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素质教育”是否是个伪命题?

“素质教育”一直被不断的提起,何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有更多的课下时间选择自己的爱好。但是这样是否好呢?

我始终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伪命题,现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阶级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素质教育”仿佛变成了“金钱教育”。

明面上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负担减少。但是课外每个家长也没闲着,不仅要自己辅导孩子,还要报各种补习班,但是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则享受不到课外收费补习。另外素质教育相关的各种兴趣班,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同样享受不到。还有学区房更是拼爹而不是孩子的成绩。现在起跑线也从幼儿园已经开始,公立幼儿园好不好进众人皆知。家庭情况好的也不一定能进。这么多点都一点点在限制家庭情况不好乃至一般孩子的求学之路。

那么“素质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素质教育”对孩子的均衡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孩子的眼界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这是否又公平呢?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只有在学校才可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课下最多能多看些课外书,课业的减轻对他们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你可以说孩子在学校学得好就可以,但是前提有接触好的教育的机会。

“寒门再难出状元”,这不仅仅是一个现实,更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写照。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两所超级中学是这个时代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为什么要选择在那样高压的状态下学习,因为教育在以后的多年,依旧是实现阶级流通的最主要的一条途径。“寒门再难出状元”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衡水中学——“素质教育”是否是个伪命题?
衡水中学——“素质教育”是否是个伪命题?

.

.

“素质教育”是给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人准备的,或金钱,或权力,或关系。

大部分孩子还是要通过应试教育来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实现自身成功。只有学习才会进入好的学校,有了更好的平台才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机会,才会有更多的见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