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融創將收購永泰地產:孫宏斌的新意思

永泰地產將迎來新的掌舵者,新的掌舵者是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

永泰地產公司的實質控制人戴皓、戴迪兄弟,準備把這家資產規模逾100億元的公司,賣給融創中國。

交易金額、交割方式、債務等內容,因涉及商業機密,我暫且不表。

永泰房地產公司的實質控制人戴皓正在推動集團層面業務轉型,即,剝離地產業務,戴皓、戴迪倆兄弟在房地產舞臺,兜兜轉轉19載,將悻悻地淡出永泰房地產。

須臾,孫宏斌將坐在永泰地產這倆轟轟向前的戰車上,他將經過,也許是戴皓、戴迪倆兄弟熟悉的街衢,和驚心動魄。

北京永泰西山御園銷售良好的背後,難掩哈爾濱永泰城、呼和浩特永泰城和銀川永泰城發展的落寞。

時間拉回到6月前。

永泰地產實質控制人戴皓像哈姆雷特一樣,面臨to be or not to be,就是選擇放棄永泰房地產或者繼續做永泰房地產。

東北經濟低迷,人口外流,永泰地產在銀川、哈爾濱等地區項目的命運急轉下滑,銀川永泰城、哈爾濱永泰城、呼和浩特永泰城,曾經的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是時,毛振華在亞布力雪地裡的吶喊聲,震碎了戴皓大力堅持壯大商業地產的夢想。

友人說,哥哥戴皓,已心灰意冷,才有了,剝離房地產業務,賣掉永泰地產的戰略。(中發集團是永泰地產的母公司,亦是合眾人壽的母公司。)

時間拉回到5、6年前。

2012年的春天,永泰地產團隊湧向黑龍江、銀川、呼和浩特。

300億元的投資飛向黑龍江、銀川、呼和浩特等地區,儘管當時永泰地產年度銷售額才20多億元,其兄弟公司合眾人壽的淨利潤也就10億元左右,但永泰地產還是如期地支付了30多億元的銀川和呼和浩特永泰城土地款。

當時的永泰地產團隊,像沉浸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裡,戴皓的弟弟戴迪,學習王健林的“2211”目標,發佈了永泰地產的“53515”戰略:

到2015年,新建5家五星級酒店,建立3個城市綜合體,取得5個100萬平方米的開發項目,年度銷售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年度實現銷售額50億元。

永泰地產團隊躊躇滿志,複製萬達。

彼時,永泰地產急速拿地、急忙施工、急忙銷售、急忙招商,像碧桂園的淘寶版。

2年後,2014年的年底,哈爾濱永泰城開業。

開業當天,非常熱鬧,消費者貪戀著折扣,像潮水一樣向哈爾濱永泰城湧來,熙來攘往,縷縷行行,我被擠得站立不牢,逛街的人民全身都是冒著一蓬一蓬的熱氣,但沒有過緊的臀部。

這,並非色情和不尊重女性,我也是女性。

而是,我比較認可商業地產圈的坊間理念:貿易和性是商業地產的締造者和繁榮源頭,商業地產項目好不好,看商場下午2點的美女多不多。

也許,哈爾濱永泰城,一開始,它就不是一朵紅玫瑰。

所以起風了,吹得滿天的暗雲只能在暮色裡奔跑,解決的辦法是:撕裂暮色、撕裂黑夜,打開黎明。

時間再次拉回到4年前。

2014年,人民覺醒了,人民主動掀起了東北的鍋蓋。

聰明如張玉良,聰明如戴皓,聰明如楊國強,聰明如孫宏斌.....當然知道人民掀起東北鍋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學習綠地、金地、中海、碧桂園,暫停項目,因為綠地、金地、中海、碧桂園,有足夠資金和時間做朋友。

可,永泰地產在執行夢想前,年銷售額才20多億元,不及綠地、金地、中海、碧桂園在一個城市公司的收益。

不久前,黃昏時分,再次參觀哈爾濱永泰城,人山人海的華筵散場,曾經的面目不可復識,只看到一個巨大的商業綜合體的星星點點的燈光閃耀,仔細望過去:夜闌靜、項目亦闌靜,闌靜得瘮人。

闌靜的哈爾濱永泰城、銀川永泰城,東北商業世界紛紛瓦解咔嚓的響聲,像一把利劍,插在中發集團董事長戴皓胸口。

戴皓也做了巨大努力。

戴皓其人,我曾經在全國兩會上見過坐在輪椅上的戴皓,他雙手下垂,他的背影在正午陽光的陰影下分明起來,望著其它委員是直立的奔走背影,我當時想到的是,史鐵生的《病隙碎筆》,我當時想,他精神上的寄寓是什麼,所以我寫這篇文章時,始終做不到像以往那麼客觀、冷靜和理性。

東北人民覺醒時,戴皓亦覺醒了,他意識到了哈爾濱永泰城、銀川永泰城等項目的危機,所以他挖來了綠地的薛敏勇。

戴皓非常器重薛敏勇,薛敏勇並不是戴皓和戴迪的傀儡。

但任憑薛敏勇如何焦頭爛額,也無法拯救悲慘的東北商業人流。

友人說,“薛敏勇使勁了,奈何哈爾濱、銀川的坑太大了,無力迴天,哥哥戴皓對房地產項目徹底心灰意冷了,剝離、賣給老孫。”

哈爾濱永泰城面積相當於2個故宮,當年投資了大約80多億,其中大約50億元是住宅回款,還有30多億元,需要商業地產回籠資金,這並不容易。

恍然六年,這些項目見證了永泰地產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飛揚與落寞,如果談判順利,孫宏斌將憑藉自身的能力完成對這些項目的最後救贖。

友人問我,“居然行,戴皓除了賣項目,還有解決辦法嗎?”

我搖頭說,不清楚。

我最近洶湧的眼淚,常常披一臉,但眼淚碰到北京乾燥天氣,留在臉上的時間亦不過120秒,就自動幹了,眼淚乾,我便要踩著高跟鞋,闊著肩,隱入北京人叢,眼淚留在臉上的時間亦不過120秒,你覺得幾百億的信貸資金,金融機構給永泰地產的時間會很久嗎?

風起時,落葉的命運早已註定。

當然我有一個和主流媒體相反的理念,我認為,東北的營商關係、契約精神等只是表面現象,核心是,社會經濟大勢是從農業產業轉向製造產業和服務產業,東北區域經濟調整節奏沒有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驟,區域經濟的裂變沒有和社會經濟趨勢的裂變同步。

我問友人:孫宏斌為什麼會接盤?聰明如他,當然知道東北商業世界在低谷裡。

友人說,老孫是公認的接盤俠啊。

按照孫宏斌自述的邏輯,他四處收購,他拋頭露面,都是為了生意。

客觀地說,我和融創接觸非常少,接觸就2次,整體印象尚可。

一次是,孫宏斌收購王健林的項目,王健林當時的處境,有生意成分,亦有感情義氣成分,人性的美好在複雜商業背景下放射出的微小光亮,這一點,孫宏斌還是比較厚道的。

另一次是2012年,當時我剛畢業參加工作,舊事因遙遠已忘,只記得,當時回家時,天已黃昏,他們項目周邊花團錦簇,披了新花朵的玫瑰像一群群待嫁的新娘。

但,後來我的觀察是,孫宏斌還是不熟悉中國國情的,中國的國情要取得世俗的成功,充分條件之一是:修身、齊家、養士、結黨、治國、平天下。

融創和孫宏斌可能至今都想不通:為什麼人民代表們站出來主持萬科事件,而人民代表們沒有站出來主持樂視事件。

核心問題,在於孫宏斌的生意理念。

站在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的角度,劉士餘的格局,在乎的是某件事件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意義、價值,不是某個股票跌破發行價,亦不是某個股票的股價跌跌漲漲,劉士餘的位置決定了他的格局和理念。

回頭看,萬科事件和樂視事件爆發後,法學家、經濟學家、金融學家、證監會專家、保監會專家等齊齊出動爭鳴萬科事件,當然你也許反駁,這些法學家、經濟學家、金融學家、證監會專家、保監會專家都是某方的利益代言人,這些謀士肯定是某一方的利益代言人。

領導們,怕水太渾濁,但領導們,更怕一潭死水,這是一門深奧的政治經濟學。

更通俗地說法,是,孫宏斌把自己塑造成傻白甜,頻頻爆出搞笑語錄和段子等,7億人關注著孫宏斌,這7億人,是孫宏斌的粉絲,身份是韭菜,但,萬科事件中的各方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讓7個人關注著自己,這7個人,身份可能是常委、證監會主席、省長等。

具體戰術錯誤,這是孫宏斌值得抱憾的。

在中國,企業達到一定高度,就不是簡單的生意買賣了,而是治國、平天下,商業世界裡的很多政治經濟學,複雜婉轉至不可說。

友人站在窗口,臂交抱著,說,?“居然行,如果你麻煩重重,那是因為你想要在人潮裡,活得豐盛。”

我的回答是:“不,不,不,不是我自己想讓自己在人潮裡活得豐盛,而是我想讓別人在人潮裡,活得豐盛些。”

或許中國東北已有的商業陋習規則,漏洞重重;

或許中國東北的市場經濟,仍停留在膚淺和不成熟階段;

或許像戴皓這種曾經奮鬥在東北的企業的身影未來會隱遁在中國商業世界的角落。

但,我們都是一個整體,不管國籍是中國國籍還是美國國籍,商業利益休慼與共。

目前我得知的消息是,孫宏斌已經和戴皓談得差不多了,所以希望孫宏斌收購永泰地產後,哈爾濱永泰城、銀川永泰城在大地上再次復活,讓東北市場活得豐盛些。

本文源自居然行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