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是他的恩师,他16岁就出版学术译著,是李敖一生最感激之人

金岳霖一生天真浪漫,率性而行。他总是按自己的志趣去生活,去做事。在情感方面,他终生未娶,却爱了林徽因一生。他不爱做官,但爱好交友。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跟朋友们一起度过的。  

金岳霖性情温和敦厚,待人热情,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殷海光的成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源于他的帮助。  

那时的殷海光还是一名籍籍无名的中学生,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在读了金岳霖的文章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并向这位教授请教。 

金岳霖是他的恩师,他16岁就出版学术译著,是李敖一生最感激之人

作为一名很有威望的名教授,金岳霖对这个中学生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反而非常热情地回了信,在信中,金岳霖“告诉他,有哪些书,可以寄来借给他读。”这种做法对于还是中学生的殷海光起了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年仅十六岁的殷海光以一己之力翻译了一本四百多页的《逻辑基本》。  

殷海光高中毕业后,打算去北平求学,然而家境困难,生活和学习费用无着落。这时候,他又一次写信向金岳霖求助。金岳霖为此找到张东荪,希望张东荪能为殷海光安排一份工作,以便殷海光能够边读书边挣钱。对于一个自己素未谋面的青年,金岳霖真的是非常热心的,他的理由只有一个,“一个青年要学问总是好事。”  

金岳霖是他的恩师,他16岁就出版学术译著,是李敖一生最感激之人

殷海光到达北平后,张东荪的允诺却落空了,这时金岳霖负责起了殷海光的全部生活费用。不仅如此,他们还约定,每周他们见面一次,一边吃饭,一边谈学问。  

此时的殷海光,从与金岳霖“讨论”的中学生变成了他的弟子。他们的说话风格大为不同。金岳霖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又或者是“或者……”“可能……”殷海光却是盛气凌人,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之类的语气。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金岳霖是他的恩师,他16岁就出版学术译著,是李敖一生最感激之人

跟随着金岳霖,殷海光在那一段时间里结识了许多北平学术界的名流。这对于一个青年的成长是多么的难得啊!  

因为遇到了金岳霖这样的恩师,殷海光的成长很快,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殷海光已经是台湾最负盛名的政论家了。不仅如此,殷海光还培养出了像李敖、陈鼓应这样蜚声海内外的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