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幾十個人守住北匈奴兩萬人圍攻一年是否是真事?

賈彩歌a1-jia

耿恭守疏勒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傳奇故事之一。這只是東漢王朝一場規模不大的戰鬥,而其表現出來的史詩般的英雄主義精神,足以光耀史冊,傳頌千秋。

  • 西域的危機

明帝永平十六年始,為打擊匈奴,東漢兩度進軍西域,以竇固為總司令,清剿匈奴在西域的軍事力量,並佔領咽喉之地車師。東漢在西域重設西域都護府,以陳睦為都護,留下兩支屯墾部隊,分別由耿恭與關寵擔任校尉的戊、已兵團,各有數百人。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東漢政府召回竇固遠征兵團後,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人集結數萬騎兵,欲一舉奪回車師。當時車師分為前國與後國,耿恭駐紮車師後國的金蒲城,關寵駐紮前國的柳中城。

三月,匈奴以兩萬之眾入侵車師後國,車師后王緊急向耿恭求援。耿恭派三百漢軍增援,寡不敵眾,全軍覆沒,車師后王也戰敗身亡。匈奴鐵騎長驅直入,直奔耿恭所在的金蒲城。此時耿恭只有區區幾百人,能否守得住金蒲城呢?

在東漢,耿氏是名門望族,出了許多偉大的將領。耿恭年輕時便志向高遠,足智多謀,史書稱他有“將帥之才”。面對兩萬匈奴騎兵,耿恭沒有自亂陣腳,他利用天降暴雨的良機,主動出機,偷襲匈奴兵營。匈奴人被打懵了,倉惶退兵。

考慮到金蒲城的守備條件不是很好,耿恭移師疏勒城,以做長期抗戰的準備。不過,面對匈奴人的絕對優勢的兵力,他仍顯力不從心。

  • 喋血疏勒城

七月,匈奴人捲土重來。左鹿蠡王兵臨疏勒城下,發動進攻,耿恭據險而守,雙方成對峙之局面。為困死漢軍,匈奴人想出厲害的一招,將流過疏勒城的河流截流改道。只要疏勒城內無水可飲,耿恭跟他的部隊將全軍覆沒!

原本清澈的小河干涸,耿恭憂心忡忡,全力在城內鑿井。幾天過去了,沒挖出一滴水。所有人都乾渴到了極點,已臨近生存的極限。為了生存,所有能喝的東西,不論味道如何,都得強迫自己喝,甚至從馬的糞便中榨取水汁來喝。耿恭親自挖井,挖到十五丈深,仍然不見水源!他仰天道:“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拔刀刺山,飛泉湧出;現今大漢國家強盛昌明,自有上蒼保佑,豈會是窮途末路!”他對井而拜,禱祝神明的佑護,拜完之後再挖。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一股清泉噴湧而出!

匈奴以截流困死耿恭的計劃破產。然而,西域之局勢已惡化,車師後國已淪陷,焉耆與龜茲國倒向匈奴,出兵進攻車師前國。西域都護府被攻破,陳睦殉職。匈奴大舉南下,包圍關寵駐守的柳中城。

恰在這年,漢明帝去世,漢章帝繼位。朝廷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政權的穩定上,救援西域一事,一而再地被推延。

匈奴完全控制車師前、後國後,又一次發動對疏勒的進攻。這是一次耗時達數月之久的圍城戰。耿恭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華,屢屢挫敗北匈奴與車師軍隊的進攻。車師軍隊只是在北匈奴的威逼下,勉強地加入戰鬥,並非真心與漢軍為敵,有時甚至偷偷地幫助耿恭。車師王后有漢人的血統,她暗中幫助耿恭,多次為耿恭提供情報,並提供糧食,這是疏勒城得以堅守的重要原因。

在缺糧的日子裡,耿恭與守軍只能煮皮革吃。把甲衣上的牛皮煮爛了充飢。吃完皮甲,就吃弓弩上的皮革。耿恭和他的部下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苦楚,頑強地生存下去。

對於耿恭的堅忍不拔,匈奴單于十分佩服,他派使節進入疏勒城,勸降耿恭。耿恭二話沒說,一刀結果使節的性命。匈奴單于咬牙切齒,調集更多的軍隊,發動更猛烈的進攻,但疏勒城依然巋然挺立。

秋去冬來,苦戰幾個月後,耿恭又遇到另一個大難題:軍隊沒有禦寒的衣服。必須派一個人去離疏勒城最近的敦煌郡,設法弄一批冬衣。耿恭把這個任務交了心腹範羌,範羌即刻啟程,穿越封鎖線,向敦煌進發。

  • 千里大營救

這時,東漢朝廷內部也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爭論。

漢章帝召開公卿會議,討論援救西域耿恭、關寵一事。司空第五倫以為國家新君初立,國事未定,不宜勞師遠征。司徒鮑昱挺身而出,反駁第五倫的謬論:“現在把別人置於危險之地,情勢緊急時卻要拋棄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試問日後匈奴犯塞寇邊,陛下將以何人為將呢?如今耿、關兩部人數都不足百人,而匈奴圍困久而不下,由是可知匈奴人的的戰鬥力不怎麼樣。陛下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率領二千人的精兵,晝夜兼程,前往拯救。北匈奴的部隊,久暴於野,已經疲憊不堪一戰,必定不敢戀戰。臣以為整個救援計劃,將在四十天內完成。”

鮑昱的建議得到壓倒性的支持。這年冬季,酒泉太守段彭、謁者王蒙、皇甫援率領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開始展開救援行動。前往敦煌籌集冬衣的耿恭部下範羌也隨著大軍一同出發。

次年正月(76年),七千人的援軍終於抵達柳中城。柳中城的衛戍司令關寵經過數月艱苦卓絕的守城戰,已經心力交瘁。當援軍終於到來時,關寵一病不起,死於軍中。漢軍大舉反攻,大破車師前軍,擊斃三千八百人,俘虜三千餘人,車師前國投降。

營救關寵一部的作戰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然而在營救耿恭一事上,軍隊內部又出現了分歧!遠征軍的副將王蒙認為漢軍經過千里行軍,又在交河城打了一場大仗,已經疲憊不堪。而耿恭的疏勒城仍然在數百里之外,而且音訊全無,不可貿然行動。

大家都沒有吭聲,救援耿恭,首先必須翻越白雪皚皚的天山,此時正是寒冷的正月,大雪滿山,有些地方的積雪,超過一丈,其行軍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仍有不輕言放棄者,一個強大的國家,不應該置英雄們的生死於不顧。耿恭的部將範羌泣血求援,全體戰士無不動容,紛紛要求追隨範羌前往疏勒城。段彭、王蒙諸將最後決定由範羌率領二千名戰士,翻越天山,前往疏勒城,救出耿恭餘部。

  • 十三勇士生還玉門關

範羌率二千名漢軍日夜兼程,克服了種種惡劣的環境,終於翻過白雪覆蓋的山脈。此時的疏勒城仍然在漢軍手中,只是數百人的守軍,只剩下二十六人。在堅守疏勒城的數百個日日夜夜裡,耿恭與他英勇的部隊在缺水、缺糧、缺衣的條件下,頂住數十倍於己的匈奴人無休止的進攻,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守城奇蹟。

更令匈奴人想不到的是,大漢軍隊竟然會為拯救區區幾十個人,冒著大雪,急行軍數百里,翻越巨大的山脈,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當範羌的援軍抵達疏勒城下,耿恭與其他二十五名勇士,與前來救援的戰士相互擁抱在一起,熱淚滿面,泣不成聲!城頭上“萬歲”的呼聲在不遠處的山谷間迴盪。無數個日夜,他們堅守著這彈丸之地,疏勒城在戰火的洗禮中已經千瘡百孔,但仍然堅強地屹立著。

次日,耿恭與他的二十五名士兵踏上的返鄉之程。可是戰鬥還沒有結束。匈奴單于派出騎兵跟蹤追擊。耿恭率領諸將士一邊還擊,一邊撤退。在成功地阻止匈奴騎兵後,翻越天山山脈,擺脫了敵人的堵截。

三月初,這支疲敝卻英勇的隊伍終於抵達漢帝國的邊關:玉門關。從疏勒城撤退的二十六名勇士,生還玉門關的,只有十三人。其餘十三人,均死於撤退的途中。

  • 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中郎將鄭眾親自在玉門關迎接英雄的歸來,為耿恭接風洗塵,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對這位渾身是膽、堅忍不拔的名將表現由衷欽佩。

曾出使匈奴不辱使命的鄭眾慨然上書皇帝,極力讚揚耿恭的功勳:“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給耿恭守疏勒城給予極高的評價,義薄雲天,與前漢的蘇武相交輝映。范曄評道:“餘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