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拜嘯霖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兩個“高碑店”

高碑店有兩個——

一個是現在河北省保定市的縣級市高碑店市。

一個是現在北京市朝陽區的高碑店鎮。

這兩個地方,在元代都屬於涿洲路范陽郡地域,與拜氏先祖有著非同一般的淵源。

先說河北的高碑店市。

1993年4月9日之前,並沒有高碑店市,只有高碑店鎮,那時候這個地方名叫新城縣。

1962年8月27日,新城縣的政府所在地還是新城鎮,直到1970年縣政府才遷到高碑店鎮。60年代的新城縣,由涿縣和雄縣各一部分組成。

年代再往前推——

50年代新城縣曾併入涿縣。

民國十七年,高碑店是河北的直轄市。

明代高碑店屬於北平府。

元代中後期才有“高碑店”這個地名,當時屬於涿州路范陽郡。

在歷史變遷,行政區域分分合合中,一度元代雄州、安州的部分地域也屬於“范陽”的轄區,也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區”的部分區域也曾在范陽的區域。

第一個淵源——

與拜氏二世祖木華黎的淵源

據畢東坡《保定府的那些事》,現今高碑店市所轄的方官鎮、新城鎮、泗莊鎮、辛立莊鎮、車馬營鎮、肖官營鎮、梁家營鎮,這七個鎮就源於木華黎“建牙於雲燕”時期的蒙古軍隊組織“四鎮三營”。而且認為此地是木華黎的陵墓地所在地,是木華黎家族的風水寶地,也是後裔的福地。

關於此地有兩個傳說。

傳說木華黎在世時,就在今高碑店地區設置了方官鎮、新城鎮、泗莊鎮、辛立莊鎮,肖官營、梁家營、車馬營等“四鎮三營”,大批效忠於木華黎家族的官兵被安置於此,亦軍亦民,繁衍生息,

傳說日本侵華期間,曾組成“考古團”開赴河北高碑店,尋找“木華黎家族寶藏”,但一無所獲。

第二個淵源——

與拜氏五世祖安童的淵源

據河北高碑店市地方誌記載,高碑店又名駐蹕莊。駐蹕,指皇帝出行時在沿途暫住之處。

據《元一統志》記載,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碩德八剌曾經駐蹕於河北高碑店,“駐蹕莊”即由此得名。元孛術魯翀所寫《駐蹕頌》對英宗出行駐蹕高碑店一事作了比較詳細的描述,並提到了石碑之事:至治元年,皇帝下詔:“丞相安童,弼我世祖,功在社稷”。至治二年,在范陽立忠憲王碑以紀念安童。至治三年(1323年)皇帝駕臨易州(今易縣),從易縣回京時在此碑以南附近暫住。英宗在休息時對安童的後人拜住說;“汝祖考功績之盛,世代帝室惟朕不忘,亦惟汝之賢有以相朕,益懋世德。”第二日,英宗從帳殿出來散步,在石碑右側小坐,拜住獻萬壽觴給英宗,以示感恩之情。君臣呆了很久才離去。

民國《新城縣誌》記載:至治年間,英宗巡遊打獵至此,俗呼此地為高密店。為何稱其為“高密”,概因皇帝行事機密故。

另外,民國《新城縣誌》及《元一統志》均記載,“安童碑”在“新城縣城西北三十五里”。據歷史地理及歷史沿革記載,舊新城縣在現新城(即解放後的新城縣,1993年之後的高碑店市)東南約三十五里處,即史籍所記載的“安童碑”“在新城縣城西北三十五里”處。文革後,新城縣政府所在地由新城鎮遷到了“安童碑”所在地,即高碑店鎮。

從兩處記載可知,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巡遊打獵曾經在高碑店駐蹕,稱此地為“高密店”;從易州回京時,在石碑南側追憶石碑主人。高碑店確有一石碑,碑乃東平忠憲王安童之碑。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元富珠哩文靖公文集《駐蹕頌》

對此,明代劉昌所編的《中州名賢文表•巻三十•元富珠哩文靖公文集•駐蹕頌》有記載:“明年春正月,帝幸涿州之碑所,重瞳凝竚(zhu,同佇,久立),顧瞻有懷。秋九月幸易州還,丙午帳殿碑垣之南駐輦御殿。上顧丞相若曰:“汝祖考之績之盛世載,帝室維(惟)朕不忘,亦惟汝之賢有以相朕,益懋世德故也。”

安童,拜氏第五世祖,元世祖忽必烈的宰相,官拜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之職。其母是忽必烈昭睿皇后的親姐姐,有史書記載為“椒房之親”。按民間的俗稱,忽必烈是安童的姨夫,安童父親霸都魯與忽必烈是“連襟”、“一擔挑”。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元明善撰寫的《丞相東平忠憲王碑》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元許有壬《駐蹕頌後》

據元明善撰寫的《丞相東平忠憲王碑》文,安童為人資質聰敏,深得民心。中統四年(1263年),因與四哥忽必烈爭奪汗位,打了四年仗的七弟阿里不哥戰敗,朝廷平定了叛亂,俘虜了一千多名阿里不哥叛黨,忽必烈要將他們全部處死。

當時安童任怯薛環衛之職,陪伴在世祖左右,年僅十六歲,卻頗有獨立見解,敢於犯顏進諫。《元史•安童傳》記載了忽必烈與安童的對話——

帝語之曰:“朕欲置此屬於死地,何如?”

對曰:“人各為其主,陛下甫定大難,遽以私憾殺人,將何以懷服未附。”

安童勸諫的含義大致為:兩主之爭,各為其主。而且國家剛剛平定,大汗如不推曠蕩恩,憤私憾殺人,靠什麼信服哪些還沒有歸附的人。

忽必烈聽後,非常驚異安童的少年老成和不俗見解,接受了進諫,赦免了阿里不哥叛黨一千多人,此後世祖非常器重安童。

至元二年(1265年),安童官拜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兢兢業業,朝臣稱“國之柱石”。

時忽必烈對外戰事頻繁,急需經費,啟用了回回人阿合馬署理財政。至元五年(1268年),阿合馬拉攏朝臣,密謀上奏設立尚書省,建議改任安童為虛職“三公”,以虛名奪其在中書省的實權。安童因立尚書省與阿合馬意見相左,認為阿合馬署理經濟之法猶如“殺雞取卵”,不利於民眾生息和國家長遠發展,彈劾阿合馬數次;世祖因其政見不同,未能完全理解所需而漸不喜。

至元十二年(1276年)至二十一年(1285年),安童隨北平王那木罕戍極邊十年,與朝幾乎斷絕音訊。重回京師時,世祖召安童入宮慰勞,留其在臥室內深談。同年十一月,安童復拜中書右丞相,進金紫光祿大夫。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宗王乃顏等叛,籌措戰爭經費原因,世祖執意復立尚書省。第二年,安童見天下大事均歸尚書省,中書省再次被架空,便屢次上中書省印求退,皇帝不許。第二年,安童只怯薛掌環衛之職,辭罷丞相。至元三十年(1294年)正月,安童病死於京師,年四十九歲。忽必烈十分悲痛,派重臣監護其喪事。

關於《丞相東平忠憲王碑》,即安童 “開國元勳命世大臣”之碑的敕立年代,有兩種說法:

一說碑文撰寫於成宗鐵穆耳大德七年(1304年)。

有兩個理由,一是 “推贈宣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東平王,諡號忠憲”是在這一年,敕立“元勳世命大臣”碑也是這一年;二是《丞相東平忠憲王碑》文最後寫道:“大德七年(1304年)成宗(鐵穆爾)下詔建開國元勳命世大臣之碑於良鄉”。故此,認為安童碑為成宗鐵穆爾所立,在良鄉,而良鄉古屬范陽,新城縣古稱方城地,也屬范陽郡。

一說撰寫於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元年(1322年)。

《丞相東平忠憲王碑》的 “前言”敘:

“皇帝(引者注,元英宗)嗣寶,歷御寰極,拜大司徒栢柱(引者注,即拜住)為中書左丞相,明年(引者注,至至元年,1321年)制增乃祖孔溫兀答(即孔溫窟哇)推忠效節保大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東魯王),諡忠宣;木華黎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東魯王),諡忠武,賜碑額曰“元勳世德”廟,食東平,別賜故中書右丞相贈宣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東平忠憲王,開國元勳命世大臣之碑,碑建大都良鄉之通達。猗歟(感嘆語氣,‘啊’)盛哉是舉也,其思烈祖(即也速該,鐵木真父親),創業之艱,功臣宣忠之亟,勉丞相奮庸之恭。歟臣承詔,猥當執筆,謹按東平王世家……” 據此認為安童之碑乃元英宗碩德八剌下詔所立。

以上只是對立碑年代有不同的看法,對安童碑的存在並無異議。

民國《新城縣誌•金石分域編》記載,“東平王安童碑,在新城縣西北三十五里高碑店,後清乾隆年間被制府裁作他用,已無存。”《新城縣誌•金石篇》也記錄了東平王安童碑,稱此碑在高碑店。民國時的新城縣,即現在的高碑店市。由此可見,高碑店確有安童之碑一座。

對於立碑年代,筆者認同元英宗碩德八剌年代所立更符合史實,主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判斷:

一是《丞相東平忠憲王碑》的 “前言”敘:主要交代了撰寫碑文的背景、目的,其文字大意是,“元英宗碩德八剌即位後當年任命拜住為左丞相,第二年詔封了拜住的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祖父,其目的有三,一是念列祖列宗創業艱難,二是功臣忠心之極,三是勉勵丞相拜住。”一目瞭然,此碑文撰寫於元英宗碩德八剌朝;

二是根據《元史•拜住傳》記載,拜住奉旨親往范陽保定新城立“故丞相安童碑”時在至治元年(1321年)十一月,據此可以判斷碑文應撰寫於至治元年上半年。

典籍史料記載之外,清代文人有關高碑店詩,從側面印證了高碑店確有安童碑。

清代邊裕禮《高碑店詩》寫到:“東平碑已踣,村墅勝空名。”東平,即安童,成宗鐵穆耳大德七年(1304年)封“東平王”。踣,即向前仆倒,意為毀壞或遺失。

李鄴《高碑詩》寫到:“誰家村落半疏離,丞相高碑跡尚遺。欲問東平舊事業,荒煙蔓草共迷離。”

這兩首詩,反映出“東平王安童”碑,在河北的高碑店村,同時傳遞出“此碑在清代已經倒了,乾隆年間挪作他用,到民國時期已無存的信息。

綜上所述,高碑店,又稱駐蹕莊。其名稱來歷,概因元英宗碩德八剌在此地駐蹕時俗稱為高密店,又因此地有東平王安童碑,久而久之,地名演變為“高碑店”。

至今在高碑店市,關於拜氏五世祖安童的 “開國元勳命世大臣之碑”,還留有很多傳說。

一個是關於風水的傳說。

民間相傳,有個皇帝登基之後,思念去世的功臣,想建一個石碑,以紀念他們的功勳。對於建在什麼地方,他一時拿不定主意。次日早朝時,皇帝令眾大臣獻計,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意見。皇帝令欽天監在大都京郊一帶擇一吉地建碑。經過觀天象、查地脈之後,欽天監回奏皇帝,功勳碑建在京郊西南的官道上最為適宜。原因有三:

一是這些功臣多為武將,將碑立於京城之西南符合“面南稱尊”的朝儀;

二是官道西北多山地,可為碑之依託,有此堅固之靠山可保江山永固;

三是官道是進京必經之路,在此立碑,可供人們瞻仰。

皇帝恩准欽天監的奏報,於是在今高碑店一帶建造了一個高大偉岸的紀念碑。民間傳說:紀念碑高達九丈九,寬約丈六,厚有六尺六的巨大石,上面刻著功臣姓名與功績,下面有個巨大的石龜底座(雅稱“贔屓”)。

關於“高碑”的運輸,當地也有流傳的故事。

如何將石碑與底座完好無損的運到 “高碑店”的官道,在沒有大型現代吊裝、運輸設施的當時,成為一大難題,當官的束手無策,時值三九,人人急得滿頭大汗。正在大家焦頭爛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時候,一位監工的官員心中有事,出門時腳沒踩實,在結冰的地面上滑倒摔了一跤。靈機一動,提出利用冰面運輸石碑與底座的辦法。於是上萬名民夫分為兩隊:一隊負責由採石刻碑之地沿進京的官道開挖修出一條寬道,在道旁每隔幾里就挖一口水井,取水潑在路上使之上結冰。一隊把石碑放在冰路上,推推、拉拉,順著道路滑向立碑之地。

半個月之後,巨碑與石龜到達京西南的官道上,巨大的高碑就被固定在這裡了,這小鎮的名字後來就叫做“高碑店”了。

關於高碑“風水”和運輸的民間傳說,雖然沒有具體的朝代和人物名稱,甚至有些走形,但仍可聽出 “高碑店”地名與“高碑”的淵源。

第三個淵源——

與拜氏七世祖拜住的淵源

除了以上的淵源,河北高碑店市與拜氏七世祖拜住還有兩個淵源:

一是拜氏七世祖拜住的墓地,清代《新城縣誌》記載:“拜住墓在縣西三十里”。清代的河北新城縣所在區域,就是今天的河北高碑店市。

二是拜住的“駐蹕莊別業”。據清《新城縣誌》130頁記載,“駐蹕莊即高碑店。”元《一統志》記載:“駐蹕莊在新城縣西三十五里”,“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三年(1323年)去河北易州察訪,駐蹕於高碑店,賜拜住為別業。”據出土器物判斷,今河北高碑店市和平辦事處南虎村的“南虎莊園遺址”,即為元英宗時賜丞相拜住的“別業”(莊園),此地在元朝時因皇家衛隊虎賁軍常駐紮而得名“南虎賁驛”。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民國時期河北《新城縣誌》關於駐蹕莊的記載

詳細說完河北高碑店市與拜氏的淵源,再說北京市朝陽區的高碑店鎮高碑店村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雄安新區與元代范陽位置示意圖

元世祖忽必烈賜予拜氏五世祖安童的“食邑封地”——范陽,就在北起今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村,南至河北保定新城鎮,西到河北淶水縣,北達河北保定固安鎮區域的大致區域。所以現今的北京市朝陽區的高碑店鎮高碑店村,在元代都屬於涿洲路范陽郡,作為安童封地的屬民,以“高碑店”稱其居住生息地也不見外。

高碑店與拜氏先祖的淵源

元末黃溍撰寫的《拜住神道碑》

此外,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鎮,還與元末黃溍撰寫的《拜住神道碑》中記載的拜住墓地有淵源,《拜住神道碑》記載:(拜住)“葬於大都宛平縣南良鄉田村之原(今北京市房山區,1958年之前歸河北管轄,南和西面與河北省涿州市、淶水縣相連。)”。

綜上所述,高碑店與拜氏有以下淵源:

二世祖木華黎的建牙雲燕時期的屯兵之地,傳說中的木華黎墓地,家系的藏寶地,家系的風水福地;

《丞相東平忠憲王碑》,即拜氏五世祖安童的“開國元勳命世大臣之碑”立碑地;

七世祖拜住的“駐蹕莊別業”所在地,不同記載的墓葬所在地。

【本文源自全球拜氏文化研究會會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