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的湟中新农村

青海新闻网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乡村的田野上,西宁市湟中县各乡镇的村民们便开始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乡村生活——

走在村落中,你会与悠扬的青海小调不期而遇;走进活动广场,一场精彩的门球比赛就呈现在眼前;走进农户的家中,也许他正在写就一副大气磅礴的《将进酒》;与村民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居然是武术世家……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湟中县全力加大乡风文明建设,一方面借助“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保护并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和堆绣、酥油花、银铜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村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强化移风易俗、法治精神、人文素养,旗帜鲜明反对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的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这里既有书画艺术深深扎根的“全国文明村镇”,又有武术技艺久久传承的“青海省传统武术民间运动之乡”,“文武双全”的湟中新农村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挥毫泼墨:人文积淀在乡村

这天,家住湟中县李家山镇岗岔村的汪明海带着两幅《条屏牡丹·争艳》的临摹画来到汪如平家中,他希望可以得到师傅的指导,徐徐展开画卷,艳丽的牡丹、生动的麻雀跃然纸上,这耗费了汪明海近一个月的心血。

汪如平是村党支部书记,已是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在自己家中开设了云谷书画院,平时村民们会到这里挥毫泼墨、练字绘画,他也会指导一二。周末的书院是村中的“人气王”,来这里练习的青少年就有10多人。当汪海明在湟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绘画时,他便经常带着自己的画作向汪如平请教,现在回到村中,更是少不了来这里向师傅讨教书画技巧。

如何构图、怎样用笔、哪里落款……几番讨论过后,汪如平师徒二人一同来到村文化广场,这里的80块石碑镌刻着由村民和县书法爱好者写就的诗词歌赋,二人绘制的壁画也分布在广场的各处。此时,位于一旁的门球运动场上传来了欢呼声。

58岁的汪秋芳手拿球棒轻巧一击,随着4号球穿过球门,队友们纷纷拍手叫好。2012年村中组建门球队,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的汪秋芳自愿加入其中,现在她也成为了这项运动的“铁杆爱好者”,闲暇时间她都会来到运动场跟村民们打上几个回合。汪秋芳感叹道:“来这里打门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避免了过去聚在一起打麻将的坏习惯。”现在,这里已是全省门球第一村,3个门球队20多位老人参与其中,村中每年还会组织门球比赛。

其实岗岔村剪纸和刺绣也是远近闻名,村中的民间剪纸刺绣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但有着如此浓厚文化气息的岗岔村也只是李家山镇浓厚人文积淀的一个缩影。

2017年湟中县更是以李家山镇为试点开展道德建设素质提升工程,利用群众相对集中的巷道或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广场,建好一面文化墙、打造一条乡村宣传长廊、建设村级文化一条街、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闻鸡起舞:武德传承在当下

湟中县海子沟乡大有山村的清晨有着与其他村庄截然不同的景象:每天早晨六七时左右,这里的很多村民都会提起自己擅长的“兵器”在自家院中演练一番,还有人直接打上一套拳以活动筋骨。

大有山村是青海省传统武术民间运动之乡,这里尚武的村风缘自村里的一位著名的武术家赵成章。擅长拳、脚、刀、枪、剑、棍等武艺的赵成章曾是名冠西北的武术名家,回到家乡后与大儿子赵广麟在村中收徒传艺,在大有山村兴起了全民学武之风。

“大有山村现在有40余户村民习武,近几年村中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更是积极投身到了习武的行列,现在有40人左右。”赵成章的关门弟子赵洪彪对村民练习武术的情况了如指掌,习武66年,他对发扬武术更是倾尽身心:“如果有人想学习武术,不管他是大有山村的村民,还是从省外慕名过来,我都会把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这些年我已经无偿收徒将近100人,还有一些是从山西、四川等省份登门习武的。”

现在76岁的赵洪彪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青海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他说:“武术讲究‘天盘转如意,拳练一口气’,所以可以强身健体;也提倡‘学武先学德’,所以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我们村是武术之乡,仁义友善的武德也成为了我们的村风。”

在赵成章的孙子赵普的家里建成了“湟中县大有山赵成章传统武术传承中心”。赵普8岁开始跟随祖父和父亲习武,如今已有65年,每天他依然会带着儿子赵元军在家中练习武术。“现在我的孙子赵华文、赵华福已经开始练习武术啦,他们一个八岁一个六岁,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了!”说起家中第五代人对武术的传承,赵普脸上满是骄傲。

跟随赵普、赵元军父子走进摆放兵器的房间,赵元军说:“从单拳学起,到掌握刀、抢等兵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练习者必须要肯吃苦能忍耐才能学成,所以我们村的人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走到自己最喜欢的兵器——一把大刀前,赵元军一边擦拭刀锋一边说道:“同时,练武之人更要注重武德的修养,村中现在尚武更注重武德的传承,练习武术给予我们的磨炼和品德的教育,在如今也会成为我们村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据了解,湟中县累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创评3个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文明村镇、37个县级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示范户及五星级文明户12092户。同时,每年累计开展主题文艺巡演500余场次,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皮影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极大地推进了全县乡风文明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