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名義購房“氾濫”,監管清查違規涉房貸款

李靜,某上海小企業主,小有資產,愛好理財,對各類投資富有極大的興趣。在房價高漲的當下,上海房產便是其眼中的熱門投資項目。不過,可惜的是,在上海,她屬於限購人群。

李靜從網上看到,以公司名義買房,可繞開“限購”。心動之下,李靜多方打聽詳細操作方式,最終從友人處得知了一種註冊“空殼公司”購房的方式。

註冊一家空殼公司→用名下其他公司為空殼公司做擔保→空殼公司從銀行獲得一筆授信→全款買房。

簡單四步,繞過限購,“曲線買房”,而以空殼公司貸款買房還可便於後期資產轉讓。

以公司名義購房“氾濫”,監管清查違規涉房貸款

1

“曲線購房”大行其道

大眾似乎早已形成了“固定思維”:樓市調控沒用、越調控越漲、房價永遠漲、貨幣每年都大幅貶值、買到就是賺到……逮住機會趕緊買房上車,哪怕是高成本、高槓杆。

在這種認知下,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曲線購房”。其中,以公司名義購房便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網上房地產信息顯示,翠湖天地項目此次開盤最高價為19.68萬元/平方米。而該項目於2015年11月16日的一次開盤,單價最高甚至達到了22.78萬元/平方米。如果按照最高單價19.68萬元/平方米計算,一套390平方米的大平層總價近8000萬元。

4月10日,翠湖天地完成了搖號排序,其中不乏持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來買房的梁×偉、鍾×良(證件號碼H開頭),還有一個工作室名字也很熟悉———陳思成×××作室。

而更讓人議論不休的是,在項目公佈的個人客戶當中,內地客戶125組,非內地客戶46組;另外還有公司客戶214組。根據上海公證協會網站披露的公開信息,翠湖天地項目商品住房銷售搖號排序共計385組。這意味著,此次認籌搖號項目的購房者中,公司客戶竟然佔到了55%。

據瞭解,目前很多城市出臺了針對個人的限購令,但對公司購房基本都沒有太大限制,上海也一樣。目前上海的限購政策針對公司買房採取了“寬進嚴出”的做法。除個體工商戶之外,中國公民註冊在中國境內的公司均有資格在上海購買商品住宅,只是購買之後3年內不能轉讓。

2

公司買房有了“進階版”

具體路徑如上述李靜所述,即先建立一個空殼公司,將自身定為法人代表;接著用另一家已存續的公司給空殼公司擔保,並證明還款來源,然後這家空殼公司便可從銀行獲得一筆授信,用以全款買房。

但是,銀行會給空殼公司貸款嗎?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如何呢?

3

警惕合規風險

那麼,這種操作合規嗎?

許文兵進一步強調,部分購房者在通過房地產商或中介,以空殼公司購買房產時,房地產商或中介或許會對殼公司進行虛假包裝,以便順利從銀行貸款。而這種情況下,銀行若是放貸,可能也會落下“審查不嚴”的“罪名”。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嚴查消費貸違規進入樓市、股市,不少銀行都因為“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貸款三查制度不到位”等原因屢屢被罰。而今年,監管力度絲毫不減,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十餘張罰單涉及房貸業務。

“部分公司購房行為隱含炒房目的。針對以公司名義購房,預計接下來會有各類新的政策出臺,進而也會影響此類群體的實際置業計劃。”嚴躍進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