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思維對克服科學與精神衝突的意義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科學和精神之間的衝突在當前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為什麼科學技術如此快速發展, 而人們的精神問題不但未曾減少反倒更加尖銳和突出了呢? 這種非“平行”發展的狀況表明, 科技和精神之間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線性聯繫, 而是有著極為複雜的關係, 克服這種衝突正是當代精神文化與哲學建設所必須關注的核心問題。對此, 美國著名哲學家懷特海認為:“關於它們之間的關係, 說未來的歷史過程依賴於這一代的結論, 這並非誇大事實。”〔1〕這裡, 我們嘗試從中國古代的陰陽思維出發提供一種東方的觀察視角, 並通過描述中國哲學的某些基本觀念和原則, 如“陰陽” “過程” “對立面” “和諧”以及事物雙方相輔相成的學說, 尋求擺脫科學與精神之間衝突關係的當代視角, 以恢復古老文化的探新活力。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1 陰陽思維的特徵及意義

從古至今, 陰陽思維已經滲透到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由於主張陰陽學說, 在中國古代還出現了陰陽家一派, 是先秦至漢初學術思潮中的六大家之一。按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的統計, 陰陽家大約有21 家369 篇,其主要代表為鄒衍, 以善談陰陽著稱, 曾經興盛一時。雖然後來陰陽家的著作大多在西漢末年失傳,但其影響並未因此消退。

最初,“陰陽”主要指對於日光的向背, 向日者為陽, 背日者為陰。《詩經·大雅·公劉》有云“既景既岡, 相其陰陽” 。西周末年, 太史伯陽父用陰陽的變化關係解釋地震的起因, 認為“陽伏而不能出, 陰迫而不能蒸, 於是有地震”〔2〕, 遂使陰陽成為宇宙觀中的基本概念。春秋時期陰陽範疇的使用很普遍, 他們被廣泛用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特別是作為道家經典的《老子》首先用陰陽說明萬物的構成, 講“萬物負陰而抱陽, 衝氣以為和”〔3〕。

而在《易傳》裡, 陰陽範疇得到了系統的發揮和闡述。《繫辭傳》中提出“一陰一陽之為道” , 把陰陽上升為宇宙間的基本規律和最高原則。所以, 《莊子·天下篇》中才說“《易》以道陰陽。” 漢代的董仲舒則將陰陽家的一些觀點納入儒學體系, 建立了自己的陰陽學說。此後, 陰陽便通過中國文化思潮中的三個主要系統或“ 宗教” ———儒教、道教和佛教而被廣泛闡發和運用。綜觀整個中國思想史, 陰陽學說大體出現在週末, 興盛於戰國, 成熟於漢唐, 完善於宋明。按照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所整理的一般看法, 陰陽原本於混沌一體的太極(太和), 因此二者是相互聯繫的, 陰陽相感而成其功用並彼此互相轉化。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根據古人留下的演示圖像, 陰陽符號或太極圖是一個完美的圈, 分為兩個相等而相反的相互滲透的組成部分。它表明對立面的動態的一致,“主張以平衡的綜合、整合分歧到整個圓內的方式和諧地把握相反的事物。”〔4〕

按照陰陽學說, 陰陽是宇宙的基本的(最初的)構成原則。沒有它們加入的活動宇宙不可能會存在。所有事物產生自遵循陰陽原則的現實結合體。整個宇宙和它的要素處於陰和陽的相互表達, 不斷相互影響的張力狀態, 也就是說“陰和陽無所不在”〔5〕。陰陽觀念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它提供了一種非二元論的思維方式, 該思維方式對於我們調節科學與精神的衝突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像典型的“二者之中擇一/或者”的西方思維。陰陽思維提倡“二者/和”的思維, 一種“ 不僅……而且……” 的思維。陰和陽是相關的二極性。它們相互依賴和補充。對於中國的思想, 思想者的任務是基於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理念, 綜合、調節似乎相互對立的事物。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2 陰陽思維中的互補觀念

國外對陰陽宇宙觀有兩種誤解:一是把陰陽看作實體, 如馬克斯·韋伯, 就把陰陽看作“兩種實體”〔6〕。事實上, 陰和陽在中國思想中即使作為“氣”出現的時候也只是一種抽象, 主要指相互作用的功能和原則, 而不是西方人所謂的實體。另一種誤解是把陰和陽視為西方觀念中對立的兩極。正如蘇西爾所指出的, 把陰陽理解為二元論是一種曲解,根據這種理解, “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或者是陰、或者是陽。天、光、溫暖、男子氣、父親身份、強壯、效率、生命全都是陽。而地球、暗、冷、婦女、母性、病弱、死亡都是陰。”〔7〕實際上, 陰和陽不是絕對對立與不可調和的。相反, 它們互相環繞、互相包含。這是非常接近懷特海對“一”和“多”之間關係的理解的。“語詞`多' 預設了語詞`一' , 而語詞`一' 設定了語詞`多' ”〔8〕, 每一極依賴於另一極。沒有陰就沒有陽, 沒有陽就沒有陰。例如, 光明與黑暗並非是衝突的, 儘管它們是不同的、相反的。它們的結合構成了圓的全部。同樣地,人和自然是相反的, 但並不衝突, 他們相互依賴。他們一起構成了宇宙的美與和諧。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如果我們注意看圖中的陰陽符即俗稱的“陰陽魚” , 我們將發現兩條魚, 一黑一白包含在一個圓內,黑的代表陰, 白的代表陽, 各佔有一半的空間。圓象徵著宇宙, 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半的空間象徵著陰陽的平等, 意味著一切事物是平等地存在於自身,不存在一個比另外一個優越的問題。兩個被包含的魚表明, 不同的事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關聯。沒有純粹的陰, 同樣也沒有純粹的陽。既沒有獨立的陰,又沒有獨立的陽能夠被產生。

陰和陽是互為條件的, 它們相互需要、相互補充。最有趣的是每一個魚有相反顏色的眼睛:黑的魚有白色的眼睛, 白色的魚有黑色的眼睛, 這象徵著陰陽之間相互包含。陰中有陽, 陽中有陰。在這個符號後面的哲學是在對立的事物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不同的事物之間有某些共同之處。在不同的事物甚至似乎是衝突的事物之間有某些聯繫。面對科學和宗教之間的衝突, 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通過拒絕相互溝通加深衝突;另一個是找到某種方式調節衝突。陰陽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原則為科學和精神之間相互滲透、相互瞭解、相互增進提供了機會, 是一種處理科學與精神之間衝突的非常健康的方式。

3 陰陽思維中的和諧精神

和諧是中國古代陰陽思維的另一重要特徵, 這也是克服科學與精神衝突的重要基礎。最初的陰陽概念即源於平衡變化與和諧, 兩者之間無優劣之分,而是平等的。儘管中國古代的各精神流派都有它們自己不同的重點, 但是他們都承認和諧的首要位置。他們認為, 和諧是充滿宇宙的道。對於孔子, “成就和諧是觀察禮儀得體(正當)的最有價值的功能”〔9〕。因此, “中國傳統的世界觀的核心是和諧的教化。”〔10〕那麼, 和諧的意義是什麼?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和諧是來自同一性的差異。首先, 和諧包括差異, 而非簡單地同一。其次, 和諧使事物存在, 而非不一致。智者更喜歡複雜的和諧而非簡單的一致。和諧是建立在教化之上的差異或尊重他者。尊重他者或教化最大受益於差異的和諧, 是全部個人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相互影響的意識形態。

對精神而言, 宗教領域的和諧並不意味著科學和宗教成為相同的東西。和諧不意味著吞併差異。中國的和諧充分地評價差異。根據中國的和諧觀,每種事物在它自身是獨特的, 柳樹以它們的綠色是美的, 而紅色的花以其花的紅色是美的。它作為獨一無二的事物使這個世界豐富多彩。

科學與精神互相包含, 但同時仍然保持它們自己的不同特點。“世界充滿對立面, 但這些對立面是在所有事物或事件中共存的。它們互相需要、彼此賦意甚至相互構成。”〔11〕關鍵點是尋找“ 恰當的和諧”〔12〕。中國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關注是切實與目前西方覺察到的需求相應的, 包括克服科學與精神之間深深的裂痕的需要。我們需要另外的戰術來理解科學與精神, 它們能夠而且必須被調和嗎? 答案是肯定的。

4 陰陽思維中的過程思想

眾所周知, 中國的思想更突出過程。陰和陽的觀念就表達著“作為過程的宇宙的節律”〔13〕。陰和陽並不是固定的範疇, 而是一起構成轉換的、動態的過程。作為複雜的和相互關係的體現, 有一種陰和陽的流動性, 以至於兩者相互受益並作為和諧的貢獻者。任何固定的解釋將背離陰陽理論自身。陰、陽作為對立面相互產生、相互意指。正如喬治·勞萊所說:“道的實在居住在對立面的融合中。”〔14〕這也是為什麼懷特海強調:與西方思想相比較, 他的哲學與印度和中國的思想有某種姻緣關係。“一方面使過程成為基本原則, 另一方面使事實作為基本原則。”〔15〕在過程上中國的重點是固有地體現在他們對中國傳統終極觀的理解上。它不是一個人格的神而是動態的過程。

英語的語詞“道” 表示“方式” “途徑” 。在英語中, 名詞與動詞、事物與行為之間有清楚的區分, 然而在漢語中沒有如此清楚的界限。因為大量的漢語詞彙既充當名詞又充當動詞。“ 以至於用漢語思維的人在看對象還是事件時困難少, 我們的世界是過程的集聚而不是實體的集聚。”〔16〕作為方式和途徑的道的理解形成了中國的過程思維, 根據過程思維,一切事物處在過程當中, 一切事物處在持續不斷的轉換狀態。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中國人對過程的首要的認知以及他們對作為方式的道的理解不僅意味著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不急於達到某種終點, 而且保持他們的頭腦對其他觀念開放。所有這一切為克服科學和精神的衝突奠定了根本的基礎。

5 陰陽思維中的兼容幷蓄

在近代西方世界普遍盛行二元論或二元思維,它使得西方的信眾在理解如何克服科學與精神的衝突方面非常困難, 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或者……或者……”的思維方式。正如凱恩格指出的, “通過中間道路處理對立面的觀念, 不幸的是我們西方的頭腦, 全都缺乏這方面的文化, 還從未發明一種觀念,即便是一個名稱。”〔17〕

然而, 這種二元論思維在西方的大行其道, 幾乎容不得中國的思想。中國的非二元論的思維在“兼容幷蓄或相輔相成”的學說中有它的根源, 該學說由莊子提出〔18〕。這個學說表明一種典型的中國思維方式。“通過超越一個方面, 在觀點上總是試圖是綜合的(全面的)。”〔19〕從這樣一種視野出發, 克服科學與精神的衝突就變得極易理解。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這種思維方式在中國人的智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太初有道” , 道的價值就在於它從一種更高的意識層面調節對立面的力量。調節對立面為了達到生活方式和較高整合的方式是道的本質。

如果我們從所有事物和生物根本上是平等和一致的原則出發, 那就不能把我們的意見看得比其他人的優越。當人們丟失了他們的平等意識, 意見的衝突則發生。用莊子的話說, “通過小的成就道被隱藏” ,通過封閉的系統———狹隘的頭腦關閉了我們自身,並意味著將會關閉他人。“每一面被束縛到他自己自我感興趣的真的小圈子中。在該圈子中它成為了絕對。”〔20〕他攻擊儒學學者和孟子, 因為“每一學派都把自己作為正確的, 其他的思考被作為錯誤的, 而且把其它正確的思考視為錯誤的”〔21〕。

類似地, 《易經》告訴我們“條條大道通羅馬”的看法, 呈現了“殊途同歸”的道理。在對非邏輯指控的應答上, 陳苯捷的回答是, 在邏輯上, 一不能是二,而二不能是一。然而, 邏輯的事物存在著矛盾(悖論), 對於生活則不然。生活不只是邏輯, 它比邏輯要寬泛得多。“邏輯幾乎不能導致宗教問題的解決。或許是非常渴望一起生活在一個世界共同體中, 渴望維護真誠、謙卑和善的意願, 它將顯示給我們那種方式。”〔22〕在中國, 這種原則得到了普遍認可, 這無疑為克服科學與宗教的衝突提供了一種哲學方法論的基礎。

總之, 顯而易見的是, 中國的陰陽觀念對於克服科學與精神的衝突是非常適用的。儘管它沒有涉及更多的具體細節, 但對二者關係在當代的爭論至少能夠提供某種方法論的啟示, 顯示著走出科學與精神關係僵局的一條中間道路。

就當今世界而言, 關於科學與精神關係的討論仍然固持著二元論“或者……或者……” 的思維模式。和諧遠在他們的視域之外。而從中國的有機觀看來, 非二元論的中國觀念能有助於克服這樣一種二元性的思維方式, 為處理科學與精神的衝突提供一種新的非常寶貴的視角。根據該視角, 科學和精神作為人的經驗的兩種形式互相依賴。它們共同構成人類知識的美與和諧。正如陰陽一樣, 科學與精神也互相領會、互相包容。你可以在精神中發現科學, 也可以在科學中找到精神。它們並非是絕對沖突的, 其中的每一個都預設著另外一個。二者又是平等的。其中哪一個都既不優越於也不低劣於另一個。作為不同的理解模式, 科學與精神相互產生、相互意指。它們是夥伴而不是敵人。每一個把另一個視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它們互相補充、相互增進。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參考文獻

1.Whitehead .Science and Modern World[M] . The Free Press ,1967 .181.

2.國語·周語上[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26.

3.老子今注今譯[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第42 章.

4.5.Smith Wilfred Cantwel.The Faith of other Men [M] .New American Library , 1963.70 , 71.

6.Max Weber .The Religion[M] .1967.131.

7.W E Soothill.The Three Religions of China[M].London :Oxford

Universit y Press , 1929.161.

8.15.Whitehead .Process and Reality[M] .1967.21 , 7.

9.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C].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by Roger T Ames,Henry Rosemont,Jr.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 1998 , Book 1.12 , p.74.

10.Roger Ames.Sun-tzu, The Art of Warfare[ M] .New York :Ballant ine Book s, 1993.62.

11.12.13.Cobb John B.Post -C onf erence Ref lect ions on Yin and yang[ J]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 1979 , 6 :421 ,421 , 422 .

14.Rowley George.Prin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 y Press , 1947.74.

16.Alan W Wat ts.TheWay of Zen[M] .Pantheon Books , Inc.,1957.19.

17.Chang Chun-yuan.Creativity and Taoism:A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Art, and Poetry[M]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Books , 1970.6.

18.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M] .Tran.and Compiled by Wing -Tsit Chan.Princet on :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 , 1963.184.

19.George Chih-Hsin Sun.Chinese Metaphysic and Whitehead[M] .Michigan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Ph.D.,

1971.167.

20.Max Kaltenmark .Lao Tzu and Taoi sm[M] . Tran.Roger Greaves.S tanford :St anf ord Universi ty Press , 1969.75.

21.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 losophy[ C] .Tran.And Complied by Wing-Tsit Chan. Princeton :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 , 1963.182.

22.Wing-Tsit Chan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M] .New York :Columbia Uni versity Press , 1953.130.

本文原載自《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第21卷第12期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徵 稿 啟 示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