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戰略探析(下)

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存在的問題

應該看到,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戰略實施時間不長,規模也不大,在全球化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戰略探析(下)

(一)產品出海,知識產權仍需加強

數字經濟企業出海一般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作為後盾,但是,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在發展模式方面,我國數字經濟的消費級和應用級技術較為發達,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基於位置的服務(LBS)等應用領域已積累一定的技術基礎,並有個別領域(如移動支付)在全球領跑,但從整體看,我國在高端芯片、系統軟件、核心元器件、工業控制軟件、集成服務能力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在進行國際化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知識產權方面的困擾。從整體知識產權佈局來看,科睿唯安發佈的《2017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顯示,中國僅華為一家上榜。一項關於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專業分佈的研究成果也顯示,就全球的專利數量而言,中國企業普遍處於劣勢。

(二)服務出海,語言文化本地化有待深化

中國企業比較擅長的工具、遊戲等方面的App,在出海時不會遭遇太多的文化方面挑戰。而電商、社交、金融、娛樂、多媒體等應用進行海外拓展時,本土化將是企業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在文化理念方面,西方用戶偏愛簡約,秉承極簡主義的原則——App界面沒有多餘元素,色彩搭配極為清新,操作流程簡單方便。在中國,設計起步很晚,缺少發展環節。

(三)併購出海,盲目追逐熱點及跟隨國內競爭者

從出海戰略目標看,很多企業並不是根據自身的業務發展需要或者自身建立的優勢,而是喜歡追逐熱點。例如,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對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了大量海外投資,而在2016年,很多數字經濟企業遠離主業,在海外進行體育、酒店等方面的投資或併購。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很多企業在進行海外市場拓展或併購時喜歡跟隨國內的競爭者,例如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藉助原有渠道加速海外佈局,一般都是從東南亞和南亞市場開始,小米的海外擴張同樣延續這樣的路徑,導致這些企業在海外拓展市場時將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帶到了國外。

(四)缺乏核心競爭力,過於注重商業模式創新

從整體看,我國數字經濟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仍缺乏全球影響力。以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手機硬件製造與移動應用開發來看,這些軟件或硬件都是基於開源平臺並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優化。這種模式和思路使我國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等仍存在較大的不足。

另外,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大型企業幾乎都處在消費級應用領域,如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等。在企業級應用方面,我國仍缺乏在全球具有引領能力的企業,這使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無法實現國際化。

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戰略探析(下)

數字經濟全球化戰略如何佈局

(一)對數字經濟企業實施全球化戰略的建議

第一,搶抓數字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當前是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實施全球化戰略的較好時期。一是中國數字經濟持續受到全球認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0%。在電子商務方面,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零售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逾40%),中國數字經濟企業通過模仿國外商業模式,並根據中國市場應用情況進行優化,取得了較好成績。如網約車、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方面都是中國企業從國外引進的商業模式,利用中國的消費者數量紅利,進行各種體驗優化等方面的創新,從而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

二是中國企業全球化取得本土化的經驗。中國企業進入海外市場後,已經開始重視與當地社會的溝通能力、提升與當地人民的合作能力、加強與第三方組織的協調能力、有意識地提高在不同市場因地制宜的經營能力。企業植根於當地,與當地人民構築信賴關係、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並通過產品與服務的質量、體驗等方面的因素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同等,都是企業獲得發展所需的基礎條件。中國的數字經濟企業經過多年的海外投資,對海外市場已有一定的瞭解,而且這些企業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軟實力。

三是中國企業選擇“抱團出海”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已成為新模式。例如,今日頭條通過5000萬美元戰略投資Live.me,收購Musical.ly 12和NewsRepublic,這連續的三筆投資和獵豹之間的聯繫變得前所未有地緊密起來,今日頭條和獵豹移動出海同盟的成立,讓雙方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都得到極大提升。

第二,依託中國市場逐步拓展國外市場

從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戰略看,除了國際併購之外,對市場拓展也要足夠重視。在市場拓展的程序方面,應先從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大中華圈起步,再結合國家戰略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最終實現全球佈局。

東南亞市場規模大、人口多,與中國在文化、歷史等方面都有著極深的淵源,應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戰略基點。截至2016年6月,東南亞11國總網民數量達3.09億,高於亞洲平均水平(45.6%)。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在東南亞市場拓展方面已具備一定的基礎。以電子商務為例,中國在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東南亞排名前幾位的電子商務平臺Lazada、Shopee、Tokopedia都有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投資。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差異極大,除了東南亞外,南亞國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信息化程度極低。2015年除馬爾代夫外,南亞各國的IDI指數均遠低世界平均水平。西亞北非地區各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水平分化巨大。沙特、阿聯酋、以色列是該區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最快的國家。沙特是中東最大的IT市場,信息化水平高,且一直致力於信息化基礎設施改造升級。2015年IDI指數為6.9,列全球第45位。阿聯酋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IDI指數為7.11,位列全球第38位。中東歐地區高等教育體系發達,軟件教育成熟,多語言優勢突出,波蘭、匈牙利等已經成為西歐最重要的近岸服務外包目的地。

此外,該區域內存在眾多IDI指數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信息化建設滯後,網絡覆蓋率低,經濟發展的信息化支持基礎薄弱。因此,對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可以通過加大投資,促進其數字經濟發展,實現多方共贏;而對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可以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以提升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水平。

在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之後,數字經濟企業要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市場。中國在數字經濟的消費級應用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經驗,並形成一些有價值的商業模式並掌握一定的技術。而發達國家在數字經濟核心技術、數字經濟的工業級應用等方面有著一定優勢,這使中國的數字經濟企業與發達國家的企業之間有著較大的互補空間。

第三,打造全方位國際化的能力

世界銀行曾指出,互聯網使得毫無障礙的溝通和合作成為可能,可以支持新的交付模式、鼓勵集體行動並加快創新進程。在研發設計方面,利用互聯網平臺來整合全球設計能力,能夠使企業在不擴大現有研發設計隊伍的情況下,實現設計能力的無限放大。而利用各類與研發設計相關的大數據,也將使設計能力獲得快速提高,使中國設計能力快速趕超先進國家。依託國內智慧城市等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我國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提升數字經濟的綜合運用能力,突破數字技術全面滲透到生活各個領域的技術難題與模式難點。依託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在國內進行的技術創新,從製造能力輸出、商業模式輸出起步,再擴展到技術能力輸出、治理經驗輸出。

(二)打造支持數字經濟全球化的政策體系。

第一,扶持中小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

與製造業企業全球化不同的是,在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過程中,一批中小企業也能夠成為主體。很多App的開發可能只需要一個數十人的團隊,而這些App可以應用到全球。還有很多專業從事數字技術研發的企業,也可能只是一箇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能夠成為主體,他們可以通過產品銷售、技術輸出、App下載等諸多模式實現全球化。對這些企業應該出臺各種政策予以支持,包括科研、外匯管理、人才引進等諸多方面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形成一個支持數字中小企業全球化的政策體系。

第二,出臺助力數字經濟企業全球化的政策

一是在國家層面建立政策協調機制。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在政府主管部門方面涉及到商務部、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協調機制來實現數字技術企業出海的協同。

二是為數字技術企業出海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企業出海不單是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問題,更涉及到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政治、法律、勞工等方面的隱性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國內有很多研究機構正在研究。國家應支持這些研究機構,並將這些研究成果作為公共服務產品提供給企業,以減少企業出海的成本與風險。另外,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也應該通過各種形象廣告、軟文、文化合作等多種形式,對中國的數字經濟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宣傳,擴大中國數字技術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三是為數字經濟全球化提供金融支持。數字經濟企業在海外投資或併購時,應積極融合各類金融資源。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融資渠道是多元的,不僅有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也要有各種區域性合作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另外,還可以通過各種金融市場進行融資的方式,使企業的海外投資獲得多方面的資金來源。

撰文 李儀 李勇堅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