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私養兵馬,對皇妃施暴都平安無事,為何收義子被朱元璋殺掉?

藍玉因“捕魚兒海戰役“走向人生顛峰,並因此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最高評價:"藍玉就是我的仲卿、藥師啊!"

藍玉私養兵馬,對皇妃施暴都平安無事,為何收義子被朱元璋殺掉?

瞭解捕魚兒戰役大捷取得的堅辛,相信都會對藍玉的軍事能力表示由衷讚歎與佩服。

十餘萬大軍在藍玉帶領下深入沙漠不毛之地、在沒有任何通訊設施的惡劣情況下,他靠著極其準確的判斷力與毅志,把北元徹底打敗,解除北元的威脅,讓朱元璋從此高枕無憂。

做為開國功臣的藍玉,為何最終他不但被殺還牽連甚廣呢?真的只是因收義子的原因嗎?如果只看問題表象,說明對於歷史真相不甚瞭解。壓死駱駝的固然是最後一根稻草,但一定有個積累過程,真正導致藍玉被殺的原因是什麼呢?有書君認為主要有3點:

1、藍玉的居功自傲

藍玉自從捕魚兒戰役大捷後,任意妄這個詞好象在他身上附體。首先違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欺負元主的老婆,致使元主老婆自殺。這件事不但讓人不齒,也是件極為掉價的事。

接著在搬師回朝到達喜峰關口時已是晚上。守關的人員都已休息,但他們聽到有人叫關時,還是第一時間就跑來開門。結果藍玉做了件令人匪夷的事,居然帶領士兵打破城牆闖入,整得好象救火隊出動一樣。

這兩件事讓朱元璋大為光火,對藍玉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但藍玉依然不知悔改,居然開始插手軍權,在軍隊裡安插自已的親信。這些哪能逃得過朱元璋錦衣衛的眼睛,他這是不知錦衣衛的歷害,把他們當成擺設呀。一樁樁一件件不法的事讓朱元璋忍耐到了極限。

2、性格缺餡

藍玉是軍事奇材,但也是個“粗人”。不要認為粗人就是沒文化,這種理解未免太過片面。有種粗人是:不懂什麼叫深思熟慮,沒有以大局為重的概念,啥事幹了再想。這種性格上的問題,捅婁子註定是遲早的事。

對藍玉性格問題估摸八九不離十,在招降北元將領納哈出的事上可一窺全貌。

投降儀式這種掉份的事,按說帶幾個主力將領參加就行,而納哈出為體現重視帶了幾百人參加。藍玉開始也給足納哈出面子,隻字不提“投降”之類的敏感字眼,盛情招待。

沒有旁生枝節,這是場很圓滿的宴會。結果納哈出向藍玉敬酒時,藍玉一個看似普通的動作卻打破了這種和諧。納哈出給藍玉敬酒,在酒桌上敬酒都會說些,你不喝就不是兄弟,看不起我之類的客套話。

藍玉看納哈出的衣服破舊,出於好心把自己的衣服給納哈出穿。可是納哈出是蒙古族,服飾著裝完全不同。納哈出覺得藍玉這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顯擺與高壓,自然不會接受。

然後就陷入一個不穿,一個不喝的僵局。雙方都是武將,腦袋不懂得轉彎,簡單的問題在他們倆僵持下,和諧的氛圍被打破,鬧得個翻臉的局面。

原來一言不合抄酒瓶往腦門上摜的酒桌文化老早就有。這還得了,雙方打架事小,往大的發展將影響納哈出20萬兵力投降。好在有個勸架高手馮勝,好言相勸平息了這場即將越演越裂的爭鬥。勝利完成招撫納哈出部隊的工作。

這件事可看出藍玉做事考慮不周,沒有顧全大局的意識。人家都誠心投降,你就給足對方面子,還會有啥事,結果強硬死扛鬧得差點陷入死局。

3、生不逢時

藍玉私養兵馬,對皇妃施暴都平安無事,為何收義子被朱元璋殺掉?

朱元璋最寵愛的長子朱標病亡,愛屋及烏緣故,所以朱元璋選擇朱標尚年幼的兒子朱允炆繼位。但是朱允炆不象自己父親,經歷過建國時期各種困難的考驗,一個空降之人要駕馭這些開國功臣是難上加難。

朱元璋擔心這些能謀善勇的功臣,無法老老實實聽命於他年幼的孫子朱允炆。自己辛苦半輩子打下的江山,可能就會毀於一旦。

所以他要給他朱兒炆鋪好通天大道,把這些勞苦功高、足智多謀的大臣清理掉。這樣才能保證朱允炆位置的牢固。

朱標在世時曾反對朱元璋亂殺功臣之事,結果朱元璋對朱標說:"我殺人就是要替你拔掉這木棍上的刺。"可見他明確的目的,要為他的子孫掃除一切治國的障礙。

藍玉太不瞭解朱元璋了,一次次的挑戰朱元璋的耐心與底限。在朱元璋眼皮下,敢如此放肆,這分明是找死的節奏。朱元璋要向藍玉痛下殺手,殺掉一個開國功臣得要有個罪名呀。於是藍玉被安了個謀反的罪名。一個沒有什麼根基的人,哪來的膽量造反呢?真是"欲加罪於人,何泛無詞"。

藍玉私養兵馬,對皇妃施暴都平安無事,為何收義子被朱元璋殺掉?

接著藍玉本人被滅族,既然被安得謀反罪,肯定還有同黨呀,受他牽連的人也因此多達1萬5千多人。一代名臣死在自己的狅妄與權力之下,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不朽功績載入了史冊,而讓他千古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