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為何沒有流傳開?

旅遊小錦囊

要是想要喝湯的話,那絕對是要推薦洛陽這個城市,來到洛陽旅遊的話,一是要欣賞一下當地的美景,另一個就是要嚐嚐當地的美食,而洛陽美食中最有名氣的就要數當地的湯了,像牛肉湯、驢肉湯等各種湯館遍佈滿大街,以至於中午想要找個麵館都不容易。



而洛陽的湯有名可絕對不是依靠數量取勝,而是當地的湯味道真的是不錯的,特別是當地的牛肉湯和豆腐湯,絕對是味道特別的鮮,我想也是有他們自家獨特的配方,所以說喝著味道相當的美,至於說為什麼沒有走出去,那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洛陽的氣候特別的幹,每天早上人們都會選擇喝上一碗湯,而到了河南中部甚至東部的話,因為氣候比洛陽溼潤,所以說人們早上不會說必修喝湯,而是會吃包子油條喝胡辣湯和粥,而且人們都是習慣中午喝湯,早上不會就來一碗牛肉湯喝,而到了中午可選擇性就更多了,像人們愛喝的各種麵條等。


商丘身邊事兒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感覺,好難回答。

但仔細一想,咱不妨先找一下牛肉湯、豆腐湯最大的特點是啥?沒錯,它們是早餐!當然了,現在在洛陽,有些湯館中午也營業。但大多數洛陽人喝牛肉湯、豆腐湯,是作為早餐。

既然是早餐,沒有流傳開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咱們國家疆域遼闊,早餐種類豐富,豆漿油條、包子稀飯、雞蛋茶、疙瘩湯、胡辣湯、豆腐腦、玉米糝兒、八寶粥……這麼多類型,也並沒有全都流傳開。

接下來,咱再從“流傳開”入手,筆者首先想到的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煨湯等。這些美食有啥共同點呢?大概就是這些都是飯,要麼是米飯或者面,要麼就是蒸餃啥的。這些呢,都不是早餐。

也就是說,在很多地方,正餐突然端上來一碗湯,然後配著餅或者泡點兒餅絲、燒餅,就能當飯吃,大家是接受不了的。就像陝西的泡饃,也沒有流傳開。

從健康角度來講,我們學生時代的課本上就說過,吃湯泡飯不好。作為一個外地人,我剛來洛陽的時候,真的接受不了洛陽人早餐喝湯,因為我們那兒早上最多喝胡辣湯、豆腐腦,其餘的都是甜飯,一般都是稀飯就著鹹菜。

當然了,各地風俗迥異,尤其體現在吃上,人家武漢人一大早還吃熱乾麵呢!所以,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很多地域美食沒有流傳開才應該是常態。

而流傳開的,大多是經過改良的產品,比如以上那些舉例的“連鎖巨頭”。即便改良產品,也並非都能流傳開來。鄭州燴麵,其實就是改良產品(麵食的鼻祖在山西嘛),但燴麵也沒有流傳開。並且,人家南方人到鄭州吃飯,看到那麼大的碗,別說吃飯了,嚇也嚇壞了。驚訝道:怎麼把盆端上來了?

那麼,洛陽的牛肉湯和豆腐湯可以通過改良流傳開嗎?我覺得也不現實。首先,洛陽人的口味是這些美食存在的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再改也不能失了最初的口味。其次,這些湯大多是早餐,一個地方的早餐習俗,基本上是很難被改變的。再次,作為一個外地人,我最多能夠一週喝一兩次牛肉湯,喝多了受不了;至於豆腐湯,喝過一回就再也不喝了,不喜歡,姜少了沒味兒,姜多了喝不下去。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食物一般是跟著人走的,但跟著人走的大多是容易轉移或製作的食物。所以,火鍋到處都是,因為火鍋的製作方法很簡單,超市買上一包底料,再買些菜就可以開涮了。不論是開餐館,還是自己在家吃,都很方便。但你說,洛陽人在外地開個牛肉湯館,或者自己在家熬牛肉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牛肉湯和豆腐湯沒有流傳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過計較。

(洛陽晚報 李淵博)


洛陽晚報

做為一個南方人,我有幾點看法回到一下。

1.牛肉湯這東西街市很多,南方人一般無法區別那種是淮南牛肉湯,哪種是山東牛肉湯,哪種是洛陽牛肉湯,這些大多是防粉絲,大蔥,香菜木耳之類東西,所以我們南方人看來沒什麼很大區別。當然洛陽人肯定會說有區別,可顧客誰還會去研究這些呢?(因為你的特色度和美味度沒有到遠甩其它地方牛肉湯幾條街的水平,那就沒人會特別關注)

2.南方早點一般喜歡偏清淡,偏素。牛肉湯一是油膩了點,二來也鹹了點。清早一杯豆漿,一碗粥,一碗米粉或一碗麵這樣身體也更舒服。

3.還有個價格問題,牛肉湯成本比較高,在南方如果做一碗質量較好的牛肉湯成本大約要10元左右。許多地方人對早餐習慣上開支沒那麼大。比如南方一碗米粉也就3-5塊錢,裡面還有肉。一碗粥加2個肉包才3塊錢左右。一杯豆漿加個大餅也才3塊左右。所以牛肉湯的成本也是影響普及的重要因素。


用戶4417379739

這個提問有點怪!我想說的是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在洛陽非常傳的開,而且還有羊肉湯、驢肉湯、臭雜肝湯、胡辣湯、丸子湯以及不翻湯。

從地圖上查找,洛陽有牛肉湯館300多家,有羊肉湯館200多家,有驢肉湯館100多家,有豆腐湯館500多家,有胡辣湯館100多家,有丸子湯館100多家,有不翻湯館近100家,你說

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在洛陽流傳開了嗎?

說實話,我是12歲才到洛陽來,18歲參加工作後才有錢在街上喝洛陽牛肉湯,這麼一喝就是30多年了。在南陽工作6年,喝南陽牛肉湯、豆腐湯喝不習慣,為啥?不是家鄉的味道,不對自己的胃口!

我把洛陽老早以前稱作“湯城”,這在全中國都極為罕見,洛陽人大早上喝牛肉湯等各種湯好多外地人不理解,因為這是地域特色,就像上海人早上吃泡飯,你能接受嗎?

凡是地域特色就打上了標籤,就是某個地域人的獨愛,在全國當然是流傳不開的!如果在全國流傳開了,還是地域特色嗎?


老胡寫實

洛陽的很多文化傳承,政府引導和宣傳的並不多,或者說,洛陽有身份而無名片。作為一個生活在洛陽的外地人,已經二十多年了,帶著五歲的兒子去喝湯,他喝的又香又開心,真心話,洛陽厚重而大度,和各種湯一樣,真心希望洛陽的各種湯走向全國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