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范增到底谁更厉害?

用户71495553321

"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 这是清代学者顾嗣立评价范增的话,范增一生追随项梁项羽等项家人,从其一生的表现来看,作为谋士的范增,其实根本无法与张良相提并论。



我们先说鸿门宴上范增的表现,范增一心想让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因为如果不杀掉他的话,刘邦将来有可能会和项羽争天下,这貌似很有知人之能和洞察未来的眼光,然而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和项羽争天下,其实也并非刘邦有多么的有能耐,而是项羽做的太不好了。


范增想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好主意,当时义帝与大家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那么不管项羽做了什么,刘邦都应该称王的,他将关中之地让给项羽,把从秦朝得来的一切都献给项羽,不过是迫于项羽的军事压力罢了,项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关中,这份人情还是要领的,如果不领情还要杀掉刘邦,那也太不近人情了,所以这个时候的项羽要杀刘邦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而范增却一心一意要杀掉刘邦,无论是谁都难以理解的,所以项羽没有做这样的事情。


之后,刘邦被派到了偏僻的汉中和蜀地去做汉王,这个时候的项羽已经得到了天下,而如果这时候范增能够帮助项羽实行恰当的治国方法的话,刘邦基本上是不可能再翻身的了,天下大势已定,权力掌握在项羽手里,如果之后天下太平,刘邦想造反也不可能了,而且刘邦的年龄比项羽大不少,时间上他也耗不过项羽,所以鸿门宴上杀不杀刘邦其实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范增并没有帮助项羽制定出促使天下太平的治国方略,比如舍弃了秦朝的郡县制,重新实行了周朝时候的分封制,导致地方上重新有能力反叛,之后的项羽基本上就为平定各地的叛乱而疲于奔命了。

反观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就在张良等人的建议之下实行了郡县制加分封制,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地方与朝廷的矛盾,并且将地方上的反叛力量逐个解决,天下渐渐安定下来。


我们再看项羽得到天下之后的称号“西楚霸王”,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圣王该有的称号,自古霸不可久,要做天下之王,岂可羡慕春秋五霸的功业?

当时的秦都咸阳已经经过了秦国六世经营,关中是天下最为重要的地方,项羽不在这里镇守,却迁都彭城想着衣锦还乡,导致他失去了关中之地,而后来刘邦却在这里扎下了根,并以关中之地为基础和项羽打了四年仗,与依靠关中的力量反败为胜。

而项羽之所以不敢以三秦之地为基础,可能也和他坑杀20万秦军有关系吧,项羽为人残暴而武断,他所依靠的力量大都是楚人,特别是江东子弟兵,而项羽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动辄屠城,导致天下人都对他没有好印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范增却没有劝导楚霸王项羽停止杀戮收买民心。所以民国时期的史学家蔡东藩也评价范增说:"夫范增事项数年,于项王之残暴不仁,未闻谏止,而且老犹恋栈,可去不去,安知非天之假手陈平,使之用谋毙增乎?鄛人之立祠致祭,实为无名,死而有知,恐亦愧享庙食矣!"


再看张良的表现,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钱财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对秦都咸阳围而不打,所以刘邦来到关中之地,秦人没什么损失,然而项羽坑杀秦军20万,来到咸阳之后火烧阿房宫300里,范增却没能劝谏和阻止项羽,所以秦人都恨不得项羽早死,在后来刘邦与项羽的战斗中,刘邦作为大后方的三秦之地非常稳定,在萧何的主持下源源不断的向刘邦输出兵员和钱粮,也是秦人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要击败项羽报仇雪恨。

所以如果说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下的一盘棋的话,项羽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之后则一直是臭棋不断昏招迭出,而作为项羽的主要谋士的范增不得不说是有着重大的失策的,再看刘邦方面的表现,则几乎每一步都很合情合理,所以最后理所当然的赢得了全局,这其中当然张良的贡献巨大,所以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因此综合来看,范增的谋略和治国方面的水平和远见,的确是比不了张良的。


科普大世界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张良和范增都是属于谋士,并不是多维度的比较。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范增好奇计。





论名气和功绩

张良位列中国十大谋士,子房归汉成为汉初三杰之首!张良为世人所钦佩,和姜太公同日而语,为大汉开创四百年霸业奠定基础,做出巨大贡献,正所谓汉家雄魂唐家气魄,不得不敬。 而范增没有这么大功绩,仅有在《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可以说不读史不识范增,而张良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液。巍巍中华漫漫长河,真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

论出身

在古代论出身是有道理的,虽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虽说大天时决兴衰成败,群雄逐鹿,刚打敢拼出身差的人反而都有机会。但是将门之后,传承和教育,无数人才的涌现却是不争的事实!

韩信也是破落低等贵族。而项羽为项燕之后!项燕破秦:尾随在后,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击中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七都尉。李信千里奔袭燕国,少壮派的杰出人才,一生唯此一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项羽身上才是最淋漓尽致的展现,国恨家仇,一个痛快。

好我们看一下出身: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

论大运:

出身是命,后天靠运。

张良隐藏于下邳时,曾经到下邳的桥上随意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然后就引发了黄石公剧情,得太公兵法。

张良选择了刘邦,助力霸业,功成身退,得到修仙去了。范增却终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幽愤病死。

张良一身传奇,履险如夷。范增最漂亮的一手就是扶立楚王的后裔熊心。这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决策,鲜明的旗帜和口号团结了反秦力量。范增可以说是秦末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项氏的主要谋士,政治成熟。而张良一生的传奇,无论在任何角度都堪称完美,即使大业已成,还献计献策稳定人心,定都关中,力保太子为大汉霸业的开启奠定基础。这不是一个维度可以比较的,张良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刘邦赐予大汉的,真就是天命,不得不服!

我一生都在坚持读史,张良是一个为数不多能让我打心里钦佩的人物。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鲜衣怒马云飞扬

应该说两个人是不分伯仲,棋逢对手的。

在这种下,就看他们辅佐的人谁更加英明了。

范增出道的时候,就已经步入老年之列了。他对当时事的洞察力,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早在刘邦加入项梁军队的时候,范增就发现刘邦是个英雄人物了。

若是鸿门宴前或者鸿门宴上,项羽听从范增的计策,把刘邦给杀掉。那也就没有张良表现的机会了。

只要刘邦一死,刘邦集团肯定会立刻瓦解掉的。那个时候,整个天下肯定就是项羽的了。

可是,遗憾的是,项羽对刘邦动了恻隐之心,鸿门宴上他错过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在那时候范增已经预料到,夺项家天下的肯定是刘邦。

范增的这句话不幸言中了,最终就是刘邦夺了项家的天下,成就了他的千古帝业。

张良当然也很厉害了,打仗若是能站在战略的高度,这个仗就会打的顺风顺水,无疑张良是有这个眼光的。由于范增不被项羽重用,这就给了张良一展身手的机会。

他帮助刘邦在楚汉争霸中由劣势变为了优势,最终瓦解了项羽集团。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


汉史趣闻

当然是张良!



范增辅佐的是一个倒退历史潮流,无视秦始皇的大一统的伟大遗产,只知跑到楚国的西边,做一个西楚霸王足矣的项羽!项羽占据咸阳以后,不仅没有继续秦始皇及其先祖百年打下的大一统基业,反而继续之前的分封状态,自己去做西楚霸王!


而张良辅佐的是超越当时世人的庸俗眼光,继承秦始皇的大一统基业,肯定秦朝的伟大制度,善待秦朝遗臣的刘邦!

最重要的是张良自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避世而善终!

只能说范增辅佐的是将才,张良辅佐到才是帝王!所以说张良比范增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