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裡的北洋代表什麼?

EagleTwenty

北洋軍閥、北洋政府等概念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概念,不過儘管經常使用這些概念,卻很少有人對這些概念做一個細緻的梳理。北洋到底是哪裡,北洋到底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還是一個政治上的概念呢?

在中國歷史上北洋曾經長期就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政治名詞。北洋與東西南洋相對應,北洋的概念大約出現在清代中前期,不過具體指哪裡則是一直比較模糊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北洋在當時是一個地理概念,不過使用的較少,西洋和南洋兩詞則出現得較多。

北洋開始成為一個政治概念始於晚清的時候,1861年清政府設置三口通商大臣一職,負責牛莊、天津和登州三口的通商事務,崇厚出任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三口通商大臣一職被撤銷,清廷改設為北洋大臣,並且開始形成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慣例,而李鴻章曾經長期直隸總督,所以也長期兼任北洋大臣,李鴻章也因此獲得了李北洋的稱呼。從中可以看出北洋在晚清的時候起初也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並且與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聯繫在一起,不過到了李鴻章任北洋大臣後也開始出現了政治化的傾向。

李鴻章在任北洋大臣期間,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因而形成了力量強大的北洋集團。北洋軍閥的源頭實際上就在李鴻章及其所建立的北洋集團那裡。李鴻章的北洋系壟斷了清王朝的海軍,不過隨著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李鴻章的北洋集團形同瓦解。繼李鴻章而起的是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一系,袁世凱的北洋集團始於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庚子國變後,清軍主力部隊中尚存的新軍就只剩下袁世凱一支了,所以袁世凱的地位迅速提升,袁系北洋軍的實力也隨之增強。

到了民國以後,北洋就完全成為了一個政治概念,而且由於軍閥混戰、政治動盪,北洋一詞也隨之完全被汙名化。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性,開始大肆抨擊北洋政府,北洋餘孽,北洋小丑等詞頻頻出現,因而北洋一詞完全被汙名。


青年史學家

近代以後,中國人的地理觀與以往大不相同,東洋以往是指印尼文萊以東洋麵,以西則是西洋,但近代,西洋便專指歐美各國,而東洋則更多地專指日本。(某種程度上北洋軍是新式中國軍隊的老祖宗,譬如疊被子,這傳統就是打那時起來的)

南洋則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傳統的南洋,也就是東南亞地區,那時華僑去東南亞謀生稱為“下南洋”。另一種意思則是滿清入關以後才有的意思,把中國江蘇以南的海洋都叫做南洋,與之相對的便有北洋,也就是中國江蘇以北的海洋。以今日而論,也就是中國的黃海、渤海以及朝鮮西部海面。
自然,我們所討論的北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名詞,更多的是指一種政治勢力。咸豐十年,清國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該衙門之下又有兩個職位,一個叫做三口通商大臣,另一個叫做南洋通商大臣。而這個三口大臣便是北洋大臣的前身。正式得名是在同治年間,清政府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一缺。裁撤後,所有洋務與海防各事宜,均歸直隸總督經管,頒發欽差大臣關防,稱“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管理直隸(今河北)、山東、奉天(今遼寧)三省通商、洋務,辦理有關外交、海防、關稅及官辦軍事工業等事宜。

而此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又是誰呢?那便是李鴻章,在這個職位之上,李鴻章一是辦外交,二是辦洋務,而所謂的洋務,是籌辦輪船、電報、煤鐵、紡織等企業,也就是我們課本上說的洋務運動,另一方面則是組建所謂北洋軍,這北洋軍,是中國史上第一支海路聯合部隊,有海軍(北洋水師)、也有陸軍(北洋軍)。


自然,這事也不好辦。隨後甲午戰爭,李鴻章一手操辦起來的北洋水師,便賠了個底掉,陸軍更是難以抵擋日軍進攻。所以到1895年之後,清政府便開始在小站練兵,也就是後來的新建陸軍,即歷史上的北洋軍。(北洋軍騎兵)

而負責訓練這支新式軍隊之人,開始是一個姓胡的人,稍後便由袁世凱負責。1902年,這支軍隊擴編為“北洋常備軍”,從此正式有北洋軍之名。至1904年,先後編成三鎮。1905年,又把北洋常備軍、京旗常備軍和原武衛右軍、自強軍一部整合在一起,建成了北洋六鎮。鳳山、王英楷、段祺瑞、吳鳳嶺、吳長純、王士珍依次任第1鎮至第6鎮統制,共7萬多人。袁還為新軍培植骨幹興辦各種軍事學堂。


應該說,袁世凱練兵是有成績的,正是因為看到袁的功績,清政府決定仿北洋六鎮之制,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限2~5年內完成。
而與此同時,北洋軍擴展到東北,袁的親信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率陸軍第3鎮(該鎮約1個混成協兵力,於1905年由保定調駐錦州)及第2、第4、第5、第6鎮各一部(約2個混成協)出關,並以此為基礎擴建東北新軍。至宣統二年,在奉天(今瀋陽)、吉林分別編成陸軍第20、第23鎮,奉天、黑龍江各1個混成協。從此,北洋軍擴大到東三省。

(北洋軍也玩熱氣球)

自然,袁世凱兵權在握,難免大清國會對他有猜忌之心。於是1909年老袁被撤職下野,直到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的陸軍部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鎮壓起義軍,卻指揮不靈,這才無奈起用袁世凱。結果袁一上臺,便以手中的北洋軍,既要挾革命黨,又逼清帝退位,從而取得政權。
袁世凱當上總統之後,便將北洋軍擴大增編12個師、16個混成旅。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之際,袁世凱便派4個師、3個旅及武衛軍(張勳部)南下,打敗了南方的革命黨人,控制了南方除滇、黔、桂及邊遠地區以外的省份。到1916年,北洋軍已經達33個陸軍師、97個混成旅(含部分步、騎兵旅)、33個混成團(含部分獨立步、騎兵團),總兵力達120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為袁世凱的嫡系部隊。
正是在北洋軍實力急劇膨脹的基礎之上,袁世凱才動了稱帝的野心,誰曾想就連段祺瑞,都拒絕支持,袁在內外交困之下死去,留下的北洋軍便分成了三大派系:日本支持的以時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集團,主要控制皖、陝、魯、浙、甘、閩等省;英、美支持的以時任副總統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集團,主要控制蘇、鄂、湘、直、贛等省;日本支持的以時任奉天督軍兼署省長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集團,主要控制東三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皖系軍閥段祺瑞以參戰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購買武器,聘用日籍顧問,成立參戰軍(後改稱西北邊防軍)。結果引起直、奉兩系不滿,直皖戰爭爆發。直軍在奉軍支援下擊敗皖軍。皖系西北邊防軍全部被遣散裁併,直接導致了外蒙古的丟失。隨後,國共合作發動北伐戰爭,直系吳佩孚軍大部被殲,直奉兩系再度聯合,依舊無法抵擋北伐軍。奉軍只能敗退關外,隨後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奉軍改為東北軍——北洋軍的歷史徹底結束。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除了北洋這個名稱外,當時還有東洋、西洋和南洋,這代表當時中國人對世界客觀認識❕

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

東洋或東瀛,在漢字文化圈間表示日本,可做日本一詞的別稱❕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

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

明清時期的西洋是指今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

“鄭和下西洋”,“西洋鏡”的西洋就是此義❕

廣義西洋還包括歐洲等地❕



北洋:渤海、黃海、朝鮮半島附近❕

如“北洋水師”、“北洋軍閥”、“北洋政府”、“北洋通商大臣”❕




這些詞均源自李鴻章為創始者的一系列政治力量在北洋地區的軍事、商業活動❕



四都火雞

北洋這個詞我們經常提及,但具體到北洋究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就不知其所以然了。

其實北洋就是一個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宋代,主要指黃海、渤海區域;在清朝1791到1821年間,以上海吳淞口為界,長江以北為北洋,包括江蘇、山東、直隸(今河北省)等各口岸;清末民初中國近代大變動時期,北洋指今江蘇以北的山東、河北和遼寧等沿海各省,江蘇以南沿海各省則稱南洋。

1870年,清廷將煙臺、天津、大連三口通商大臣改稱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李鴻章兼署,督署設在直隸保定。1895年,袁世凱奉命到天津小站練兵,袁世凱部歸北洋大臣節制。1902年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所練新軍稱北洋軍。

在清末洋務運動中,天津獨佔鰲頭,一大批工廠、學校企業紛紛以北洋冠名,有名者有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北洋政法學堂、北洋銀元局、北洋勸業鐵工廠等等,天津成為北洋的中心,所以當時有句話叫“北洋即天津,天津北洋也”。

1912年,北洋軍閥首腦袁世凱擔任了北京政府總統,史稱北洋政府。從1912年到1928年,北洋政府統治中國前後共計16年,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袁世凱時期(1912—1916),從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到1916年帝制失敗,前後一共四年。

二、皖系段祺瑞時期(1916—1920),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以內閣總理身份把持北京政府,此間段祺瑞推行武力統一政策,致使北洋分化為直系和皖系兩大派系,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段祺瑞下臺。

三、直系曹錕、吳佩孚時期(1920—1924),直皖戰爭後,直系實際上已控制了北京政權,1923年,曹錕賄選當上了總統,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戰敗,直系政權瓦解。


四、奉系張作霖時期(1924—1928),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首領張作霖實際控制北京政府,1928年奉系被南方北伐軍所敗,張作霖擦倉皇逃回關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北洋政府至此壽終正寢。


民國年間那些事

北洋就是北洋,相對於南洋!

清朝時期對海域的劃分不像今天劃分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而是以南洋和北洋來劃分。江蘇以前的海叫南洋,江蘇以北的海叫北洋,即以長江口為分界點,北洋活躍在長江口以北的渤海、黃海、東海等一帶;南洋包括長江口以南的東海和南海。

很多人認為北洋軍閥源自袁世凱,其實這是有問題的,如果要說軍閥的起源,則應該從湘淮兩軍開始,但是北洋的起源應該從北洋水師開始,1875年清廷任命李鴻章和沈葆楨分別任南北洋大臣,隸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雖然從地理範圍上說,南洋領域更寬泛一些,但是北洋是守衛京津的門戶,因此,在建立清廷選擇了率先發展北洋水師,也和李鴻章為北洋大臣有關係,從1875到1894年,清廷打造的北洋水師,據說堪稱世界前十的水軍,結果在甲午海戰的時候被人吊打。

北洋水師雖然覆沒,但是北洋精神還在啊,甲午戰後清廷讓袁世凱在天津訓練新軍,即為北洋新軍。

北洋軍閥的發展

當然,北洋軍閥厲害的地方不在於水師,水師已經被吊打了,爾後,清廷痛定思痛決定編練新軍,甲午戰後袁世凱編練的新軍通常被稱為北洋新軍,在1901年袁世凱出任北洋大臣後,開始致力於中國近代化的清末新政改革,其中軍事近代化也被提上日程,開始進行北洋常備軍的建設。

到清末的時候,北洋新軍建立六鎮,共七萬多人,成為清末最有影響力的軍事力量,袁世凱死後,北洋系的將領開始分化,逐漸各自為政,進而引發了皖系、直系、奉系軍閥之間的傾軋。

實際上,北洋軍閥史代表著清末到民國五十多年的興衰,直到1928年張學良改旗易幟標誌著北洋軍閥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史論縱橫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江蘇以北的沿海的山東,直隸(現在的河北省),奉天(現在的遼寧省)等省被稱為北洋。江蘇以南沿海的各省被稱為南洋。 1870年的時候,清政府就設立過北洋通商大臣,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北洋大臣,管理的是直隸的三省的通商和海防事務等等事務。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意識到建立一支,強大的近代化陸軍的重要性,於是袁世凱奉命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新建陸軍”就歸北洋大臣指揮。1901年的時候,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的職務,組建了“北洋常備軍”也就是“北洋軍”。到1905年的時候,北洋軍,已經,發展到了,相當於六個師的兵力,形成了軍閥集團。



袁世凱就是靠著這股強大的北洋軍隊,成為在清政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靠著自己強大的軍隊,得到了多方的力量的拉攏。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竊取了總統的職位,培養自己的黨羽,發展北洋軍,歷史上北洋軍閥的統治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袁世凱在世的時候,北洋軍閥還是統一的,後來袁世凱去世,北洋軍閥開始分裂。北洋軍閥分裂,為我們近代史上所知道的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勢力,還有一些別的小勢力。我們熟悉的北洋軍閥有馮國璋,袁世凱,徐世昌,段芝貴,張勳,段祺瑞,曹錕,薑桂題,張懷芝,倪嗣沖。也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那個北洋軍閥十個頭目的圖。後來還有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等。

北洋軍閥統治的時候,戰火連連,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很深重的災難,國家支離破碎。1926年到1927年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北伐戰爭,皖系直系相繼倒臺,1928年奉系軍閥政府垮臺,北洋軍閥全部覆滅。1912年到1928年,北洋軍閥17年統治結束。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北洋軍閥裡的北洋指以袁世凱為首在天津小站形成的封建軍事政治集團。它在1895年袁世凱以北洋大臣身份援例接收小站新軍訓練開始發端。到辛亥革命前已經形成完全被袁世凱掌握的強大軍事集團。成為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的資本。

北洋軍閥集團統治中國從1912年3月開始,到1928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結束。袁世凱統治時,有掌控全國的能力,包括西藏都是在中央統治之下。他既強化了對全國的統治,又為了稱帝賣國。袁世凱死後,北洋派系分裂,段祺瑞,馮國璋是袁嫡系,張作霖當過袁領導下的師長,也列入北洋派系。為了獨控中央政權相互混戰。先後發生過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弄得民不聊生。但這一時期北洋軍閥政府拒籤巴黎和約,是值得肯定的。同時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良好。

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阻礙中國歷史發展,成為國共合作的鬥爭對象,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出師北伐,給直奉等北洋軍閥勢力以沉重打擊,後奉系軍閥準備敗回東北以自立。北洋軍閥在全國統治結束,隨著張學良接受三民主義,接受中央政府領導,北洋軍閥也就退出歷史舞臺。


吉星190437289

作為民國初年最重要的團體,北洋系或者北洋軍閥的來歷淵源確實有必要釐清。

據民國時人吳虯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一書中稱:

鴉片戰爭後,清廷與洋人約定五口通商,直隸總督兼為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兼為南洋通商大臣,這是“北洋、南洋”的最初來源;

爾後,又衍生出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等諸多名目;在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期間,這大概可以算是袁世凱之北洋系的前身。

當時有滑稽家戲稱,“東洋、西洋”,“南洋、北洋”,中國之“兩洋”與外國之“兩洋”遙遙相對,正好囊括了整個世界。

但這裡說的“北洋”,與民國史上所稱的“北洋系”卻有區別。但凡說到“北洋系”,必然要從清末袁世凱的“小站練兵”說起。

小站原名新農鎮,西距天津六十里,這兒原本是塊荒涼之地,最初由淮軍周盛傳所部“盛字營”屯墾於此,其間鑿川引水,經營了近二十年。

甲午戰爭爆發後,“盛字營”北上應戰,戰敗後四散潰逃,營制不再,此地便成廢壘。

甲午戰後,一支新式部隊開拔進來,這就是長蘆鹽運使胡燏棻編練的“定武軍”。

“定武軍”成立不久,胡燏棻改調盧漢鐵路督辦,袁世凱接手“定武軍”將之改名為“新建陸軍”,這即是歷史上著名的“小站練兵”,也是北洋系之濫觴。

按:“小站”原本不是地名,只因大沽至天津的鐵路修通後,新農鎮成為其中一個小站,而新軍隊伍入駐開始,人們習慣性地將之稱為“小站”。

小站原本毫不起眼,但練兵伊始,這裡卻走出了清末民初諸多重要人物,史家也習慣性將之稱為“北洋系”。

除首領袁世凱外,當年的小站舊人幾乎囊括了後來北洋軍閥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如“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

此外,如擔任各省督軍或巡閱使的李純、曹錕、吳佩孚、王佔元、陳光遠、段芝貴、倪嗣沖、陸建章、張懷芝、張敬堯、田中玉、盧永祥、齊燮元、孫傳芳,等等。

就連後來鬧復辟的張勳,也曾一度投身小站,而小兵出身的馮玉祥、還有孫嶽等革命黨,當年也都是袁世凱部隊的出身。

除一干武人外,袁世凱還在日後的升遷中籠絡了一批文臣,如徐世昌、朱家寶、周自齊、梁士詒、曹汝霖、陸宗輿、王揖唐等。

這些人,也隨著北洋系的勢力消長而浮沉,並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臺上風光顯赫一時。

此即所謂之北洋系或說北洋軍閥。


坑爹史冊

清末至民國時期稱今江蘇省以北的山東、河北、遼寧等沿海各省為北洋,而稱其以南沿海各省為南洋.北洋水師是指19世紀後期李鴻章建立的近代海軍,總基地是山東威海衛,後改稱北洋艦隊,1895年1月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北洋軍閥是指袁世凱建立的封建軍閥集團.除了名稱中有“北洋”二字外,跟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無關.它的起源是: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歸北洋大臣管轄指揮.1901年,袁世凱任北洋大臣,所建軍隊稱為北洋軍.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後,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軍事集團,人們稱之為“北洋軍閥”.

1916年袁死後,北洋軍閥在不同帝國主義支持下,形成直、皖、奉三系,直係軍閥頭子先後為馮國璋、曹琨、吳佩孚,皖系軍閥頭子為段祺瑞,奉系軍閥頭子為張作霖.各系的相同點:一是都由袁世凱的北洋軍分出來的;二是都投靠帝國主義,其中直系投靠英美帝國主義,皖、奉兩系均投靠日本帝國主義;三是它們之間既有矛盾,但在鎮壓人民革命時又互相勾結起來.直到1928年6月奉系北洋軍閥垮臺,歷時17年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才告結束,北洋軍閥也隨之覆滅.


踏沙成歌

要解釋北洋軍閥,必須先解釋北洋大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通商口岸增多。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設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稱北洋通商大臣,加“欽差”名義,按慣例由直隸總督兼任,管理直隸(今河北)、奉天(今遼寧)、山東三省通商、交涉事務,兼督海防和其他“洋務”。歷史上,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達28年,專辦清政府外交,興辦北洋海軍,經辦洋務,權力炙手可熱,他的繼任者袁世凱也同樣,以至於北洋大臣的地位遠高於同級的南洋大臣。 軍閥是指擁兵割據一方的軍人或軍人集團。北洋軍閥就是由袁世凱建立的封建軍閥集團。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歸北洋大臣節制。1901年,李鴻章死後,袁世凱繼任北洋大臣,所建軍隊稱為北洋軍。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就任大總統,進一步培植黨羽,擴大勢力,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權的軍事集團,是為北洋軍閥。 北洋軍閥統治中國,從1912年3月至1928年12月,長達16年之多。關於北洋政府的性質,尤其是它的階級屬性,史學界頗有爭議。 (1)封建專制政權。北洋軍閥是封建軍閥,北洋政府名為共和,實為專制,從廢除《臨時約法》到袁世凱復闢帝制,對內獨裁,對外賣國,北洋政府的本質與清政府並無二致。 (2)帶有買辦性的封建政權。北洋政府的社會基礎複雜,不僅有封建餘孽,而且有君主立憲派,其中還不乏帶買辦性的大商人。大資產階級。北洋軍閥各派分別投靠各帝國主義國家,成為各國在華代理人。 (3)帶有封建性的大資產階級政權。由於辛亥革命的偉大影響,推翻了清朝政府,不僅南京臨時政府頒佈了一系列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北洋政府也繼續推進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在民國初年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除了客觀的國際原因以外,與北洋政府的政策也不無關係。當然,由於北洋政府帶有嚴重的封建性,所以,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