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5月16日,天津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发布,大幅放宽落户条件、自主选择落户地点、简化落户办理程序等利好消息引起了极大关注。近日,市人社部门就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有关问题做出解答。

1

天津为何要出台人才落户新政?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立足“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大力集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我市出台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其中,围绕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创业型和急需型人才的引进,明确了新的落户政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此轮我市出台的人才落户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聚集各类急需人才,提高创造力、竞争力,提供政策保障。

2

天津人才落户新政有哪些亮点?

答:结合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工作的规律,此轮实施的人才落户新政,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领域。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此轮人才落户政策,重点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基础性、实用型人才的急需,适当降低年龄限制,放宽落户条件,优化审批流程,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所需的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二是聚焦企业家说了算。此轮实施的人才落户新政,突出市场导向,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着力体现引进人才由企业家说了算的特点。政策明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企业急需的人才,由企业家确定人才条件、提出人才名单,政府照单全收。

三是聚焦高技能人才。天津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是中央赋予天津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这一责任,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更需要聚集大批有技能、有经验的“能工巧匠”。此轮人才落户新政,重点放宽了技能型人才落户的限制条件,形成了支持引进高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

3

无房无工作单位人员来津落户,为何需要提交个人档案?

答:此轮人才落户新政,目的在于支持有意来津真正参与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愿意在津脚踏实地创新创业的人员,而不是借落户之机,单纯挂靠户籍,或为子女获得参加高考资格、买房炒房的各类其他人员。

要合理界定引进的是否是我市真正所需的人员,确保杜绝“户口空挂”、“暗度陈仓”等现象的发生,必须严格实行落档才能落户的规定。

4

为何在北方人才市场设立集体户口?

答: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区域性人才市场,基础条件好、服务设施优,在流动人员人才集体户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此次在北方人才市场设立无自有住房、无工作单位人员的人才集体户,目的是为无房、无工作单位的来津人员提供落户中转,提供档案核验、存取等优质高效服务。

同时,由于北方人才市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辐射广泛等有利条件,在临时落户人员购买自住用房或落实工作单位后,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办理户口迁移和档案提取。

5

在津无就业单位人员如何办理存档及落户手续?

答:《天津市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无就业单位的来津人才,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才集体户落户并存档”。具体办理程序为:

1.申请人到各区行政许可中心联审窗口或北方人才市场指定窗口领取《委托存档商调函》,并到各区行政许可中心联审窗口提交落户申报材料,联审窗口预审合格的,出具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公安、人社、教育部门联审人员签字)。


2.申请人持《委托存档商调函》和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回原籍提取本人档案,到北方人才市场办理存档手续。北方人才市场核验合格后,开具存档证明。


3.申请人本人持存档证明和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到拟落户区行政许可中心联审窗口办理准迁手续。

重磅|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重磅|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见闻:凌晨两点,行政许可中心大厅突然掌声响起

5月19日,是落户新政实施的首个周末,凌晨两点钟,正当大多数人处于熟睡状态时,位于洞庭路20号的河西区行政许可中心却灯火通明,本该安静的办事大厅竟然响起了一阵持久的掌声。十多个小时里,大厅里一共响起过三次掌声。

截至5月19日23时,河西区共受理落户申请1238人次,发放准迁证494张。

全力以赴服务“海河英才”

“您的材料齐全,请到那边排队按顺序等候办理。”在河西区行政许可中心大厅一进门,有一排临时摆放的桌椅,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姜伟和他的临时搭档们按照分工对前来办理落户的申请人进行申报材料的初审,核对无误后,申请人便可进入下一个办理环节等候。

自5月17日上午开始,随着落户申请人的陆续到来,河西区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的联办机制正式启动,由公安、人社、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新团队以“花最短的时间办结,让每一位申请人满意”为原则,先于其他区开展了办理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也让首批申请人顺利拿到了准迁证。

办理之初,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够透彻,不少申请人在材料未带齐的情况下来到了办事大厅,也出现过大批申请人从其他区“转场”河西的情况,一时间造成了人数的剧增。为应对这一状况,河西区相关部门对工作预案进行了完善和细化,接待标准再行提高、服务力度再度加码。本应负责“后勤保障”的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在现场“变身”为政策宣讲员;公安、人社、教育三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时不时出现在办事大厅,接待落户申请人的各类咨询;陈塘科技商务区管委会则增派安保、服务人员,维护着大厅内部的环境秩序;在行政许可大厅入口不远处,公安河西分局从各派出所抽调的干警担负起外围的安保任务。

落户申请人来一拨、走一拨,从惴惴不安的来,再到开心满意的走,除去排队等候的时间,大约十几分钟就能顺利拿到准迁证。对于工作团队的成员而言,下班时间仍是未知数,到19日晚上,他们大多已经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高强度工作,打破了生活规律,顾不上喝水,来不及吃饭,工作团队的多位成员出现了感冒、腹泻等不适症状,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始终因职责而坚守着。从初审岗轮转到复审岗,从“后勤保障”到政策宣讲员,从指导业务到直接操作,人社局的姜伟、区行政审批局的侯宝萍、公安社会治安防范支队的张宏刚、刘春江……以他们为代表的百余人工作团队正在全力以赴为“海河英才”落户河西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小板凳彰显大情怀

重磅|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大家累了在原地坐下休息一下,数量不多,请大家谅解。”由于人数激增,办事大厅在门前的走廊专门划定了等候区,大多数落户申请人担心过号没有选择在大厅常设的休息区等候,而是一直站在队列里。见此情景,区行政审批局当即购置了60张小板凳,送到申请人身边。“谢谢你们,想得太周到了!”60张板凳的出现,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有人称赞叫好,有人则鼓起了掌,办事大厅一片沸腾。

其实,在新政落地的第一时间,区行政审批局就作出了快速反应,首先是将尚未启用的网上审批服务大厅开辟为“‘海河英才’引进落户办事大厅”,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添置了足够数量的电脑设备,以最快的速度架设了网络专线并进行了多次调试,确保了大厅的如期交付使用。”正因如此,河西成为全市率先开展落户服务的城区,累计落户数量也位居全市前列。

关注大厅内办事人员动态的同时,工作人员也时刻关注着外围等候人群的实时状况。当晚19时左右,大厅工作人员来到外围等候区:“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我们的申请人当中有两名孕妇,能否让她们优先办理?”原来,在维持秩序时,公安民警已经把外面的实时情况传回到了办事大厅。在得到大家同意后,工作人员立即开启了绿色通道。工作在河西,住在西青的黑龙江人毕静怀孕9个月,被优先安排办理业务并顺利拿到准迁证时,她的眼眶湿润了,陪她前来的丈夫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想都没想到这里会开设绿色通道,比原先预计的时间至少提前了至少2个半小时,感谢工作人员,也谢谢为我让出绿 色通道的其他申请人。”这时,大厅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据了解,从首日开始,河西已先后多次开启绿色通道,为有特殊困难的落户申请人提供了便利。

以“首善”标准强担当争作为

重磅|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海河英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西区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高标准为申请人提供周到的服务。

• end •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文化中心B座7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