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一種很不值得一提的體驗,甚至在不少國家看來,中國人突然開始吃小龍蝦了反倒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兒。

儘管現在小龍蝦已經成了中國夜宵圈的絕對一哥,但只需將時鐘播回到30年之前,小龍蝦還處於一種人人喊打、無人問津的狀態。在九十年代末的水產圈裡,還時常能聽到關於“振興我國淡水螯蝦產業”的呼籲,在今天的幾個小龍蝦主產區,現在的蝦老闆(以及他們的父輩們)還對在稻田裡到處打洞的小龍蝦恨之入骨,而當時我國野外捕撈的數量有限的小龍蝦,還是主要以出口為主。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按理說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飛禽走獸咱們老祖宗什麼沒吃過啊,為啥小龍蝦卻一度這麼不受待見?其實細究起來也不難得出答案。淡水螯蝦這個大家庭總計有540種,但其中的七成分佈在北美,剩下的還有2成分佈在澳洲,偌大一個亞歐大陸,原生的淡水螯蝦只佔其中的1.5%。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原生分佈的淡水螯蝦統共就3種——東北蝲蛄,朝鮮蝲蛄,史氏蝲蛄,它們還都分佈在我國東北一帶。很長時間裡,在中原地區,這三種淡水螯蝦的存在感約等於0,大眾與它們的交集大多發生在中藥鋪裡:中醫認為,蝲蛄胃裡的結石(蝲蛄石)有止血,止瀉,利尿,強筋骨,可同樣有這種藥效的中藥材不要太多哦……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東北蝲蛄

1929年,今天我們最常見的克氏原螯蝦被引進到了南京和安徽滁縣一帶。至於引進的原因,至今還是眾說紛雲,不過什麼日本人引進用來處理戰爭屍體之類的顯然是無稽之談,1929年,南京還未被捲入到戰火之中,更不是日佔區;也有研究認為,引進克氏原螯蝦,是為了給牛蛙養殖業提供飼料,這種猜測也缺乏足夠的證據,牛蛙這種經濟蛙類登陸中國的最早記錄,發生在1935年的上海,當時的一家牛蛙養殖場從美國引進蛙種,但似乎養殖並不順利,此後的1958-1960年間,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多次引進牛蛙,都因為死亡率過高而告終。直到1961年,“老朋友”卡斯特羅向中國贈送了牛蛙種苗和技術,才開啟了中國牛蛙養殖的宏大序幕。

更有可能的一種猜測是,南京周邊的克氏原螯蝦,可能是從日本引進的(在當時,日本剛剛從美國引進了克氏原螯蝦的養殖技術),用來給南京周邊的本土水產養殖業做飼料。

由於出色的適應性、強悍的生殖能力,從南京為起點,小龍蝦在之後的歲月裡逐漸蔓延到全國各地,成為了令人頭疼的入侵生物,可儘管如此,中國人也並未立即對它產生食慾:理由簡單又直白——它能吃的部分太少了。一隻小龍蝦從頭到腳,蝦肉的比例只佔到總重的15%左右,同樣是蝦,南美白對蝦的出肉率基本都在65%以上,即便是吃起來特別費勁的大閘蟹,出肉率也有30——40%。

當然會有人提出不同的見解,認為我們不吃小龍蝦是因為它“髒”“喜歡鑽臭水溝”,但實際上小龍蝦進入中國的最初歲月裡,中國的工業化、農業化學化程度並不高,清潔的水質隨處可見。而且在乾淨的水質中小龍蝦生活的更加滋潤,而歐洲的部分研究表明,小龍蝦正是導致水質惡化的原因之一——由於成年小龍蝦趨向於植食性,它們對大型水生植物帶來很大威脅,導致水體的自淨能力下降而導致渾濁。

但放眼全球,對於淡水螯蝦的狂熱之風,可是呼嘯許久了。

在克氏原螯蝦的故鄉北美,人們食用淡水螯蝦的歷史久矣,而克氏原螯蝦正是最受追捧的一種。在美國南部各州自然水體中,分佈著大量的克氏原螯蝦,早在上世紀50年代,野外捕撈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大規模的克氏原螯蝦養殖業因此興起。

和中國人一樣,美國的克氏原螯蝦養殖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大體可以分為池塘散養和稻田養殖兩種。美國的小龍蝦重鎮路易斯安那州出產的小龍蝦中,有7成是通過開放型池塘散養的;稻米並非美洲的主食,所以在剩下的稻田養蝦模式中,有一些水塘中的水稻完全是用來給小龍蝦作飼料的,蝦農根本不會去收割水稻,這恐怕是和中國差異最大的地方。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路易斯安那的蝦稻混養田

美國人在吃蝦這件事上也表現出了足夠的懶勁兒,迄今為止,路易斯安那的小龍蝦產量中的一半還是以蝦仁兒的形式流入市場的,要知道,這可真是人工一個一個剝出來的,美帝的高人工成本我們都有所耳聞了,這也就導致他們的龍蝦產業成本高居不下,在中國龍蝦養殖業發展起來之後迅速衰敗,現在的美洲龍蝦市場上,來自中國的蝦仁兒越來越多。

當然美國人也不是隻吃蝦仁兒,鮮活小龍蝦在南部各州同樣深受歡迎,在一些地方還設有龍蝦節,但相比於費勁吧啦的去吃那15%的蝦肉,這些年來,軟殼克氏原螯蝦在北美市場更受歡迎。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我們知道,蝦蟹之類的生物的外殼會限制其個體增長,為了長大,它們就需要不斷地蛻殼,剛蛻殼的克氏原螯蝦,渾身都是軟軟的,而且外殼還未被外界水體汙染,非常乾淨,這個階段的克氏原螯蝦的可食用部分驟然升高到了90%以上!它的售價也飆升了10倍多。這些年來,美國許多蝦場相繼攻克了軟殼蝦的養殖難關,這也是美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小龍蝦品類。

在歐洲,人們所吃的淡水螯蝦種類更為多樣:擁有大量稻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從北美引進了克氏原螯蝦養殖技術;法國人恐怕是全世界淡水螯蝦養殖的先驅,他們從1880年開始養殖貴族螯蝦;東歐各國主要養殖和消費則是土耳其螯蝦。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土耳其螯蝦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貴族螯蝦

最為特殊的恐怕是瑞典人,在瑞典本土,也有貴族螯蝦的分佈:最晚在18世紀,瑞典王室和貴族就開始食用貴族螯蝦,這恐怕也是這種小龍蝦得名的來源,當這種風氣逐漸蔓延到民間的時候,淡水螯蝦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普通水產那麼簡單——在瑞典人看來,淡水螯蝦之於瑞典,就像大肘子之於德國、生鯡魚之於荷蘭、仰望星空之於不列顛(好吧這條劃去)一樣,是他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了。

這種飲食文化達到了何等嚴肅的程度呢?在瑞典,考究的小龍蝦烹調有著固定的搭配——蒔蘿,這種類似茴香的植物總是與小龍蝦成對出現,而當龍蝦和蒔蘿同煮之後,還要被浸泡在黑啤酒中2天之後才行,這樣考究的小龍蝦,還必須冷食。在瑞典人看來,吃龍蝦,是為了紀念夏季的離去,在每年八月的龍蝦季吃小龍蝦,和我們中國人中秋品蟹賞月頗有幾分相似。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浸泡冷卻中的貴族螯蝦

瑞典龍蝦季中的八月七號,男孩子都要跟隨父親捕捉龍蝦,以此鍛鍊男子漢的堅韌與勇氣,滿載而歸的孩童將在龍蝦晚宴上品味自己的勞動果實,並接受親人的祝福。遙想我們的近鄰日本,也會在男孩節給孩子懸掛鯉魚旗,能用一種動物代表對孩子的殷切希望,足可見它在文化中的地位了。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也正是出於對淡水螯蝦的喜愛,在八月龍蝦季之外,瑞典的小龍蝦是被嚴格保護的,但儘管如此,本國的小龍蝦資源還是難以為繼。在瑞典,人們也養殖貴族螯蝦,而且養殖條件極盡奢華——養殖池是模擬自然河流的長條形水渠,水渠中設有各種遮陰、躲避的設施,水體還帶有一定的流速,儘量模仿小龍蝦的自然生長環境。這成本嘛……

好在瑞典人也沒有那麼挑剔,除了貴族螯蝦,土耳其螯蝦、克氏原螯蝦他們也是來者不拒。或許是因為對小龍蝦的痴迷到了一定程度,亦或許是由於收入水平和物價確實高,同樣的小龍蝦,在瑞典市場總比其他國家要貴好幾倍:以2007年為例,鮮活的貴族螯蝦在瑞典可以賣到100美元/KG,是法國市場上的額3倍!而我們吃的克氏原螯蝦蝦仁兒,在法國只需3美元/KG,運到瑞典,就直接攀升到11美元!不僅許多法、葡、西蝦農願意把自己養的蝦送入瑞典市場,甚至連非洲的肯尼亞都在70年代開始養殖小龍蝦出口創匯。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從蒔蘿的搭配來看,這一盤小龍蝦最終會被端上瑞典人的餐桌,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其實是克氏原螯蝦(而非瑞典人最初吃的貴族螯蝦)

與這些傳統蝦痴相比,我們中國人對於小龍蝦的喜愛,的確來的晚了一些,不過,大吃貨國的實力還是很驚人的。90年代初,錢袋子逐漸鼓起來的中國人,自然想盡辦法充實自己的菜籃子,小龍蝦和許多其他生僻食材一樣,被端上了中國人的餐桌,從最早的江蘇盱眙,到後來的湖北潛江,不少地方政府開始推動小龍蝦特種養殖,最終在今天形成湖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南5大主產區,年產量超85萬噸,在2004年,我們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淡水螯蝦第一生產國、消費國,而到了今天,僅湖北一省的產量,就佔了全球產量的一小半……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我們很難追索小龍蝦在中國的這場華麗蛻變的起點,但幾乎可以判斷,這是一次典型的消費拉動生產的變革——在我們國內,小龍蝦產業的大頭在消費端,每年產值超過800億元,而真正的生產層面,只有500億左右,說人話就是——市場爆紅了,消費者胃口大了,才刺激了養殖戶去擴大養殖規模。在農產品層面,這樣的例子非常少見。國內的小龍蝦價格暴漲,其實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產業結構——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養殖的規模還是不能滿足要求,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從養殖層面,也能看出國內小龍蝦的火爆,最近幾年,陸續有水產巨頭參與到小龍蝦行業中,而個人投資者投身其中的就更多了,去年在合肥舉辦了一次小龍蝦論壇,幾天的論壇剛一結束,主持會議的主持人就轉行去養龍蝦去了……

而盱眙、潛江的成功,自然也被更多地區期待著複製。在廣東廉江,已經形成了很有規模的紅螯螯蝦養殖產業,這種來自澳大利亞的淡水螯蝦,比克氏原螯蝦個頭更大一些,之前,它只是中國水族愛好者眼中的“澳龍”“澳洲藍魔”,估計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在餐桌上用舌尖更進一步的認識它。

外國人吃小龍蝦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小龍蝦在國外也那麼火爆嗎?

可以看到,淡水螯蝦的環球歷程,從不同的起點出發,融入了不同的文明,反過來,它甚至成為了文明的一部分。其實,許多我們今天司空見慣的食材,都有這樣精彩的背後故事,而如果我們對它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舌尖,未免太過草率,也就很容易產生“外國人不吃小龍蝦”這樣的誤會。

餐桌上的物種從何而來,又因何而來,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幾天之後,我將試圖通過知乎Live的方式,帶大家一起,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認識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物種,以及它們背後的小故事,在此權當預告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