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中國貨幣政策糾偏正在進行時?

鈕文新:中國貨幣政策糾偏正在進行時?

6月1日,中國央行宣佈,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將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納入MLF擔保品範圍。如果我們不考慮結構性問題,這次MLF擔保品擴容,實際預示著中央銀行將加大MLF操作,加大本國資產收購,從而釋放更多的“真實有效的基礎貨幣”。

當然,我們不排斥央行對貨幣供給的結構性引導,比如“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並促進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但核心和關鍵是要從總量角度“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加大中國本土資產購買力度,並以此釋放“真實有效的基礎貨幣”是不是意味著貨幣寬鬆?我們認為,這僅僅是為了“修正過去真實有效基礎貨幣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儘管這樣的修正會使中國市場流動性顯得比過去相對“舒適”,但依然沒有偏離穩健中性範疇。我們認為,央行正傾向“在穩健中性的政策區間裡,偏向從寬取值”,也實際就是我們一直期待並呼籲的“中性略偏寬鬆”的貨幣操作過程。

鈕文新:中國貨幣政策糾偏正在進行時?

“中性略偏寬鬆”的貨幣操作應當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基礎貨幣在數量上略有增加,比如4月25日“以降準對沖MLF之後略微多投放4000億元基礎貨幣”;其二是加大以長期基礎貨幣置換短期基礎貨幣——“收短放長”力度,比如用“1年期MLF置換半年期MLF”,用“釋放法定存款準備金置換1年期MLF”等等;其三是央行更多地關注長期利率,隨著1年期MLF操作數量和頻率的增加,央行會自然而然更多關注1年期利率變化,而相對減少7天期利率關注。

毫無疑問,上述貨幣操作我們期盼已久,股市同樣期盼已久。我們始終堅持認為,“經濟高質量”首先要有“金融高質量”,那什麼樣金融才是高質量?對應於中國經濟實業為本的基本特徵,金融高質量的表達應當體現為:資本金融為主,貨幣金融為輔;股權金融為主,債務金融為輔。

要實現中國金融如此這般的質量提高,中央銀行是關鍵。比如我們一再呼籲:“去除利率雙軌制”,還給商業銀行以公平的存款競爭環境,並藉此壓縮貨幣投機規模、提高資本金融規模。這實際不僅是為了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同時也是為了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更是為了制止銀行資金來源短期化和股市儲水池枯竭的共振效應——中國金融整體短期化、高槓杆化,不僅誘發超大規模的貨幣投機、空轉套利,而且它們合一起來,必將導致整個經濟“借新還舊的週轉速度不斷加快”,而週轉速度過快本身就意味著高槓杆。

鈕文新:中國貨幣政策糾偏正在進行時?

當然,我們已經聽到央行行長易剛的表態,他在博鰲論壇上指出:要實現中國利率“雙軌合一”,並配以多種手段實現“漂亮地去槓桿”。在我們看來,中央銀行以上這些技術動作疊加的結果,降低中國金融槓桿必將見到真實成效。但現在,“利率雙軌合一”的改革進度還比較緩慢,以貨幣市場基金為代表的、各類從事貨幣投機套利的資金規模還在不斷上漲。因此,我們看到央行和證監會開始不斷規範貨幣市場基金的行為,不斷收緊貨幣市場基金的交易條件,我們認為,這是優化中國金融市場期限結構,推動資本市場良性發育的關鍵性動作。預計,未來以“資本金融為主、貨幣金融為輔;股權金融為主、債務金融為輔”為準繩,引導中國金融走向高質量的動作會越發頻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