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章惇去世多年,卻還被南宋皇帝追貶,他究竟怎麼了

章惇是宋哲宗時期的宰相,曾經獨相七年。章惇在七年裡,雖然獨斷專行,但是也有三勝西夏,安定吐蕃等大功勞,經濟上也有一定的發展。但是,宋高宗為什麼卻要把死去多年的他,追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追貶他以後,為什麼又“海內稱快”呢?

北宋宰相章惇去世多年,卻還被南宋皇帝追貶,他究竟怎麼了

(章惇)

宋高宗南渡以後,雖然他在臨安稱帝,穩定了局勢。但是,宋高宗面臨一個巨大的棘手的問題,也就是“靖康之恥”的責任究竟由誰來負?當時民間廣為流傳的是,宋高宗的爹宋徽宗荒淫無道,貪圖享樂,因此才造成金兵大舉南下,侵吞了宋朝的半壁江山。

宋高宗當然不能讓民間的這種思想成為主流。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種思想成為主流,便意味著宋徽宗,乃至趙宋皇家要對這件事負責任。如果大家都覺得趙宋皇家要對這件事負責任,誰還擁護趙宋王朝呢?沒有人擁護,新興的南宋偏安朝廷,還能保得住嗎?

所以,聰明的宋高宗明白,必須要找人來頂罪。

宋高宗最早找到的是宋徽宗時期的“六賊”。也就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六個奸臣。認為是他們把好好的一個宋徽宗帶壞了。若沒有他們,宋徽宗一定是一個勵精圖治的人,現在的宋朝還是國富民強,胡人不敢南窺。

北宋宰相章惇去世多年,卻還被南宋皇帝追貶,他究竟怎麼了

(宋高宗劇照)

但是,這也沒有解決問題啊。就算宋徽宗是被“六賊”帶壞的,畢竟他也壞了,“親賢臣,遠小人”,一個皇帝如果反過來,“親小人,遠賢臣”,那這個皇帝就是昏庸的皇帝。

而且,還有一個怎麼也避不開的問題。就是當年宋哲宗去世後,因為宋哲宗沒有兒子,當時向太后想立端王為皇帝。當時章惇明確表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但是向太后不聽他的,堅決立了端王,也就是宋徽宗。宋徽宗上臺後,立刻把章惇貶到海南島,結果章惇死在那裡。

而“靖康之恥”發生後,人們不禁想到,章惇當年說的話,是不是正確的呢?如果當年沒有立端王,是不是就沒有後來的“靖康之恥”了呢?

宋高宗需要做的,就是證明章惇說的話不正確。怎麼證明呢?

宋高宗做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就是重修《神宗實錄》。

北宋宰相章惇去世多年,卻還被南宋皇帝追貶,他究竟怎麼了

(王安石變法)

其實,《神宗實錄》最早是在宋神宗去世後的元祐年間,由黃庭堅主持修訂的。當時,由於高太后不滿自己的兒子的熙寧變法,因此所修的《神宗實錄》,對宋神宗的變法多有批評。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以後,要改變祖母的政策,沿襲他爹的政策,於是又對《神宗實錄》進行了一次修改。主持修改的人,就是章惇。

這一次,宋高宗又對《神宗實錄》進行了第三次修改。他這次修改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北宋亡國的根源,安在王安石身上。正是因為王安石變法,好端端的一個北宋朝廷才變壞了。

宋高宗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王安石變法亂了朝廷,雖然經過高太后與元祐黨人的撥亂反正,但是以章惇為首的人,又改為繼續推行王安石的熙寧新政。後來宋徽宗上臺後,本來再一次撥亂反正,建中靖國,但是後來“六賊”又受到王安石、章惇等人的蠱惑,攛掇宋徽宗繼續執行新政,所以最後,國家才大亂,金國才入侵。

既然如此,王安石、章惇等很多人,就應該負責任,應該受追貶了。

宋高宗把罪過轉移到章惇等人身上,在皇權社會里,大家都覺得這實在太有道理了。再加上章惇確實也打擊了不少人,所以,自然就“海內稱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