能充分资源化利用,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秸秆生物质能源蕴含万亿级产业市场。”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彭飞勾勒了中国秸秆生物能源发展路径:促进现有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全产业链。

去年,黑龙江鑫金源农业环保产业园公司与安达市、庆安县、密山市、饶河县签约建立农业环保产业园区。本次论坛上,秸秆控股集团、天津天人集团、江苏日进集团等24家企业与我省各县市签署落地秸秆产业园、秸秆有机肥厂、农业废弃物整县推进等项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秸秆控股集团与佳木斯市、肇东市签订的秸秆产业园区合作协议,该项目以秸秆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把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项目放在园区,把粗加工附加值低的项目放在乡镇,这样只需用两年时间,就能将一个县的秸秆吃干榨净。”彭飞表示,未来,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通过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在每个省都建立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及创新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