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大决战:死的已剩不多了,能活过2018年就是最后的王者!

很少有一个行业,会像共享单车一样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经历了崛起到行业洗牌的过程。这个行业从2016年开始火爆发展,2017年一片萧条,到2018年仅剩几家共享单车企业死里逃生,顽强的探寻着生存之道。

共享单车大决战:死的已剩不多了,能活过2018年就是最后的王者!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共享单车企业主要有3家,分别是ofo小黄车、摩拜以及后起之秀哈罗单车。在经历过一次行业大洗牌之后,究竟这3家企业谁能坐上共享单车的王者之位,或将在2018年见分晓。

据卫士蓝高端猎头不完全统计,已死亡的共享单车企业不少于50家,大多都死于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难以存续。这一波企业是在不计成本,依靠烧钱抢占市场份额的路上倒下的,而ofo和摩拜作为这场烧钱大战的胜者,几乎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90%的份额,依旧过的不好。尤其是小黄车在拒绝与摩拜合并,坚持自主运营之后,基本每个月都会被爆出负面消息,让外界不得不质疑小黄车是不是要黄了?比如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ofo总部将进行大规模裁员;高管离职,海外事业部解散;挪用用户百亿押金等传言。

共享单车大决战:死的已剩不多了,能活过2018年就是最后的王者!

虽然ofo小黄车很快对这些传言进行了否认,还表示将对造谣、散布传言者进行法律追究,但是长期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的问题同样引人担忧。即使小黄车采取了强制用户充值,月卡恢复原价,取消多个城市支付宝免押金活动等运营措施,仍然让人怀疑共享单车这门生意到底赚不赚钱?就连小黄车推出的车身广告盈利模式,也在北京、上海等地受“禁止共享单车设置商业广告”的政策影响而不了了之。

而摩拜自从被美团收购以后,一直也没有大动作。直到近日在小黄车取消多个城市免押金活动之后,摩拜推出了全国百城免押金活动。但摩拜此次免押金活动主要针对二三线城市,似乎是冲着今年新崛起的哈罗单车而去。哈罗单车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和小黄车、摩拜瓜分领地的共享单车企业。它凭借着全国芝麻信用免押金这一张王牌,从3月份开始注册用户增幅达到了70%,日活跃数量渐渐逼近摩拜和小黄车,与摩拜、小黄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共享单车大决战:死的已剩不多了,能活过2018年就是最后的王者!

哈罗单车就像共享单车行业中杀出的一匹黑马,它的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哈罗单车背后有阿里巴巴不遗余力的提供资金支持,共享单车企业常见的资金链紧张问题对它来说是不存在的;第二,哈罗单车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它避开了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主要占据的一二线城市,而是从三四线城市和旅游景区共享单车细分市场入手。据了解,尤其是哈罗单车在景区投放的共享单车已经实现了盈利。

当摩拜与哈罗单车竞相开启免押金模式之后,刚刚取消免押金活动的小黄车倒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说共享单车行业疯狂烧钱和融资,红着眼抢占市场份额的燥热期已经结束,但是资金仍是影响企业能否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摩拜已经傍上了美团这棵资本大树,哈罗单车更是被成为“阿里的亲儿子”,ofo小黄车却因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已经得罪了滴滴系和阿里系两大资本方。在接下来的共享单车混战中,坚持自主发展的ofo小黄车明显处于劣势。当免押金已经成为共享单车企业拉拢用户的王牌时,你觉得小黄车也会投身其中吗?

共享单车大决战:死的已剩不多了,能活过2018年就是最后的王者!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共享单车这门生意是不是真的赚钱,只有企业自己知道。至少从他们对外公开的信息来看,是赚的。比如哈罗单车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已在200多个景区实现合作投放,并与景区实现了“双盈利”;再比如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称,6月份ofo小黄车已在百座城市实现了盈利,包括武汉、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以及诸多三线城市。

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2018年共享单车战争的关键期已经到了。现在是共享单车活跃的旺季,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比拼的就是精细化管理以及多渠道收入方式的探索了。同样都是免押金,骑行价格也相似,布局合理、受损率低、能够随时随地满足用户所需的共享单车企业更能吸引用户。有了用户资源,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第三方企业找上门来进行合作,从而实现更大的盈利。总而言之,得用户者得天下,得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