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能滅太平軍,為什麼滅不了捻軍?

於無聲處34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捻軍的特點,二是湘軍的特點。

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湘軍對付太平天國戰績還不錯,對付捻軍就不行了,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清廷撤換曾國藩,換上李鴻章的淮軍,很快就能把捻軍鎮壓下去。

捻軍和太平軍算同路人,也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但是並不接受太平天國的命令。不過,在太平天國還在的時候,捻軍和太平天國之間在戰略上還是可以相互策應的,至少太平軍攻城略地,建政立國,對捻軍能夠發展壯大起來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太平天國的目標是消滅清朝,建立政權,所以太平軍的軍事行動都是服務於一個基本的目標的,也就是攻城略地,佔領地盤。在天京建立政權後,軍事行動主要的依然是這個目標,後期主要是打破清軍的圍堵,保衛自己的根據地。


捻軍則和太平軍相反,不以建立根據地和政權為目標,始終保持著比較高的流動性,打仗以獲取物資為目標。所以捻軍的作戰方式是典型的帶有游擊戰特點的方式,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有機會撈一把就撈一把,一看要打硬仗可能損失比較大,就會主動轉移。

湘軍的武器裝備是建立在比較早期的熱兵器的基礎上的,比如火炮,技術比較初級,移動起來很不方便。

所以在面對太平軍的時候,湘軍可以採取以守為攻的戰術,就是不斷的建立堡壘線,層層推進,穩紮穩打,雖然在戰略上湘軍是進攻,但是在戰術上經常是湘軍在防禦。


也是因此,有太平軍在內線吸引清軍主力,捻軍就可以在豫蘇魯皖幾省的廣大平原地區大踏步的前進,大踏步的後退,尋找戰機,這就相當於是在外線作戰。所以說,太平天國的存在並持續抵抗是捻軍能夠存在的前提。

太平天國滅亡,內線主戰場沒有了,捻軍就變成了清軍的主演目標,但是捻軍依然堅持以前的尋找風格。好在曾國藩的湘軍也還是老一套,還是用到處建立堡壘據點,試圖把捻軍堵在一個區域內,再逐步縮小包圍圈,進而消滅之。

捻軍比較聰明的地方也在於,每次湘軍的堡壘線建立起來之前,捻軍就會主動出擊,打破湘軍的企圖,跳到圈外去。所以湘軍圍剿捻軍好幾年,勞而無功。

淮軍相比湘軍,優勢在於輕武器比較多,所以機動性比湘軍高很多。所以淮軍在圍堵的同時,也可以用主力部隊追擊,驅趕壓迫捻軍,最後將捻軍壓縮在一個小範圍內消滅。


蕭武

捻軍是與天平天國同期的另外一股反清力量,1853年起源於淮北,“捻”是淮北方言,捻紙是最常用的說法,類似於普通話中的捲紙,但也有差別,捻更多是用手指頭,比卷更精緻。“捻”在蘇北一些地方還有地域概念,一個捻子代表一個地方,所以捻軍有明顯的家族地域色彩。

捻軍早期首領叫做張洛行,人稱:沃王,這個頭銜是洪秀全給的,捻軍興起後,由於勢單力孤加之組織結構較為鬆散,張洛行一直打算向太平天國靠攏,大樹底下好乘涼。太平天國也樂得多這樣一個盟友,所以給捻軍批發了不少名號。但雙方的關係一直建立在:聽封不聽調這個階段,封號可以有,讓我幹活另當別論。

從1853年起事,張洛行就帶著兄弟們在豫、皖、蘇、魯等地打游擊,利用清廷全力對付天平天國的空檔活的優哉遊哉,但1862年太平天國安慶失陷以後,形勢急轉直下,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縣城),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後張洛行時代,捻軍並沒有就此衰落,以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為首的捻軍繼續執行遊擊路線,尤其是1865年捻軍在山東曹州設伏,擊殺清軍主帥僧格林沁,舉國震驚。

曾國藩在攻破天京以後,一直處於養老狀態,一來清廷擔憂湘軍勢大,影響國本,逼迫他裁軍,二來捻軍活躍在北方,清廷不允許湘軍北上,避免有不臣之心。但僧格林沁死後清廷徹底亂了手腳,立刻責令曾國藩增兵助剿,一定要把捻軍剷除。

但對付太平天國十分厲害的曾國藩卻在捻軍身上吃了大虧,被捻軍打的焦頭爛額,搞得慈禧太后都十分納悶:難道曾國藩不行了?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曾國藩,曾是個讀書人,並非兵法大家,他用兵的原則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簡單點說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招對付天平天國屢試不爽,主要原因在於太平天國有固定根據地,雙方寸土不讓,自然可以一城一地前進,但捻軍是一群流寇,以騎兵為主,根本不和你搞什麼陣地戰,人家講究來得快去得快,以奔襲為主,也沒有根據地,和唐朝末年的黃巢有幾分類似,但騎兵更多,機動性更強。而曾國藩沒有騎兵,加上戰法落後,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一來二去,清廷對曾國藩也失去了耐心,而更加會打仗的左宗棠和李鴻章由此得到重用,捻軍後來分兵為東捻和西捻,東捻被李鴻章搞定,西捻被左宗棠搞定,1868年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先後戰死,捻軍徹底失敗。

PS:日慕君老家蘇北,捻軍魯王任化邦就戰死在我們那裡,縣誌有專門記載,其中一篇就叫做:魯王上馬!所以對捻軍一直有興趣,歡迎大家討論。



日慕鄉關

曾國藩奉旨剿捻,因上湘軍大部己裁,曾國藩不得不倚重李鴻章的淮軍,而李鴻章的淮軍是曾國藩為弟子從長計議,上疏朝延保留下來的。李鴻章將淮軍視為命根子,有兵即有權,有權就有官,為了青雲直上,李鴻章那怕對大力栽培自己的恩師,也不肯放權。

軍隊調至前線,名義歸曾國藩指揮,可李鴻章卻一直暗中遙控干預,所有行動須經他認可。曾國藩無法調度,經常貽誤軍機,弄得他勞而無功,受到彈劾和廷旨嚴責。於是,曾國藩極力讓賢,奏請李鴻章接任。李鴻章從曾國藩手中接過剿捻大任,遵循曾原來制定的戰爭方略,很快取得一舉蕩平捻軍的決定性勝利。

李鴻章此事做的太不厚道了!一個對自己恩師都使絆子,私念如斯大的,俗話,丞相肚子能撐船。居然還當上了丞府!


蓉兒376

1864年8月湘軍攻陷了太平天國都城天京,東南的太平天國運動終於被平定。但北方的捻軍勢頭仍然很盛,清廷原不打算啟用曾國藩平捻,不料名將僧格林沁卻在與捻軍的戰事中隕命,這下子,清廷只有讓曾國藩再度出山,令其節制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清軍圍剿捻軍。但出人意料的是曾國藩也被捻軍搞的焦頭爛額,他對付太平軍的戰術對捻軍完全失效。

原因嘛跟曾國藩的戰術有很大關係。曾氏打仗有六字訣,即:結硬寨,打呆戰。就是先鞏固好自已的營寨,保證好自身的安全,然後再談進攻。曾國藩打仗非常注意挖溝,防禦時挖溝,進攻時也挖溝,,這是保證自已軍隊安全,也為了防止敵人逃跑。打呆仗就是一城一城的推進,鞏固好自已的後方。曾國藩就是用這六字訣同石達開,李秀成等人反覆較量最終攻克南京城。這辦法對付太平軍管用,因為太平天國再爛也是一個有組織的政權,而捻軍就大同了。捻軍沒有穩定的後方,習慣流動作戰,而且幾乎不與清軍硬碰硬的較量。這讓曾國藩撓頭了,對付這種游擊戰術,文正公的六字訣不管用了。

曾國藩命令各路清軍圍堵捻軍,但是埝軍都是騎兵部隊,機動性強,而清軍沒那麼多騎兵,幾次圍堵都讓捻軍鑽隙突圍而去,曾國藩也是無可奈和。

沒想到捻軍的一支突騎繞過了河北諸路官軍,突然出現在盧溝橋上,當時北京城告急,全城封閉,似乎捻軍有直搗黃龍之勢。事後證明這支捻軍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他們根本沒有攻城能力,北京城虛驚一場。

此事過後清廷免除了曾國藩節制北方諸省軍務的任命,他的平叛事業也終於走到了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