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袁大頭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甘肅版“袁大頭”的鑄造量很大,僅南京造幣廠在民國四年二月至民國五年的近兩年時間內,就達379819210元。還有資料介紹,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新中國在1950年為滿足進軍西藏的需要也鑄造過“袁大頭”。

甘肅袁大頭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的收藏價值

由於“袁大頭”退出貨幣市場後,一直成為銀元收藏者特別是初入門的愛好者的對象;由於存世量大,它的市場價格也一直比較穩定。屬老銀幣中的低價潛力品種。

目前,市場常見的“袁大頭”多的三個品種是民國三年、九年和十年鑄造的;民國八年鑄造的“袁大頭”存世量略少些,為不少集幣愛好者所看好;甘肅省鑄造發行的標有“甘肅”字樣的“袁大頭”存世量已經很稀少。“袁大頭”中珍貴、稀罕的品種,當屬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簽字版”試鑄幣,現已鮮覓其蹤影,拍賣會上也很少露面,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趁機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國幣以壹圓銀幣為主幣,重量為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以銀九、銅一(後改為銀89,銅11)鑄造後總重量為七錢二分。

甘肅袁大頭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甘肅版近幾年部分成交記錄:

民國三年鑄造的袁世凱銀幣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圖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圖案和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

清末民初機制銀幣歷來在集幣圈裡有很深的收藏底蘊。2013年4月初,在香港斯賓克珍罕錢幣拍賣會上,一枚民國十五年陸海軍大元帥紀念幣樣幣,即張作霖紀念銀幣以138萬元拍出;5月22日,在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上,一枚奉天省造光緒元寶樣幣以184萬元成交;11月21日,在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秋季拍賣會上,一枚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樣幣以201.25萬元成交;12月12日,在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秋季拍賣會上,一枚造光緒33年庫平一兩三點銀幣以138萬元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