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自行火炮”——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师从苏联的我军训练大纲同样继承了苏联的大炮兵主义,加上亲身经历了抗美援朝中对美国的火力投送能力导致我军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因此我军十分重视炮兵部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我军从苏联引进了少量ISU-152自行火炮,伴随着我军装甲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炮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在装甲集群的钢铁洪流中显得越来越不和谐,而早期引进的苏联自行火炮则因技术老旧不堪大用,因此尽早配套发展与坦克能同步机动的履带式自行火炮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决定研制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中华第一自行火炮”——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70-1式自行榴弹炮

此时,发达国家陆军已经大量装备了战后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敞开式炮塔结构的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并开始了第二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研制,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又分别研制出全装甲防护、密闭式旋转炮塔结构的M109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2SI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而我国自行榴弹炮的研发尚属空白,为此设计人员决定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也如同美苏一样先通过现有成熟经验改造一型自行火炮,先解决有无问题顺便积累一下设计经验。

“中华第一自行火炮”——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63-1式装甲输送车

从外形上来看,70-1式自行火炮的特征非常明显,就是在装甲输送车底盘后部安装了1门敞开式(无炮塔)结构的122毫米榴弹炮。该炮的总体结构保持了63-l式装甲输送车的特色,该车的装甲车体、动力室、传动室、驾驶室和副驾驶室以及车(班)长位置,与63-1式装甲车别无二致。该车变型后的主要特点,就是将车体后部的载员室改为安装榴弹炮和存放弹药的战斗室。为安装火炮,战斗室顶甲板被摘除,设计成敞开式结构。为加强对露身射击乘员的防护,在战斗室两侧和后部的垂直装甲板上,加装了1个半围式装甲围板。由于该车采用了敞开式的战斗室结构,为在行军时给乘员与弹药遮风、挡雨、防尘,科研人员特意在该炮的战斗室顶部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活动斗篷,行军时将斗篷桁架拉向前方,与火炮的防盾扣紧,两侧用布带在车体的固定环上系紧,形成防雨、防尘的篷顶,。进入阵地后,松开斗篷的所有固定,将桁架推向车后,篷布自然折叠在一起,以便于乘员进行火炮的射击操作。

“中华第一自行火炮”——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54式122毫米榴弹炮

该型自行榴弹炮的主要武器系统,是1门国产的54-2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最显著的特点是火炮身管较短,驻退机、复进机并列安装在身管的上下方。火炮采用了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的安装方式,即用一个粗大的钢梁作为火炮的炮座,火炮通过一个活动球形座装在炮梁上,这样既能牢固的支撑火炮,又可以保障火炮在一定的方向角度内进行火力机动(该炮的方向射界达左右22.5度,与原地面炮的方向射角基本相同)。火炮的中心位置位于车辆纵轴线上,保持了车辆的平衡性;摇架、炮身、炮尾、炮闩、驻退机和复进机等均与54-2式122毫米榴弹炮相同。 该炮共携带分装式杀伤爆破榴弹40发,战斗室底部甲板上安装了2个弹丸箱和2个药筒箱,共存放弹丸和药筒各28发,其余12发放在车内其他地方。弹药箱内部和顶盖外部均装有橡胶减振装置,既防潮防尘又防震,弹药箱还可以一物两用,既是弹药容器又可作为炮手操炮的平台。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班用轻机枪。机枪和弹药分别固定在炮梁前部、发动机右侧的垂直甲板和水平甲板上,战斗中主要用于自卫。

“中华第一自行火炮”——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70-1式自行榴弹炮

1979年底,工厂用63-l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生产出3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正样车,并在北京进行了500千米摸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尔后,工厂将样车交给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进行定型试验。1980年,装甲兵科研人员和某兵器试验中心联手对该炮进行了严格的性能试验,工厂派人参加。样车经受住了寒区、湿热区、常温区约5000-6000千米行驶试验考验,符合战技指标的要求。同年 7月28日,该炮顺利通过了设计定型审查。1981年9月29日,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自行榴弹炮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简称70-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984年70-1式自行榴弹炮被批准定型生产,尔后,该炮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的队属炮兵部队,实现了我军火力支援装备由牵引式迈向装甲化、自行化的历史性跨越,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由于该型自行榴弹炮是我国最早装备部队的国产自行火炮,因此,也堪称中华第一自行火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