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280億美元!這是愛奇藝今晚的最新市值,相比3月底上市初期的110億美元,市值已大漲一倍多。

是什麼,讓投資者對於愛奇藝如此追捧? 6月15日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我們見到了愛奇藝CEO龔宇,試圖尋找問題的答案。

一身西裝的龔宇有些疲憊,但思維依然活躍:“越來越忙了,有時連睡覺的時間都很少”,“不能說完全沒焦慮,局部的焦慮還是很多,但那種深層次的、不知所措的一點都沒有了。”

三個半月前,龔宇帶著團隊在納斯達克敲鐘,對西方投資者描繪了一個Netflix plus的故事。但這次,我們重點聊的是愛奇藝向“生態系統”的發力:愛奇藝早已不只是一家視頻網站,文學、動漫、短視頻,甚至遊戲、電商都有佈局。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這樣的戰略,究竟是對是錯?

相比騰訊、阿里旗下的文娛生態,愛奇藝的市值還只是他們的幾十分之一。但要想佔領地盤、守住地盤,它更加迫切想搭建自己的生態系統。

低調背後,是龔宇對於中國文化娛樂行業“潛藏機遇”的敏銳嗅覺——看似巨頭林立的市場,很多時候競爭並不充分,“一拳打下去發現它是虛的”。

儘管2018年上半年沒有出現一部爆款網劇,但龔宇說:“不管好不好,你永遠都要做下去”,這是核心業務。相比之下,超級網綜就熱鬧多了,你方唱罷我登場,說不定什麼時候友商就彎道超車了,沒人敢有絲毫鬆懈。

用龔宇的話說,愛奇藝體量小,反倒求生欲更強烈、執行力更高,更沒有包袱、更敢於創新。“雖然大家經歷的階段不一樣,但商業模式差不多,一定是殊路同歸。”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愛奇藝搭建的文娛生態系統,憑啥與AT抗衡?

龔宇是興奮的,只要看準了他一定會衝進去搶佔市場份額,哪怕承擔一些代價。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Q1

像騰訊的閱文集團已經做的很大了,愛奇藝為什麼要做文學?還有優勢嗎?

龔宇:這個市場是一個不充分競爭的市場。除了閱文以外其他家的市場結構非常不穩定,這是個空虛的市場,它不瓷實。我們一拳打過去可能打一洞。這是愛奇藝的機會,大家看年底愛奇藝文學的市場份額吧。一定會有一個驚喜。

娛樂資本論 :你們的目標是什麼?

龔宇: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希望變成行業的前一二名。優勢是在逐漸形成的。我們體量小,增幅快,也有自己的打法。

娛樂資本論:機會是來自於新作者、新渠道,新題材還是?

龔宇:有太多的方法。我不能說,否則會被競爭對手一一化解。

娛樂資本論:愛奇藝簽約了唐家三少等網絡文學作家,但這些人之前都簽在別家,會有人來找麻煩嗎?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龔宇:沒直接找我們,但聽說作者受到一些壓力。

龔宇:會的。創意這種事是無窮無盡的,他不像石油、鐵礦石,你可以壟斷。創意是永遠壟斷不了,而且你投入的資金越多,越想壟斷,那個新人會輩出的。

龔宇:會,在找合適的標的,但這個非常複雜,多種原因,市場規模,成長速度,團隊水平,價格等等。

娛樂資本論:愛奇藝近期公佈收購了動畫製作項目,未來是想成為製片廠嗎?

龔宇:不是,這個邏輯沒錯,但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防守性的。

我們是平臺,主要的價值還在平臺,我們也做製作,會製作一些部分精品內容,但不會跟劇一樣大規模去做。很長一段時間,主要獲取方式還是靠採購。但因為競爭對手生態系統膨脹太快了,所以做一些防守型的投資。當然,這種投資也會帶來正面的收益,就是這些團隊的作品,我們更容易獲取。

娛樂資本論:你們對文學漫畫IP的投資,什麼時候會覺得,佔有足夠多了,可以停了?

龔宇:永無窮盡。只要人類存在就沒有夠的時候,不停在淘汰、在優化,你可能今年熱播了這個內容,但是明年有新的內容了就不流行了,它是永無窮盡的。

在動漫領域,騰訊做了很多年了。我們才剛起步,還在找市場的機會。前幾年日漫的市場份額太高了。但國漫的市場競爭不充分,這是我們的機會。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超級網綜、網劇廝殺慘烈,如何迎戰?

2018年的優愛騰之間的競爭,幾乎變成了頭部內容的廝殺。

未來超級網綜除了比內容,更要比各自文娛生態下產業化的變現能力。在《偶像練習生》的基礎上,《中國新說唱》的藝人經紀運營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有人說2018年上半年沒有爆款劇,龔宇覺得很正常,“一兩部作品說明不了什麼,未來除了比自制,還有影劇綜聯動。”

娛樂資本論:上半年你們《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播出效果和業內口碑不一樣,你怎麼看?

龔宇:我們有這麼好的合作伙伴最為重要,內部也會不斷分析經驗。

娛樂資本論:未來怎麼找到有爆款潛力的好劇?

龔宇:誰也沒法保證是不是爆款,只有不停的努力嘗試。一個更寬容的企業,更有成熟的機制和氛圍能招來優秀人才,成功概率會更高一些。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娛樂資本論:你如何看待各家在街舞、機器人等題材上的同質化競爭?

龔宇:有些無奈,但人家也不違法,所以沒什麼辦法。但反倒激勵我們了,更需要創新。愛奇藝的綜藝和劇集,在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會推出一些現在沒有的模式,希望這些模式其中一部分哪怕一小部分成為爆款。

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現在擁有幾個爆款的內容。而是你有能力持續不斷的產生創新內容,這才是這個核心價值。我們更在意的是內部團隊的創新能力。

娛樂資本論:會不會以後要做什麼新節目,先保密一段時間再官宣?

龔宇:你說特別好。我們現在研發新內容都不提了,需要招商,最後一刻才公佈。

娛樂資本論:現在騰訊在做《創造101》,據說你們2019年《偶練》也要做女團版,為什麼?

龔宇:一方面同行做了,但我們發現它還有機會,我們很可能比別人做的更好。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我們晚做有晚做的好,早做有早做的好。

另一方面,競爭最重要的一個策略是以攻為守。最好的是你能佔據更多的市場,最差,也你是守住了自己原有的市場。

龔宇: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我們肯定關注,但佔我們預算的比例一定會越來越小,這是我們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因為綜藝節目主要是廣告收入,廣告很大的曝光贊助價值在節目裡面。愛奇藝是個渠道,拿電視的綜藝節目我們在播出,再把它節目裡面贊助商的價值再放大,也拿不到該有的收益,這是電視臺拿了。這是一個不合理的一種商業模式。不合理的商業模式一定會降低比率。也許金額還在增加,但是比例一定會降低。

娛樂資本論:您看了《創造101》嗎?

龔宇:我還是不舉例某一個節目,重點節目我會看的。

我並不是說要指導我們的專業團隊,我最主要的做一些決策判斷。比如說在合適的一個時機需要我做判斷是不是增加一個億的預算,如果你完全不懂這些,你沒有信心做決策,要增加還是不要?基本的感覺要有的。

娛樂資本論:對於團隊新的提案,你如何判斷要不要做?

龔宇:形式上你可以總結幾條,比如說創新性,比如投入產出比的合理性等等。

這些是一個框架,但這種事情跟工程完全不一樣,工程你可以用公式算一個結果。但做這種的內容創意性的更多的是常年積累的一個基礎,在決策當時的一種感覺,一種靠人腦的綜合性的一種判斷。

娛樂資本論:之前 《偶像練習生》的男團nine percent與樂華七子在代言上出現了矛盾,您如何看待這件事?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龔宇:這個我們需要多學習。在提前設定商業模式、合作模式,甚至編寫合作條款上,我們經驗都不夠豐富。當時是存在不成熟、有漏洞或不明確的。所以以後的合作產生了很多的需要臨時或再次溝通的情況。這個沒關係,這是必然的一個過程。

娛樂資本論:所以,像《中國新說唱》就與71位選手簽訂了一年的限定代理約?

龔宇:對,通過《偶像練習生》第一季的試水,我們也留下了很多經驗。

不是說我們野心越來越大,而是我們跟每一個人合作不會貪最大。我們需要交易成本低、合作順暢,這個比什麼都關鍵。特別是我們平臺性的公司,需要效率高,不停的在複製、重複。如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討論來討論去的,這個太糟糕了。

娛樂資本論:那藝人經紀公司和業務對愛奇藝來說,有多重要呢?

龔宇:藝人經紀完全是輔助性的,配合型的。但是重要貨幣化方式之一,是九種之一。

娛樂資本論:但做藝人還是投入越大、收益越大,還是很賺錢的。

龔宇:對。但我們更多的是一個內容分發平臺的生意,這些人做的內容特別是可以數字化的內容,特別關鍵。但你要說全是舞臺劇、粉絲見面會這種線下的,這就是輔助,可能它的品牌價值價值大於他的經紀價值,太難複製到大的規模了,很難。

娛樂資本論:《偶練》之後,像《熱血街舞團》、《中國新說唱》都實現盈利了嗎?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龔宇:能,招商很好,都已經盈利了。《中國新說唱》這一次就算把《中國有嘻哈》的虧損都加起來,不但回本了,而且還賺了不少。

娛樂資本論:這麼厲害?

龔宇:嗯,收入很高。

娛樂資本論:有一個相對敏感的問題,“嘻哈”成為敏感話題後,你們和有關部門溝通過嗎?你們的立場是什麼?

龔宇:嘻哈這裡面有一些不好的文化。但是從形式上、從管理的角度來講,你很難用一個詞後面再加幾句話,說哪些好哪些差。我們現在用說唱這種表達形式做一個節目,可以讓它更青春陽光真能、更乾淨一些。

龔宇:你說爭議那件事。我覺得其他方面的一些訴求可以通過法律解決。

娛樂資本論:聽說第二季模式要大改?

龔宇:每個(節目)都是這樣的。其實跟哪個節目沒關,所有的節目都是第二季一定要比第一季有不同的創新。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上市後,愛奇藝未來三年要做什麼?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事實上,龔宇多次提到了這幾年信息流廣告高速增長,用龔宇的話說:“如果把所有中國社交網絡都加起來,我們能夠排前幾位,前面有微博和朋友圈。”

龔宇對短視頻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有的業務代表了未來,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去做,要做成為止。”

Q2

你對愛奇藝做短視頻的效果滿意嗎?

龔宇:其實是不滿意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創新。簡單的複製永遠無法超越,有可能都很難接近。我們在摸索創新的新的業務,這需要時間。

娛樂資本論:所以愛奇藝做短視頻想做一個新產品,而不是類似於目前納逗這樣的?

龔宇:目前我們還沒做出一個好的創新的模式,但依然有機會。

龔宇:不會。這就跟圖文似的,你能說文字網站沒機會了嗎,你能說圖片網站沒機會了嗎?短視頻可能做社交的,可能就做一個展示,可能是理性的,可能是特別感性的。它本身是一個媒介承載的方式。

娛樂資本論:短視頻還會有什麼樣的痛點?可以留給愛奇藝機會。

龔宇:其實最大的瓶頸根本不是錢的瓶頸,還是剛才說的創新、創意。做下一個抖音?對於我來講,這個意義不大。

娛樂資本論:在愛奇藝泡泡這件事情上,咱們能總結的經驗和教訓是什麼?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龔宇:我覺得經驗就是執著。從愛奇藝誕生那天起,我們就希望做video+ sns,寫了多少年,屢戰屢敗。

人的一個需求就是你看完內容以後,總是有衝動要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聽聽別人的感受。你去微博、去朋友圈,對於愛奇藝來講是損失,對於用戶來講是麻煩。

但泡泡,我們一直用不停的方式做嘗試,用不同的團隊做嘗試。這是最大的經驗。教訓太多了,其實教訓可能更多的是人。就是行業可能沒找對人,(如果你)很快判斷出這個團隊行不行,那就開發另一個團隊。

沒有時間限制,就是一直要做成為止。短視頻也一樣,這件事是愛奇藝的方向,我們希望兩三年內能成功,但是不成功也一直持續做下去,這也是我們核心業務。

娛樂資本論:愛奇藝現在有這麼多業務,你每天花精力最多的是什麼?

龔宇:跟公司內部外部在探討一些方向性的內容,一年以後,三年之內,我們要做什麼。

過去八年,我們收入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品牌廣告和會員。會員是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做,下半年開始做業務,開始做推廣。到了2015年這才起規模,中間花了四年的時間。

然後信息流廣告,三年前我們開始做規劃,去年佔廣告收入超過了10%,今年這一比例會繼續增加。

信息流廣告增長速度是排第一的驅動點,第二是會員收入。第三才是品牌廣告。第四個是什麼,不知道。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愛奇藝的企業文化:價值觀比能力更重要

眾所周知,愛奇藝的企業文化一直都在強調“簡單想簡單做”,主張言詞平和、內藏錦繡。愛奇藝的高管團隊流動性相對較小,而這樣一種企業文化也被很多人羨慕。

獨家專訪|龔宇:對比AT大文娛的生態打法,愛奇藝終將殊途同歸

事實上,龔宇帶兵打仗的準則,一直都是要讓“志同道合的人湊在一起去做事業。”

Q3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意建立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的?

龔宇:其實從建立之初就在做這方面的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選什麼人進這個公司。都是同樣的人,我選的這些人他再選下面的人,他下面人再選下一級的人,他自然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的一種需求,一種把關的條件。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些書,說志同道合的人湊在一起去做事業,這是最核心的一個條件。其實這些年一直堅持這個。做企業最糾結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價值觀跟主流不一樣,絕大部分企業是非常痛苦地做這個選擇。因為從業務角度來講非常需要這個人,甚至是他決定了最近一兩年兩三年企業的生死存亡。

但是對於這種已經工作這麼多年了,這種眼睛都不眨,只要不是我們這團隊價值觀的人,絕對不能要。我相信我們自己的能力,能找到或能培養出符合業務需要的人。

價值觀不同的,短時間內某一個人對業務的幫助飲鴆止渴。他帶來的傷害是長期的,而且是非常深層次的,是特別難癒合的。這種創傷,這種深層的創傷非常難癒合的。

娛樂資本論:聽說王曉暉和你們融合的非常好,您怎麼評價他?

龔宇:他來愛奇藝之前我認識他五年了,對他的能力、人品、特點非常熟悉。馬東一走我就找他了,他一個多星期就答應我了。但是辭職用了15個月的時間,這15個月對於我來講特別痛苦。那時候有30多個人彙報給我,每個季度做績效評估都累死了。但是這是值得的,非常值得的,等一個志同道合一個人,這件事太重要了。

娛樂資本論:你怎麼評價他的業務能力?

龔宇:第一,他是非常擅長接受新鮮事物的。第二點比第一還重要,就是心胸非常開闊,視野非常高,非常大方去接納新的事物,新的挑戰,接納各種各樣的人。第三,這個事是很多人都具備的,就是非常智慧。

娛樂資本論:在盈利這件事上,投資人對你的壓力大嗎?

龔宇:我路演的時候跟投資者都說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投愛奇藝就別追求愛奇藝比原來更快的要盈利,更快的利潤回報。在這一點上,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