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社会学家,他对教育的论述非常深刻,读他的《吾国教育病理》受益匪浅。

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该书的第一章是“空洞素质论”,他认为对应“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是模糊的,是无法走入实践的。

比如,素质教育中常常说到的两个“全”,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一个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都因为没有提供具体的实施办法而无法进入操作层面。
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面向全体学生,其实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首先是硬件和师资公平。但是环顾我所接触到的地区和学校,目前看来,不但不公平,反而有越来越两极分化的趋向。哪个地区没有那么一两所超级中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把周边的优质生源全部吸收过去,它有最好的师资,最好的学生,有政府格外的照顾,而其他学校则被抽的干干巴巴,苟延残喘,不受人待见。这样两种极端不平等的学校,素质教育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看见的是,高等学校自主招生中,普通学校里能够入围的学生几乎没有;而最近这些年来,北大清华录取的农村学生逐年下降,甚至连1%都占不到。面对如此局面,素质教育如何敢谈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具体的操作中,素质教育反而成了造成阶层固化的力器。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 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又好又厉害的人。当时听了他说的这些话,我感觉心里凉凉的。我想如果把我放到现在去竞争,我可能就考不上大学了!

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操作上也很难如人意。

其实,现在最火的不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而是衡水中学模式。只要高考的竞争还在,衡水中学模式就有存在的理由。我们看到,现在任何一所学校里,音体美课程都尴尬的存在着,应试教育顽强的霸占着主角地位,素质教育成了装点门面的墙上口号。
素质教育的尴尬——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了近30年,发展到今天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提供进入操作层面的有效方法。面对高考这种硬性的量化选拔方式,光有美好的愿景是不够的,人们首先还是要解决生存问题。忽视这个前提,不能改善教育公平,空谈素质教育,就如同镜里摘花水中捞月。我们期望在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创设上,能够有更接地气的举措出台,别再让学校违心,别再让老师迷茫,别再让家长无措。

我是晓行致良知,一个喜欢观察教育、思考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十分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教育问题,为教育贡献绵薄之力。感谢您的关注!您的围观是我前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