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劉銘傳大家應該都知道,初中歷史課本有介紹過,臺灣首任巡撫,清朝名臣,洋務派的骨幹之一。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仁兄,不但是劉銘傳的老鄉,而且比劉銘傳赴臺抗敵還要早十年。

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淮軍將領,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唐定奎,安徽合肥人,出身貧農,家中兄弟五人,他排行最小,他和他的四哥唐殿魁都是淮軍將領,最為出名。公元1862年春,唐定奎和他四哥唐殿魁不甘心飢寒交迫的奴隸生涯,投奔了窮哥們劉銘傳,加入了淮軍銘字營。在李鴻章的指揮下鎮壓太平軍、捻軍,因作戰勇猛,很快便升至總兵、提督,成為淮軍大將。

然而,不料僅僅五年後,四哥唐殿魁便不幸戰死沙場,年僅36歲。隨後,唐定奎接待了其兄統領三千舊部,回防徐州。

公元1871年,琉球王國到北京朝貢的船隊因遇颱風,漂流至臺灣東南部。船上69人當中三人溺死,54人被臺灣原住民殺害,僅12人生還回國。三年後,日本政府在美國的慫恿下,以此為藉口出兵三千入侵臺灣,史稱“牡丹社事件”。

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隨後,清政府很快就做出了應對之策,派在福州的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率輪船兵將趕往臺灣,督辦防務。為徹底殲滅這股入侵臺灣的日軍,他向朝廷奏調勁旅前來臺灣增援,李鴻章奉旨調兵,籌劃戰事,立即下令淮軍精銳唐定奎所率領的銘軍13營奔赴臺灣前線。

接到命令後的唐定奎,立即率領“銘武軍”13營6500人,配備新式武器裝備,冒著酷暑立即開拔,於8月趕到臺南鳳山(今高雄)前線。一到陣地,便不顧路途勞苦,立即觀察地形,收集情報,佈置防務,與日軍嚴密對峙,做好戰鬥準備。同時多方請當地醫生為傷病員治病,安撫將士克服困難,儘快適應臺南的氣候和生活環境,保持旺盛鬥志,使得前線形式頓時改觀,形成對日軍的絕對優勢。

在此情形下,侵臺日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再加上當時天氣炎熱,瘟疫流行,外來人群最易感染,日軍死傷人數慘重。而且軍費開支也十分巨大,難以為繼。最終,日本政府被迫主動要求談判,並於12月從臺南退走。至此,臺南大定。

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隨後,唐定奎並沒有立即撤軍,而是在沈葆楨的指揮下,率領淮軍將士,妥善撫卹安置受日軍蹂躪的高山族民眾,把日軍的太陽旗全部拔除銷燬,修築通往深山的道路,建立管理制度。針對他們經常仇殺生事,不服地方官員管理的陋習,與他們各村莊首領約法七章:遵剃髮,編戶口,獻凶逆,禁仇殺,立總目,懇番(高山族的村社)地,設番塾。

其中,前五項是加強法制和行政管理,後兩項是開闢農業、發展教育,意義尤其深遠。

為紀念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弘揚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沈葆楨冒著政治風險,上奏朝廷,請求在臺南建立鄭成功紀念祠,經過多方努力,幸得同意。唐定奎調集淮軍將士參與建設,終於建成了這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宏偉建築,明延平郡王祠。

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一年多緊張艱苦的戰鬥生活,使得唐定奎和他率領的淮軍將士傷病嚴重,先後殞命的文武官員有11人,士兵有265人。276名淮軍將士,為了捍衛祖國領土的完整和主權,長眠在了臺南大陸上。

公元1875年夏秋,清廷下旨褒獎唐定奎及淮軍將士,並把他們調回了揚州,休整治病。不久後,唐定奎升任福建陸路提督,沈葆楨升任兩江總督。隨後,沈葆楨奏調唐定奎所部銘軍駐守江陰,守衛江防要塞。唐定奎率領將士創建江陰炮臺,安置新式巨炮,後來在抵禦西方列強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陰人民特建“唐公亭”,亭中立碑,以記其功績。今碑亭和古炮依舊在江陰炮臺公園內。

此人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老鄉,可赴臺抗敵,卻比劉還要早十年

公元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翌年5月,法國艦隊入侵我國領海,染指臺灣,清廷急招力主抗法在家養病的劉銘傳,加以巡撫頭銜督辦臺灣軍務。唐定奎得知消息後,命左軍張景春接統江陰防務,自己則支撐著病體,親率右軍高章元4個營再次渡海入臺,佈防在臺北一帶,成為劉銘傳抗擊法軍保衛臺灣的主力。

後來,唐定奎因病回來修養,卻仍在江陰積極備戰。公元1884年冬天,他又從江陰派聶士成率領淮軍精銳1200餘人,冒險渡海登陸臺東,翻山越嶺,在關鍵時刻趕到基隆前線,穩定了戰局。

公元1887年,唐定奎病逝於江陰,終年55歲,遺體奉詔歸葬故里。在江陰則建有衣冠冢“將軍墳”,功臣專祠“敇建唐公祠”。

唐定奎這位晚清傑出的愛國名將,但願歷史不要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