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范文:永恒的偏差

2018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范文:永恒的偏差

从幸存下来的战机身上,去寻找飞机被击毁的原因,现在看起来,经沃德这么一力排众议,我们都知道是错的了。但这个缘木求鱼的故事我们却笑不起来,因为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就拿学生作文来说吧。布置一个“顺境·逆境·人才”的作文,学生作文的观点几乎清一色的是逆境更能让人成才。理由嘛,逆境能激励斗志,逆境能激发潜能;例子呢,更是史不绝书。顺境则成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纨绔子弟也比比皆是。因为这些例子具有特殊的意义,更容易在文字记载中“幸存”下来,于是又造成了一个“幸存者的偏差”。而这样写的作文,只要文理可观,常常被奉作范文。幸而大家还保留了基于常情常理的理智,尽管都渴望成才,却并不真的渴望逆境降临到自己身上;而这样写文章,原本只是要个好分数而已。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沉浸在这种作文的励志氛围里,也并没破坏欣赏好文章的心情。

常情常理有时足以解惑,但这毕竟是一种惯性思维,面对那些不在我们视野之内“幸存”的事物,一般的揆情度理,有时还真的妨碍了我们去获得新的认识,这样的例子也举不胜举。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了,一般认为,大数据能提供我们视野之外的大量真实客观的数据,通过有效分析,能最大限度地让那些我们以前没认识到的规律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避免了片面和偏差。但是,且慢乐观,先听听科学家们编的一个大数据时代的猪的故事。

这是一只充满智慧的猪了。它能根据自己的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午餐都是免费的。为了避免偏差,它还去统计了整个养猪场的情况,没错,无一例外。它甚至还进行了推断,天下所有的养猪场都不会有猪要去刷支付宝才能领到午餐。但是,统计了n次午餐,它却无法保证在n次午餐之后还是免费的,它也不能理解这免费午餐背后的逻辑,直到进了屠宰场。

而人类在认知上面临的困境,原本和这只“智猪”无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好在人类始终保持了一种顽强的向真理靠拢姿态。牛顿就发现了人们原先看不见的三原色,计算出了人类无感的万有引力。也许,后来爱因斯坦会这样对牛顿说:你咋就不知道钟慢尽缩呢?你咋就不知道时空弯曲呢?人的认识在不断地进步,这毕竟是人类感到自豪的事情。只是还得当心,也许上帝正在某个11维的空间里,对着爱因斯坦们露出一脸的不屑:你来这里试试!也许阎王还在十八层地狱里,正对着上帝冷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