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出征的北伐军为何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而不打其他军阀?

程路峰

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简称“李白”,二人击败了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统一了广西,成为了新桂系。李白二人加入了广州的国民政府,所属军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冯玉祥早年是直系将军,后来从直系脱离出来,自成一系,组建了国民联军,后来加入国民政府,成为国民革命军。阎锡山、

杨森、刘湘则依附当时的北洋军阀,算不上北洋军阀的嫡系。

北伐刚开始的时候北伐军只有十万人,其北伐的对象为直系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的张作霖,这三人才是北洋军阀的嫡系,每人都手握几十万的重兵。白崇禧号称“小诸葛”,他就制定了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的策略。白崇禧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吴佩孚号称“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其主要的势力还是在长江沿线,即湖南、湖北,而且同属直系的孙传芳和吴佩孚还有矛盾。杨森当时是依附吴佩孚的,当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杨森立马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所属军队被改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同样,阎锡山在北伐军取得胜利之后,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阎锡山没出多大的力,就将北平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北伐军当时的实力相对于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大北洋军阀是比较弱小的,只能采取利用他们军阀之间的矛盾,团结一个,消灭一个的策略。北伐军也只能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然后在北上去消灭东北的奉系。


历史军魂

这个问题有意思。提问者本身是想中国有那么多军阀,比如还有四川二刘、青宁两马、山西的阎老西、云南的龙云等,那么为什么非要对着这三位?

北伐一开始,确实把目标对着这三位,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当时,广东政府内部对这三位有不同看法,提出的口号是“消灭吴佩孚,团结孙传芳,妥协张作霖”。很明显,对这三位的态度是不同的。

先来看,北伐为什么把吴佩孚定为首要目标?

吴佩孚必须消灭,这是国民革命的底线。原因有三:第一,吴佩孚控制的湖南挡在广东政府门口,几次北伐都被挡在湖南。所以,你吴秀才占领湖南,便是原罪,这就是我要打你的理由。第二,吴佩孚在北方攻击冯玉祥,在湖南进攻唐生智,而冯、唐都是广东政府的盟友,唐还直接派人到广东求援。为了南北这两个盟友,广东政府也要消灭吴秀才。第三,早在二次直奉大战开始前,孙总理就和张作霖,卢永详组成反直三角联盟,目标直指吴佩孚(当时正踌躇满志准备武力一统天下),现在可以说是新仇旧恨一起算。所以,首选打击目标是吴秀才,一点都不奇怪。

再来看,北伐为什么要“团结”孙传芳?

孙传芳是直系后起之秀,兵强马壮,粮弹充足,当时占领东南五省,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军事力量,经济实力都很不错,加上他和广东政府没什么仇恨,又刚打了一场驱奉战役,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奉军。因此,在广东政府眼里,这个孙馨帅是属于可以争取过来的。

最后,来看北伐为什么要“妥协”张作霖?

张作霖是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军阀,没有之一,基本统治了半个中国。对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当时还算弱小的广东政府无力与之正面交锋。当时,广东加上广西全部兵力不到10万,而奉军明面上就有将近40万军队。广东方面已经和吴佩孚撕破脸,同时孙传芳敌友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得罪奉系,实在不明智。饭要一口一口吃,还不到和奉系翻脸的时候。所以,妥协张作霖在当时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完当时的形势,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北伐前,会针对这三位提出口号和政策,而不管其他人?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三位都是老北洋。吴佩孚曾是老北洋第3师师长,孙传芳是第2师师长,张作霖是第27师师长。北伐的目标是北洋军阀,所以,三位首当其冲。

第二,吴、孙、张三位在全国各大军阀中实力最强,并且有统一中国的实力和野心。从威胁论角度说,打击他们三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这三位都被拿下,其他军阀也就不在话下了。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因为其他能阻挡北伐军的北洋军阀在北洋军阀们自己的内战中都被消灭了。

从袁世凯建立北洋军之后,北洋大致分为两大派系:直系和皖系。而张作霖的奉系只能算旁支。

所谓皖系还真不是说领军将领都是安徽人,而是这个派系的首领是安徽人段祺瑞,说实话,段祺瑞和后来的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甚至蒋介石都不一样,他不单纯的依靠军队,或者说他还真没有东北军之于张作霖、中央军之于蒋介石、北洋第三师之于吴佩孚那样的嫡系部队,他更多是靠他主政北洋政府中央以及多年以来在北洋系统内的威望。

可以说段祺瑞还算是旧中国最后一个政治家色彩比较浓厚的军阀。

当然,皖系最后被直系打垮原因也在于此:和军队关系没有直系紧密。

说完皖系再说直系,直系第一代大佬是冯国璋,他和段祺瑞很像,他们都是做官而不是做军阀,所以段祺瑞凭借政治手腕屡次战胜冯国璋。

但是等曹锟和吴佩孚上台就不一样了,他们和军队的关系比段祺瑞可紧密多了,说实话,老说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北洋要到曹锟和吴佩孚、张作霖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北洋军阀。

直皖大战以直系胜利而告终,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忠于皖系的北洋军阀或被消灭,或被架空,或被迫下野,总之北洋军阀数量在直皖大战过后已经大大减少了。

而这个时候不被直皖放在眼睛里的张作霖已经悄然在日本人帮助下完成了东北的“一统”,紧接着就是直奉争霸。

两次直奉战争的结果就是北洋嫡系被旁支彻底打垮,直系最核心武力,号称天下第一的北洋第三师完全被打垮。

这个时候孙传芳都还没有出现呢。

张作霖打垮曹锟和孙传芳后志得意满,还任命杨宇霆做江苏督军(直接导致郭松龄反奉),但是奉军军纪实在太坏,具体不展开,总而言之,惹恼了孙传芳,起兵驱逐了奉军。

也就是说1925年孙传芳才登上历史舞台,别看孙传芳号称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其实军队势力很差,毕竟之前才是旅长。军队军服都破破烂烂,被称为“渔网装”。

而奉系这边刚好也经历了郭松龄反奉事件,奉系新军元气大伤。

也就是说等到北伐军北伐的时候,北洋只剩下聚拢残兵败将的吴佩孚,元气大伤的张作霖和根基浅薄的孙传芳。

所以不是北伐军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而是只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给北伐军打。


兰台

为什么北伐军只打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而不打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马步芳、刘湘、杨森、龙云等军阀?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民国时期的军阀!

在袁世凯死前,孙中山就联合蔡锷等地方军阀发起“护国”“护法”等反袁反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袁世凯、蔡锷他们这一辈的死了,北洋军阀就分为三个派系,一个是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一个是以冯国璋(后被曹锟、吴佩孚盖过势头)为首的直系军阀,还有就是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可以说,谁主导了北洋政府,谁就是中国的老大,在这一时期,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轮换执政,根本没有南方革命军什么事,而且孙中山的自己的“北伐”(就是孙中山指挥的护国护法什么的全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通过国共合作,获得了苏联的支持,趁着北洋军阀战乱,努力发展自己,到了1926年北伐前期,也正是奉系打败直系(皖系之前已经被直系干掉了)的时候。

如上图,1926年北伐之前,可以说广州国民政府是在桂系的地盘上建立的,也就是获得了桂系的支持,这个桂系军阀已经不是原来的桂系军阀,而是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在1927年滇系军阀也由龙云取代了唐继尧,成为“新滇系”。

当时革命军主要是进取中原,不愿染指四川,这就解释了题中,为什么北伐不打李宗仁,不打龙云的原因。


但是北伐军为什么不打冯玉祥和阎锡山呢?

冯玉祥和阎锡山也是北伐的军队,只不过他们不是蒋介石直接领导的北伐军,而是在北洋政府的西部与北伐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而北洋军阀到北伐时期,经过近十年的斗争,皖系彻底从被打败了,北洋政府形成了以奉系军阀为主导,直系为辅的局面,北伐开始的时候,北洋军阀内斗还没停止,吴佩孚在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败,还没喘过气;孙传芳也是通过两年刚兴起,脚跟还没站稳,就赶上北伐了,所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机刚刚好!

北伐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国民革命打击北洋北洋,而是一次新军阀取代老军阀,地方军阀取代中央军阀,是蒋介石、联合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打击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北伐过后,军阀割据焕然一新,但只是老人换新人,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派系林立的问题,这也是国民党后来败北的主要原因。


史论纵横

这个涉及到一个法统问题。所谓法统就是政权合法性的问题,中华民国的法统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但为了争取清朝退位,孙中山对袁世凯和清政府作出妥协即袁世凯对革命党保证清朝皇帝退位,让出中国的统治权,将法统移交中华民国和袁世凯对清朝皇室保证优待条例,而代价就是孙中山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后迁都北京,其后不管袁世凯称帝也好独裁也罢,中华民国的法统一直在他手里,国际上被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就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袁世凯的北洋系成为中国的合法统治者,但北洋军阀直接统治的地方仅仅是东三省、直隶、山东、河南、湖北、陕西、江浙后来扩大到福建湖南等地,大致就是直系皖系与奉系的地盘,这些地方的将领是袁世凯嫡系,听命于袁世凯的。其他省份如山西内蒙云南四川等地虽然统治的军阀不是北洋系,但基本上奉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为正朔。

北伐战争本质上是国民党与北洋军阀争夺全中国政权的法统,两广地区是国民党的根本,但国民党军队本质上脱胎于两广的旧军阀,国民政府北伐前本质上就是割据两广的军阀(抛开主义来看),中华民国的法统在袁世凯死后,先后被皖系、直系、奉系继承,北伐前皖系基本不独立存在被直系奉系兼并。北京政府被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胜利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把持。

也就是说张作霖是中国的合法统治者,国民政府想要建立对全国的统治权就要打到张作霖领导的北京政府,而割据两湖河南的吴佩孚以及雄据东南五省孙传芳也是要打到的对象。首先打倒张作霖无法绕开直系的吴佩孚和孙传芳,其次吴佩孚孙传芳统治者中国最富饶的半壁江山,最后作为北洋军阀的实力派直系,不打到无法真正确立对全国的统治,不把吴佩孚孙传芳打到其他小军阀就会首鼠两端两边讨好不会把国民政府当做唯一合法政府。

事实上,国民政府就是这么做的,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首先就是打败两湖地区的吴佩孚,于此同时击败孙传芳,从珠江流域扩张到长江流域,四川贵州云南的军阀望风而降纷纷表示服从国民政府。但因为国共分裂,大革命失败了。

但是北伐并没有结束,蒋介石李宗仁经过北伐战争与北方的国民军阎锡山和冯玉祥成功会师,这四大军阀联合发动二次北伐,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立安国军大元帅(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张作霖为了躲避北伐军的兵锋退往关内,失去了作为全国政权的根本,并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张作霖死后北伐军占领北京,张学良迫于形势, 于1928年宣布东北易帜,降北洋政府的民族共和五色旗改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至此,中国民国的法统由北洋政府正式转到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完成了中国形势上的统一!


托马斯_潘恩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东誓师北伐,北伐军共八个军,约10万人,加上广东的留守部队和预备队,国民革命军当时的总数在15万人左右。北伐军进攻的对象主要是盘踞在两湖地区的吴佩孚,左右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及占据东南五省的孙传芳。

北伐军在进军的过程中也注意策略的问题,虽然总的目标是消灭三大军阀,当时在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北伐军初期的口号就是只打吴佩孚,不理孙传芳,联合张作霖,因为当时不管是直系军阀还是奉系或者孙传芳,他们所拥有的军队数量都远远多于北伐军。北伐军之所以把这三大军阀列为主要进攻对象,是因为这三大军阀是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军阀,奉系拥有35万部队,直系拥有25万,孙传芳拥有20万军队。

而实际上,当时中国的军阀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军阀,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新桂系,贵州的黔系军阀以及四川的大小军阀,但是这些都不是北伐军的进攻对象,因为他们要么与北伐军进行了合作,要么则直接加入了北伐军,比如阎锡山选择了与北伐军合作,冯玉祥的国民军也选择了配合北伐军,新桂系部队则加入了北伐军,贵州的黔系军阀也加入了国民革命军,所以并不存在打其他军阀的问题。

其他地方上的一些小军阀在北伐军北伐的过程中要么被收编后改编,要么被消灭,但他们并不构成北伐军的主要进攻对象。

不过北伐军的北伐是不彻底的,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并没有被消灭,一直到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东北才在形式上归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而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军队的余部也被收编进了国军,所以北伐是一次不成功的革命。


青年史学家

北伐的本质是继续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

辛亥革命之后,掌握了中国政权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宋教仁遇刺后,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后来就发起了护法,护国战争,希望打倒北洋政府,奈何均以失败告终。这些战争,孙中山其实都是依托军阀发起的,一旦牵扯到军阀自身的利益,战争最后必然失败。痛定思痛,孙中山意识到了需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建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并且通过黄埔军校,建立了自己的军队。

1925年,孙中山去世,留下遗嘱,在遗嘱中提出要召开国民会议。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提出了“对内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并提出了北伐推翻军阀的主张。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北伐战争决议案。

7月4日,国民党临时中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北伐军迅速开进湖南。

我们先看一下《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间接即所以谋永久掌握中国关税之权,而使中国经济生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吴贼又见国民革命之势力日益扩张,卖国借款之狡计,势难得逞,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地,即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省。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宣言将矛头直指吴佩孚。那么当时的北洋政府那边是什么情况呢?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分裂,开始了军阀割据的时代。但是中央政府依然存在,即北洋政府。几次大的军阀混战,也是以夺取中央政府的权力为主要目的。

1925年前后的北洋政府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溃败,吴佩孚逃往汉口。北京政府被冯玉祥和张作霖共同控制,请出段祺瑞执政。

1925年春,冯玉祥被赶出了北京,去了西北。由于皖系早就衰落,因此北京政府此时是奉系独大,引发直系的不满。孙传芳开始暗中联络直系将领倒奉,推吴佩孚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同时联系冯玉祥,约定共同驱张。

1925年10月,吴佩孚在武汉就任讨贼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也立即行动,驱逐了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奉军,并击败山东的张宗昌,控制了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并自任五省联军总司令。他开始觊觎中央政府,推出张謇担任临时总统,逼迫段祺瑞下台。

1926年夏,吴佩孚见广东国民革命军实力越来越大,前往北京跟张作霖和谈,组建了联合政府,并立即出兵攻打冯玉祥,引发孙传芳不满。

由此可见,当时的吴佩孚确实如宣言中所说,是最大的敌人,是北洋政府的代表。既然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北洋政府,那么又有中央权力,又占据着很大的地盘的吴佩孚自然成了主要目标。而实力强大,跟吴佩孚又同属直系阵营的孙传芳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两位控制着长江流域,是北伐第一阶段的目标。控制着北方的奉系,由于距离比较远,虽然也列为主要目标,但是是作为第二阶段的目标来处理的。

问题里提到的其他人,冯玉祥在1926年9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加入了北伐军系列。

李宗仁的桂军为北伐军序列的第七军。

阎锡山一开始就是国民政府拉拢的对象,他在1927年6月加入国民政府,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

云南当时是唐继尧统治,唐继尧原本是同盟会成员,不属于北洋派系,他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属于孙中山的盟友。不过在北伐时,唐继尧跟吴佩孚勾结,结果发生了倒唐运动,唐继尧下台,不久去世。倒唐运动中,龙云只是其中之一。后来又经历了三年的内部混战,龙云才最终确立了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刘湘、杨森等四川军阀,一直在四川混战。1926年下半年,为了自保,纷纷表示服从国民政府,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重新给了他们番号和编制。

至于马步芳这类,当时只是冯玉祥西北军的附庸,根本不成气候。当时有不少小军阀,都是依附于大军阀生存。

而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当时被称为北洋三雄,是北洋政府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实力最强的三个人,因此他们就成为了北伐的目标。


竹林孤琴

擒贼先擒王

这是因为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是军阀的代表人物,其他只是一些小军阀附庸他们。


当时北洋军阀有四个大势力

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总兵力二十万人。

孙传芳:占据了江南五个省,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兵力二十万?

张作霖:东三省,兵力三十五万。

最后一个冯玉祥,不过冯玉祥最后投靠了北伐军,帮着北伐军打军阀。

至于其他的一些军阀,那都是小人物附庸张作霖等人,前面三方势力都是最大的,几乎占据了中国一半的领土,所以北伐军首先拿他们开刀。


北伐军从广东出来后,首先打的就是吴佩孚,别问为什么,这是北伐军的必经之路。,一出广东就是湖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吴佩孚占据了湖南和湖北两省,这两个地方在当时是粮食高产的最好地方,拿下了吴佩孚,北伐军的后勤可以解决。

另外,吴佩孚在三方势力中比较弱小,好欺负,同时湖南湖北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北上可以打张作霖,南下可以攻孙传芳,再加上长江天险,可攻可守,所以湖南和湖北成为北伐军的主要战场。


接着,北伐军又孤立了孙传芳,毫不费力就攻取了福建省,11月份张作霖、张宗昌、孙传芳组成安国军,但是还没等到安国军布置完成,北伐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孙传芳部。

后来也就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为报仇,遂改青天白日旗。


历史先森

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作战目标是先吴后孙,巩固南方后再举兵击奉,这不是北伐军任何人能分析出来的,进攻路线直进湖南而不是江西,如果进击江西就等于同孙传芳作战,北伐军是先弱后强,当时第二次直奉大战吴落败,实力没有恢复过来,又北上联奉进攻北京南口的冯玉祥,南方空虚。因为其他地方军阀不属于北洋军阀,而且因为弱小只能做墙头草,实际上其他军阀不过是西南一隅,左右不了战局。四川刚刚稳定,刘湘入主,却势力微弱。孙传芳是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苏、皖、浙、闽、赣),而吴佩孚号称“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其实只是控制湘北、鄂、豫、陕等地,还有阎锡山、奉系统的直鲁联军、滇龙云和西北回马,盛世才的新疆,好像就没有别的军阀了,川滇基本忽略不计,事实上北伐军占领武汉,川滇军阀就投靠了北伐军。至于说攻吴和孙是谁的谋略,不是别人,正是苏联五大元帅之一的加仑元帅,后来加仑元帅调任远东苏军指挥官,在苏联肃反中受到牵连,没有了指挥权,致使在张鼓峰对日作战,占尽优势情况下与日军打一平手。加仑元帅因此战获罪遭到清洗,被枪决,当时在南京的蒋介石听到加仑将要处决,急忙电请斯大林刀下留人,希望把加仑留在自己身边,等同于将加仑流放中国,从此苏联就没有了这个名字。可是加仑了解苏联军事机密太多,斯大林还是把加仑枪毙了。


juzijingyuan

而广西黄勋名将的亲人与黄兴、黎元洪有生死之交战将。潇贺古道广西第一川岩黄家打石拱凉亭桥有他们建桥提词留名历史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