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深有同感)

连续发多条长语音

很多人都很反感连续收到长长的语音消息。

于是,很多人认为,发送长语音的人,其实是为了自己的便利,在浪费对方的时间,也就是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点自私。

突然的语音和视频聊天请求

丝毫没有准备的时候,语音或者视频聊天的请求铃声突然响起,很多人都会被吓一跳。

如果是不熟悉的人,上来就发视频请求,更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冒犯。

所以,每次发语音或者视频请求之前,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真的有什么急事,打电话要比语音聊天显得正式。

聊天只问“在吗?”

只发一句“在吗”,如果我很忙,以为你只是想闲聊,可能就不会回复你;但如果你把想要说的事情一起说出来,我就能在有时间的时候,立马回复给你有用的信息。

微信中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深有同感)

未经同意公开聊天截图

本来两个人聊天,心里默认的都是第三人不可见;在群里聊天,心里默认的都是群外的人不可见。

可偏偏有的人,就在别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把聊天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且备注的真实姓名和头像全都没打码,总会给人一种隐私被侵犯的感觉。

即便是不涉及私密信息的聊天内容,你想要公开,最好也事先告知一下对方,经过对方同意再截图。

朋友圈刷屏

你可能也体会过,打开朋友圈,映入眼帘的是几十条广告刷屏,莫名就会有一种烦躁的感觉。

毕竟朋友圈,相当于网络上的“公共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刷“存在感”,实在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

未经同意拉别人进群、发名片

微信中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深有同感)

群发没有意义的信息

对大多数人而言,群发的祝福都觉得不真诚。对群发的“骚扰”,容忍度自然更低。

大群里聊天,不顾及别人感受

群里的表情包刷屏同样让人厌烦。打开群,蹦出来上百条新消息提醒,百分之八十是表情包,有用的信息反而被覆盖,无形中增加了群聊成本。

表情和语气词的不恰当使用

社交语言也是在不断更新换代。

比如以前,微笑的表情含义是礼貌、友好,现在却变成了无语、无奈。以前,“呵呵”只是一个表示笑声的象声词,现在却有了嘲讽的含义。把微笑的表情换成其他可爱的表情,把“呵呵”换成“哈哈”,相信你会更受欢迎。

还有,如果现在,你还经常习惯使用“哦”“嗯”这样一个“高冷”的单字来回复别人,建议你改成“哦哦”或者“嗯嗯”。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是在别人看来,叠声词会更柔和一点。

微信中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深有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