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CATL領銜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

6月14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在北京成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工信部汽車處劉斯明、CATL副總裁吳凱等領導和專家以及幾十位企業同仁出席會議,CATL董事長助理孟祥峰博士主持成立大會。董揚、陳立泉、劉斯明、吳凱為動力電池分會揭幕。

創新是新能源汽車最顯著的特點,動力電池作為最核心的部分,成為創新的主攻目標之一。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國汽車產業相關單位及科研機構攜手創立了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盟旗下共有七個分會,包括電池材料、測試驗證、回收利用等。

動力電池分會作為七個分會之一,本著“協同創新、開放合作、資源互補、成果共享”的原則,聚焦國家戰略,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配置資源,加快實現動力電池技術革命性突破,支撐中國動力電池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競爭優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許多聯盟,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有什麼優勢,動力電池分會又能做什麼?這是大家極為關心的問題。董揚的發言給大家解開疑惑。

創新聯盟是在工信部指導下成立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聯合體,成員包括從事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其相關的材料、技術和裝備等領域研究設計、生產製造、測試驗證、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優勢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行業組織。創新聯盟的地位可見一斑,權威性毋庸置疑。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規劃,動力電池的創新任務還很艱鉅。至2020年,新型鋰離子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50Wh/kg,成本0.6元/Wh;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260Wh/kg,成本降至1.0元/Wh以下;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400公里,使用的經濟性和便利性與傳統汽油車基本相當。至2030年,新體系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500Wh/kg~700Wh/kg,成本進一步下降,純電動汽車具有與傳統燃油車相當的行駛距離,經濟性具有競爭力。

實現動力電池創新目標,動力電池分會肩負的擔子不輕。突破下一代動力電池性能、成本、壽命和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加速實現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形成國際競爭力,都是動力電池分會面對的難題。為了實現創新,動力電池分會將側重5方面的工作。

會場全景

(一)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究。緊密跟蹤國際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動態,調研分析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狀況,持續開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競爭力研究,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為產業提供諮詢服務。

(二)組織行業技術攻關:在創新聯盟的領導下,組織行業內的會員單位,在對汽車動力電池製造工藝、製造動力電池、大規模智能製造技術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每年的重點攻關方向和題目,對重點項目協同攻關,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協同創新、責任分擔、利益共享,提升行業科技水平和智能製造能力,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三)參與標準法規制修訂與組織實施:配合標準化機構,組織會員積極做好汽車動力電池有關標準法規的調研、論證、評價和跟蹤工作,積極組織和參與有關團體、行業、國家標準、法規的制修訂及宣貫實施工作。

(四)行業自律發展:在創新聯盟的領導下,制定行業自律規範,反對不正當競爭,監督會員單位執行,引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制訂、宣傳、貫徹行規行約,建立促進行業規範、有序發展的自律協調機制。針對行業熱點問題,組織會員單位交流研討。

(五)行業服務:加強國內外同行業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構建多種形式的交流平臺,開展技術研討、產品展示推介、培訓和諮詢服務,增強聯盟的凝聚力,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CATL作為我國動力電池“獨角獸”企業,在技術和規模上都處於領先地位,名正言順地成為動力電池分會牽頭企業,吳凱擬任動力電池分會理事長,孟祥峰擬任動力電池分會秘書長。

在成立大會上,陳立泉院士介紹了動力電池技術研發與產業展望,吳凱副總裁介紹了動力電池技術發展與產品開發現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檢測所副總工王芳介紹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品檢測與評價,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震坡介紹了電動汽車大數據監控與動力電池安全應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所副總工劉桂彬介紹了動力電池國內外標準法規現狀與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