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怀念种种花蝴蝶——德墨之战观战记

我想,在德国和墨西哥队的鏖战中,有一个人的小心肝曾经哆嗦过一回,那就是解说席上的杨晨杨指导。

因为他那位好搭档贺炜在下半时开场,德国队狂轰滥炸就是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如果杨晨上......”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 虽说哥们儿我在法兰克福干过吧,可兄弟一直是中国籍啊,再说,德国队也不是说进就进好伐?

老萨当时在电视机前也是心头一紧,心想老杨都四十好几了,您再给人捧出一大帝来,还让不让人活了?

还好贺先生只是咽了口唾沫,马上接了一句:“上半场说的那种情况发生……”

原来是“假如杨晨上半场说的那种情况发生”,好嘛,这口气喘的真是时候啊。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不过,这场球,别说杨晨上了,杨六郎上恐怕德国也没法子——对面的墨西哥队根本不是来踢球的,干脆是来演杂耍卖艺的。不时可以看到明显比对方短一截的墨西哥小伙子在几条壮汉之中如蝴蝶翻飞,转眼间便突出重围,直捣龙门的场面不要太美。

如果说俄罗斯世界杯冰岛队与阿根廷打平那一场,让人们对技术足球产生疑虑,这一场墨西哥人便用一个简单的蝴蝶飞证明了足球可以是一种艺术。

忽然想起,当年记住墨西哥队,便是因为另一只蝴蝶。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豪尔赫·坎波斯,绰号“花蝴蝶”的墨西哥传奇门将,是足球运动守门员大型化趋势中逆流而上的一朵浪花,官方登记身高只有1米73。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 直到他退役,人们才知道他实际身高是1米68

就这么一个该去练体操的家伙却凭借惊人的弹跳,给墨西哥守了三届世界杯的大门,而且,人家同时还当前锋,在职业生涯中打进了四十粒进球。

在足球的世界,墨西哥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国度。尽管比赛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但作为解说员杨晨指导对于墨西哥队的特点分析得十分透彻——他们的进攻线路总是与众不同,在世界球坛的各家门派中自成体系。

在老萨二十多年的IT生涯里面,也见过这样一个类似墨西哥的国度,那就是印度。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在世界各跨国IT公司的办公室里,除了“中国军团”,人数最多的便是“印度军团”了,依我知道的情况,大家对这两个国家的工程师都赞誉有加,因为他们总能完成十分困难的编程。唯一的区别是,中国人编的程序大家都能看懂,而印度人编的程序,大家都看不懂——中国人除外。

原因也很简单,印度工程师的思维总是与众不同。比如从北京去莫斯科看世界杯,正确的道路肯定是横跨欧亚大陆飞过去,中间或许在乌鲁木齐转个机,而如果是印度师傅帮你规划,他们或许会给你找出一条先沿着东经116度线直插北冰洋,到北极点转向东经37度线南进的奇妙路线来。

那真是要多别扭又多别扭,偏偏还确实走得通。

有了这个经验,德国人面对墨西哥队轻灵飘忽的凌波微步那个难受劲儿,老萨算是感同身受。

那么,墨西哥人的轻灵和独特体现在哪儿呢?反击速度惊人是一个(中国队要是用对了人,速度也不错),另一个,则是利用脚腕的变线十分出色,常常在人丛中脚腕轻轻一抖,球就奔了意想不到的方位。然后,你就看一群德国壮汉在后面拼命地追吧。

这种变线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当年中国羽毛球队的男单一号种子杨阳。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 从1988年获得男子团体和单人双料冠军开始,杨阳便开启了“王中王”的时代,直到他退役,竟没有哪个对手能对他形成实质的威胁

这位中国羽毛球队最具有偶像潜质的“杨天王”,身体条件并不极致,但打得每一个对手丢盔弃甲,靠的便是利用灵活的手腕打出意外变线,让对手防不胜防,疲于奔命。杨阳打出的球往往如蝴蝶翻飞,看他的球属于一种享受。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说杨阳是偶像派球星并非夸张,据说当时侯加昌教练带队出访,一大头疼便是严防死守东南亚美女球迷们对杨阳的骚扰,甚至当年在马来西亚打汤姆斯杯,吉隆坡街头的食品摊竟然挂起了出售“杨阳汉堡包”的招牌以招徕顾客——可惜那时候我们不懂得维权,否则收罚款至少够买球拍的了。

看过墨西哥队的比赛,联想到羽毛球的杨阳时代,让我们感慨——东方人在灵活性上本来就应该天下无双,这一点,上天给了我们的羽毛球运动员,相信,也给了我们的足球运动员。

说会到坎波斯,他参加的最后一届世界杯赛是2002年的日韩合办世界杯,对,也是中国唯一参加的那一届。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 那一届中国队的成绩单惨不忍睹,杨晨当时也曾打中一个门柱——那一段时间,上帝肯定不是中国人

而这一次,德国和墨西哥的交锋中,实际上还创造了一个纪录——有一位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的选手出场了,那就是墨西哥队下半场替补上场的后卫队长拉斐尔·马克斯(Rafael Márquez),他一共在场上踢了十六分钟。这位七零后球星成为墨西哥唯一一个参加过五次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并每一届都登场比赛的运动员。

应该说,马克斯登上赛场的一瞬间,便是世人在向他的职业生涯致敬。

可惜,我们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或曾为获得这一资格奋战过的队员,应该没有这个机会了。

那些名字和他们的故事,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比如绰号“花刀太岁”的杨晨,当年对他的评价是——“不要因为他不进球就不信任他……其实他的脚法很美妙。”

比如另一位解说员刘越,当年对他的评价是——“他没有很突出的优点,也无致命的弱点。”其实,这正是一名稳健的后卫队员所需要具备的。

再比如人称“猎豹”的姚夏,当年获得的评价是——“他的动作,速度,频率都很快,站位,跑位也都很精彩。他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他的伤太多,这有对方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经常爱作难度很大,对身体要求很高的动作,这就增加了受伤的几率。真正的好球员是不应该经常受伤的,因为他会合理运用动作。”

今天听到这些评价,依然可以体会到里面的中肯和殷殷之心——这是当年拉德在中国留下的。

1: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世界杯墨西哥原来跟印度阿三一个套路

▲ 拉德,南斯拉夫籍著名足球教练,到中国后曾执教国奥队,此后一直致力青少年足球教育,直到2007年73岁时离开。他对球员的点评几乎个个一针见血,而他离去的时候,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

我始终认为拉德是中国足球真正的朋友,因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足球有时候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每支队都有不同情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他们的执着精神让我感动,这让我相信,中国足球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在墨西哥爆冷战胜德国的日子里,忽然谈起这样的话,似乎是有些多余了。

没错,实在是太多余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