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老师有哪些?

花生251227

从整个民国来说,军人一共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士官系,大多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代表人物有蒋百里、蔡锷、张孝淮、阎锡山、唐继尧、何应钦等。第二代是保定系,代表人物有叶挺、薛岳、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等。第三代才是黄埔系,代表人物有陈赓、林彪、徐向前、杜聿明、张灵甫、胡宗南等。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

因为这三所学校的毕业生有传承关系,保定军校正好承上启下。日本的士官生回国后,大多担任过保定军校的老师。而保定的毕业生,又有一大部分是后来黄埔军校的教官和老师。

以黄埔军校为例,蒋校长毕业于日本振武学校,严格来说不是正牌的日本士官生,但算一个辈分。三任教育长,何应钦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正经的士官生,邓演达和张治中都毕业于保定军校。

黄埔的教官,除了钱大均是士官生,其他大部分来自保定军校,他们中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袖珍委员长陈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小诸葛白崇禧等。当然还有一大批来自共产党的政工教官,核心自然是黄埔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政治教官叶剑英、聂荣臻、熊雄、恽代英等。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黄埔集中了国共两党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干部,他们培养出来的那批军人加上他们自己,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战场上的主宰,无论是内战战场手足相残,还是抗日战场携手对敌,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军人的骄傲。

壮哉,黄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黄埔军校不但培养了大量优秀学生,将星如云,军事教官也是名将辈出,最著名的是蒋介石手下“八大金刚”。


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一共开办了23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质量最高的是前6期,尤其是前3期,教官素质也是如此。

黄埔军校著名教官——蒋介石的“八大金刚”

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在他的嫡系部队里,有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将领深得其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他们分别是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钱大钧、陈诚、蒋鼎文、陈继承。


此八人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何应钦、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五人则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他们在黄埔军校时为蒋介石所倚重,成为蒋介石军事班底的核心。

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蒋介石校友,1924年黄埔军校筹建,蒋介石担任校长,何应钦担任总教官。



陈诚: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出身,1924年黄埔军校筹建,担任炮兵科教官。


顾祝同: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后在蒋介石推荐下担任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

刘峙: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出身,1924年夏,由何应钦介绍,到黄埔军校担任战术教官。


钱大钧: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4年到黄埔军校担任兵器军事教官。

蒋鼎文: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堂,1924年到黄埔军校担任教官。



张治中: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教官。

陈继承: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

黄埔军校教官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自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创校,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先后聘请教职员233人,这些教官大多数是国内外武官学校毕业,在有资料可查的83人中,出身如下。

出身日本士官学校者12名,多任军校中的高级职务,典型的海归和尚好念经,因为蒋介石就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出身保定军校者60名,大部属校级军官,毕竟保定军校也是国内军中名校。

出身云南讲武堂者11名,则大多为尉级干部。

就总人数而论,黄埔军校教官仍以云南讲武堂出身者为多,他们约占教官总人数的60%,保定军校出身者约占20%。



狄飞惊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该学校以孙中山为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学校下设政治、教练、教授、管理、军需、军医各部,其中戴季陶、张申府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李济深、邓演达任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为教授部主任;林振雄为管理部主任;周骏彦、俞飞鹏任军需部正副主任;宋荣昌任军医部主任。又特设政治科,由总理特别任命胡汉民、邵元冲等为政治教官,分别讲授党义、党史及世界各国革命史。

除此之外,黄埔军校的教官如下:

何应钦(总教官)、钱大钧、陈继承、顾祝同、沈应时、严重、王俊、刘峙、陈诚、刘尧宸、金佛庄、蒋鼎文、张治中、白崇禧、陈果夫、邵力子、周恩来(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方鼎英、叶剑英、包惠僧、熊雄、恽代英、陈毅、萧楚女、张国焘、高语罕、周佛海、


历史军魂

仅算1924年至1930年坐落于广州市黄浦区的黄埔军校时代,而不包括迁址南京后改制成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十几个分校,创建之后的黄埔军校的教官(
老师)主要由国外和国内两部分群体组成。

第一部分是外教,系由苏俄派驻

黄埔军校成立的本身背景,就是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苏俄对军校的成立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建议上,军校成立之初,也派出了40余名苏俄军官来校任教,次年又派出了一个二百人规模的教官团。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的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他化名为加仑,后来他成为苏俄元帅,但最后以日谍污名遭到清洗处决。他当时担任的是军校顾问团团长。

加仑将军照片
契列班诺夫(又译蔡尔帕诺夫),担任黄埔军校(军事)总顾问,之后他还参加了五十年代苏俄赴中国的代表团,受到了之前的师生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白礼别列夫:步兵顾问

格拉觉夫:政治顾问

嘉列里:炮兵顾问

瓦林:工兵顾问

罗戈夫:后勤顾问

捷列沙托夫:

炮兵教练

建校初期的三年中,苏俄支援的学校经费超过200万卢布,另有价值400万(另一说为600万)卢布的武器军援,应该说,苏俄的援助是黄埔军校的经费、器械、教员的基础班底。

第二部分是国内教官。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汪精卫

校务委员:李宗仁、白崇禧、程潜

政治部主任:汪精卫(兼)、戴季陶、邵元冲、邵力子、周恩来、周佛海、包惠僧熊雄

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后转正)、叶剑英、张申府、鲁易

政治教官:缪斌、瞿秋白、张秋人、萧楚女、高语罕、郭沫若、聂荣臻

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人员合影

以下不再列举政治、后勤、招生、校务、军需、军医各部门,主要介绍军事类教官。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战术教官:顾祝同刘峙、陈继承(三人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兵器教官:钱大钧(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炮兵教官:陈诚(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以上可以看出,在黄埔创校前期,军事类教官主要由苏俄外教担任,苏俄退出后,才是留日系和保定系挑大梁,随着毕业生的日益增多,也有一些出色者留校任教。


历来现实

黄埔军校成立时,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教练部李济深、邓演达(不久因蒋排挤一度离校旅德,孙中山逝世后回国回校任教育长,北伐开始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开始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深为蒋校长嫉恨。武汉分共后流亡苏德,30年回国,31年在上海租界被捕并被引渡到南京,被蒋秘密处决)为正副主任,教授部王柏龄、叶剑英为正付主任,政治部戴季陶、张申府(介绍张国焘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又是周恩来、朱德入党介绍人。25年中共五大会议上因意气用事退党。后一直从事民盟等民主工作,48年底在国民党败局已定情况下发表《呼吁和平》一文被民盟开除。建国后又被划为右派,直至79年平反。)为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胡谦为教育长(24年11月增设。胡27年与李汉魂部冲突中被杀)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教育、训练、政治、管理、医学和补给。学员先后分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特别强调的是政治部早期在戴季陶、张申府(二人均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党元老。)管理下在军校较为弱势,后张申府因与蒋校长难以共事而辞行,之前举荐周恩来到军校并接替其任副主任。不久周恩来接任主任,在短时间内将政治部在军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举成为军校第一部门。这也就是周长期在国共两党均有威望之原因。

后军校从东征胜利后先后在潮汕、南宁、长沙、武汉等地开设分校。

黃埔军校是国共两党早期合作的典范之作,教师汇集了当时国共两党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大多数精英。在两党关系破裂前基本形成了国民党负责军事教育,共产党负责政治宣传教育的格局。

除前述外教职人员中较著名的国民党方面有:

汪精卫:军校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宗仁:校务委员兼南宁分校负责人

白崇禧:校务委员

程潜:校务委员、长沙分校负责人

陈果夫:招生委员会委员

邵力子:校长办公室秘书长、政治部主任

顾祝同: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

陈诚:军事教官、校长办公室特别官佐

陈继承:教官、教育长

钱大均:兵器教官、参谋处长

刘峙:战术教官

蒋鼎文:学生队区队长

方鼎英:入伍生部主任、代理教育长、代理校长

张治中:代理学生队区队长、武汉分校教育长

严重:一期学生副总队长(总队长邓演达兼)、二、三期学生总队长(严重早期得蒋重用,后因与邓演达交厚被蒋用其副手陈诚替代,遂退出军界,44年病逝)

缪斌:政治教官(抗战时先投汪伪成为汉奸,又与何应钦、戴笠保持联络。45年受蒋托戴笠指令去东京与日密谈,抗战胜利后受蒋奖励,不久与日密谈曝光,遂被国民政府抓捕,并以汉奸罪第一个被处决。)

邵元冲:政治教官、政治部代理主任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军需部主任

宋荣昌:军医部主任

李其芳:军医部副主任、主任(留德医学博士,归国后为孙中山、张静江治病,被举荐进军校先任副主任,旋即被蒋与宋荣昌对调,数月后因宋等人告状辞职)

共产党方面有:

恽代英:政治总教官(31年被顾顺章出卖,蒋即下令处决)

肖楚女:政治教官(与熊雄一起被捕并遇害)

张秋人:政治教官(后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8年在西湖被黄埔学生出卖被捕后牺牲)

瞿秋白:政治教官(35年在福建被一期学生宋希濂部俘获后牺牲)

高语罕:政治教官、政治总教官(后随陈独秀加入托派,29年被开除出党,48年病逝)

熊雄:政治部主任(四一二政变后在军校被李济深抓捕后牺牲)

聂荣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郭沫若:政治教官

鲁易:政治部秘书、副主任

(后任贺龙红三军政治部主任,肃反委员会负责人,32年被俘后牺牲)

阳翰笙:政治部秘书

毛泽覃:政治部职员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应是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政治部主任

董必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曦:武汉分校政治部主任

李达:武汉分校代理政治总教官(是一大代表,不是55年上将)

张国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陈潭秋: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陈毅: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

另外还有两个名人:

许德珩、章伯钧,都是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很多黄埔毕业生毕业后先后在军校任教的就不列举了。

1924年初,鲍罗廷应孙中山之邀,派出了切列潘诺夫为组长的苏联军事顾问小组参加军校筹备工作。军校初创时期苏联顾问有名可查的有40余人,绝大多数是军事教官。著名的有加伦、蔡尔帕诺夫、白礼别列夫、嘉烈里、瓦林等。先后在校执教的苏联教官和职员有300多人,直到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因蒋校长反共排苏而全部撤离回国。


味心斋

黄埔军校成立时,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教练部李济深、邓演达为正副主任,教授部王柏龄、叶剑英为正付主任,政治部戴季陶、张申府(介绍张国焘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又是周恩来、朱德入党介绍人。25年中共五大会议上因意气用事退党。后一直从事民盟等民主工作,48年底在国民党败局已定情况下发表《呼吁和平》一文被民盟开除。建国后又被划为右派,直至79年平反。)为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胡谦为教育长(24年11月增设。胡27年与李汉魂部冲突中被杀)。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教育、训练、政治、管理、医学和补给。学员先后分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特别强调的是政治部早期在戴季陶、张申府(二人均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党元老。)管理下在军校较为弱势,后张申府因与蒋校长难与共事而辞行,之前举荐周恩来到军校并接替其任副主任。周恩来后来接任主任后,在短时间内将政治部在军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举成为军校第一部门。这也就是周长期在国共两党均有威望之原因。
后军校从东征胜利后先后在潮汕、南宁、长沙、武汉等地开设分校。
黃埔军校是国共两党早期合作的典范之作,教师汇集了当时国共两党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大多数精英。在两党关系破裂前基本形成了国民党负责军事教育,共产党负责政治宣传教育的格局。
除前述外教职人员中较著名的国民党方面有:
汪精卫:军校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宗仁:校务委员兼南宁分校负责人
白崇禧:校务委员
程潜:校务委员、长沙分校负责人
陈果夫:招生委员会委员
邵力子:校长办公室秘书长、政治部主任
顾祝同: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
陈诚:军事教官、校长办公室特别官佐
陈继承:教官、教育长
钱大均:兵器教官、参谋处长
刘峙:战术教官
蒋鼎文:学生队区队长
方鼎英:入伍生部主任、代理教育长、代理校长
张治中:代理学生队区队长、武汉分校教育长
严重:一期学生副总队长(总队长邓演达兼)、二、三期学生总队长(严重早期得蒋重用,后因与邓演达交厚被蒋用其副手陈诚替代,遂退出军界,44年病逝)
缪斌:政治教官(抗战时先投汪伪成为汉奸,又与何应钦、戴笠保持联络。45年受蒋托戴笠指令去东京与日密谈,抗战胜利后受蒋奖励,不久与日密谈曝光,遂被国民政府抓捕,并以汉奸罪第一个被处决。)
邵元冲:政治教官、政治部代理主任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军需部主任
宋荣昌:军医部主任
李其芳:军医部副主任、主任(留德医学博士,归国后为孙中山、张静江治病,被举荐进军校先任副主任,旋即被蒋与宋荣昌对调,数月后因宋等人告状辞职)
共产党方面有:
恽代英:政治总教官(31年被顾顺章出卖,蒋即下令处决)
肖楚女:政治教官(与熊雄一起被捕并遇害)
张秋人:政治教官(后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8年在西湖被黄埔学生出卖被捕后牺牲)
瞿秋白:政治教官(35年在福建被一期学生宋希濂部俘获后牺牲)
高语罕:政治教官、政治总教官(后随陈独秀加入托派,29年被开除出党,48年病逝)
熊雄:政治部主任(四一二政变后在军校被李济深抓捕后牺牲)
聂荣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郭沫若:政治教官
鲁易:政治部秘书、副主任(后任贺龙红三军政治部主任,肃反委员会负责人,32年被俘后牺牲)
阳翰笙:政治部秘书
毛泽覃:政治部职员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应是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政治部主任
董必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曦:武汉分校政治部主任
李达:武汉分校代理政治总教官(是一大代表,不是55年上将)
张国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陈潭秋: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陈毅: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
另外还有两个名人:
许德珩、章伯钧,都是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很多黄埔毕业生毕业后先后在军校任教的就不列举了。
1924年初,鲍罗廷应孙中山之邀,派出了切列潘诺夫为组长的苏联军事顾问小组参加军校筹备工作。军校初创时期苏联顾问有名可查的有40余人,绝大多数是军事教官。著名的有加伦、蔡尔帕诺夫、白礼别列夫、嘉烈里、瓦林等。先后在校执教的苏联教官和职员有300多人,直到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因蒋校长反共排苏而全部撤离回国。

用户61482539190

一所培养无数军中精英的学校,当然老师众多,而且办学特色明显,是孙中山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时期,第一大特色就是有苏军顾问团,有很多苏联军事专家并直接参与授课。以加伦将军为首。

第二个特色,蒋介石被任命为校长,而蒋介石是日本陆军仕官学校毕业,故有日本留学的经历的何应钦、钱大均等受到重用,分任教育长,参谋长等主要军事方面的主官。

学校建在广东,粤系军阀自然也有部份文武兼备的人员进入军校任职,如李济深,邓演达,叶剑英也属此例。当然他们也都是国民党员。叶剑英是后来加入共产党的。

基层军事教官,多是一些国内基它老牌军校出身的,后来有名气的人物有陈诚,刘峙,蒋鼎文,顾祝同等。

第三个特色,黄埔是军政一体教育的学校,即教授军事指挥技能,也教授政治理想,这是不同于旧式军校的鲜明特点,毕业生无论是信仰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比旧式军阀的军官更加勇敢,无畏牺牲。这也是北伐军以少胜多,攻无不克或能坚持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故军校有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周恩来是副主任。(后来是周佛海)。陈果夫任过政治教员。共产党的政治教育任课老师极有名望,代表是肖楚女和恽代英。所以才在国民党主办的学校里发展了那么多的共产党员,并且大部份终身坚贞不渝。

最后说明一下,聂荣臻元帅,在黄埔时期更准确的说是工作人员,而不是教员。


净月暖阳

黄埔军校,通常来说是指在抗战内战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前六期师生,而且七期以后军校转至南京单独由蓝党开办。

从老师方面来说,黄埔师资力量配备绝对豪华无比。军校总理中山先生,校长常凯申,党代表廖仲恺,此即黄埔前三巨头。此外,副校长李济深、政治部主任戴季陶、教练部主任王伯龄,总教官何应钦等。后期,汪精卫继任党代表,周总理继政治部主任,都算一时人杰。而陈诚此时只是没有具体职务的校长办公室候差上尉军官,所以一二期学生几乎都不承认陈诚为老师,就是此原因。

军事教官基本来自保定军校毕业,如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继承、严重等著名将领,后期则有张治中,陈诚,汤恩伯等。军事教官大多是蓝党,少数是红党。

特别的是邓演达。邓演达是廖仲恺后最坚定的左派。对黄埔军校三四五六期的影响能力仅次于常凯申,与常周并称黄埔中三巨头。1927年3月,邓常两位老朋友因政治理念分道扬镳,之后多次组织反常暴动并拉拢学生预备在1930年冬于全国多省由七个师同时起事,最终因内部组织问题流产。

就算陈诚也是邓演达亲自挑选和提拔的,更是进入大元帅府警卫连和黄埔军校,接替严重任22师长的重要举荐人。所以说陈诚是邓演达的人毫不过分。因此在四一二后,21、22两个师内部思想极为混乱,包括陈诚在内大批年轻军官预备哗变转投武汉邓演达也就毫不奇怪。最终,1931年底,常凯申劝降邓演达不成秘密杀害,陈诚1932年元旦娶常凯申宋美龄的双料干女儿谭详,陈诚才算是真正被常凯申作为亲信加入核心圈。

政治教官基本来自红党。肖楚女,熊雄,恽代英等皆大名鼎鼎。所以黄埔前六期学生普遍亲CCP一些,即便加入蓝党的大多数黄埔学生对红党也多少有香火情份。正因为如此,常凯申搞四一二,执行者是桂系第七军与前军阀部队周凤歧26军,黄埔学生组成的嫡系第一军被常凯申提前调离,避免了血腥。


张勇達州

黄埔军校,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院校,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军事院校,自黄埔军校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的战场基本上都是黄埔师生相互比拼的讲台。这所由国共两党共同合力组建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事院校”真的做到了“桃李满天下,天下是桃李”。



黄埔军校成立之初,由蒋介石担任校长,这也是后来胡宗南,杜聿明等人尊称他“校长”的缘故。国民党左派人物廖仲恺担任党代表(相当于现在的党委书记)他后来由于和国民党右派人物不合而被暗杀,妻子何香凝女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教练部由邓演达和李济深担任正副主任,教授部王伯龄,叶剑英为正副主任,政治部先后由戴季陶,周恩来担任主任,何应钦作为军校总教官。



除了上面介绍的主要部门负责老师以外,国民党方面还有李宗仁担任校务委员和南宁分校负责人,白崇禧担任校务委员,陈果夫担任招生委员会委员,顾祝同担任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陈诚,钱大钧等人均有所任职。共产党方面负责人主要有恽代英,毛泽覃(毛泽东弟弟),董必武,聂荣臻等人。


因为黄埔军校在成立是在孙中山先生支持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所以黄埔成立以后的第一批老师大多是国共两党参杂在一起的,比如叶剑英,周恩来等人。但后来由于国共关系不断恶化,校长蒋介石开始了“校内清党”活动,1926年以后黄埔军校内共产党人不是被和平清退,就被武装逮捕,黄埔军校也差不多正式成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一树梅花一放翁

蒋介石根本没有进入日本士官学校,是个二流学校、振武学校的学生!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上层主要来自当时最优秀的正规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龄、总教官何应钦是代表(两人同时也是云南讲武堂前教官),保定军校、副校长李济深、教官刘峙、顾祝同是代表,云南讲武堂、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教官徐成章是代表,以及苏联红军派来的军事顾问们。下层队官主要来自云南讲武堂、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崔庸健元帅、陈奇涵上将是代表。

政治教官则是搞政治的官员们,以政治部前主任国民党人 戴季韬、后任主任共产党人周恩来为代表,陈立夫、聂荣臻等都是政治教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