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借助袭人,拉拢史湘云,是为了引起宝黛冲突?

史湘云拿戏子比作林黛玉,林黛玉生气且不说,说湘云之所以生气,还是有争宠的成分在的。她说错话之后宝玉看了她一眼,那一眼有责备及提醒,黛玉没来之前她也是贾府里的宠儿,黛玉来了她就退居其后了,怎能不失落?她赌气要走,分明是:既然我在这里不受宠了,我留着有什么意思?我也不留着免得说错话得罪你们的宠儿!黛玉为什么又不高兴呢?她当然有理由不高兴,被比做戏子,在那时是颇有侮辱性的,只是她不好当场发作。宝玉看湘云那一眼,在她看来那是一种默契,一种自己人的默契,所以黛玉的气更添一层并有了合适的发泄口。哎,可怜的宝玉,谁让她是林妹妹最亲近的人呢?人们往往找亲近的人发脾气而对不相关的人反倒隐忍,这一点上林妹妹也不能免俗,因为从心理机制上看,发脾气是为了引起对方的重视。

薛宝钗借助袭人,拉拢史湘云,是为了引起宝黛冲突?

黛玉很小就去了贾府,湘云也是常往贾府去住的,而且书里可以看出,一般湘云是和黛玉住的,那么她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问题生分了呢,我认为是住进了园子以后,书里湘云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回,当时二人关系很好,玩闹还住一起,包括后来湘云虽然说出了黛玉像小戏子,个人认为实属无心而出,不算什么,晚上还是住在一起了。

薛宝钗借助袭人,拉拢史湘云,是为了引起宝黛冲突?

湘云的第二次出场就不同了,是在第三十一回,其实这回里从宝玉话里也可以反应出湘云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说话,不让人,这就很好理解前面她为什么生黛玉的气了。但是,到了怡红院后,情况就变了,湘云为了扇套生气了,这事是谁提起的呢,袭人提起的,她说起做鞋子才引起了湘云的气,而且袭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句句紧逼在林黛玉身上,继而又涉及黛玉不做活,这岂不是更能引起在家里做活不断的湘云的怒气“我费了多大的力气,熬了多久的夜做了扇套,你凭什么给剪了”?

薛宝钗借助袭人,拉拢史湘云,是为了引起宝黛冲突?

那么湘云为什么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是黛玉剪了扇套呢,谁告诉她的,我个人认为是袭人派去烦湘云打络子的人漏的口风,至于是秉承谁的意思,不得而知。

另外,与黛玉和湘云之间渐行渐远形成对比的是宝钗和湘云之间的关系,我总觉得宝钗在很有心的拉拢湘云,从关心在家里的情况,到主动约湘云同住商议做东道,彻底把自小就缺少关爱的湘云给拉过去了,才会有第四十九回湘云主动和宝钗同住出现。

可惜是本性难移,宝钗为了避嫌,直接把湘云打发到李纨那里同住,连个商量都没有的,难怪湘云会说“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到今日便弃了咱们”可谓日久见人心,我能不能做一个猜想,袭人和宝钗是很久以前就勾结在一起了,两人联手起来,一个负责拉拢湘云,一个负责之间离间湘云和黛玉的关系?

湘云话中那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到底在暗示什么呢?令人无限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