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中的時間成本,你計算過嗎?

理財中的時間成本,你計算過嗎?

提到投資理財,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賺了多少錢”,雖說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有一個昂貴的隱藏成本恐怕很多人都沒有計算過,那就是時間。我們常說,錢沒有了可以再賺,時間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這不是空話,是闡述基本的事實,總結了理財過程中三種常見的昂貴時間成本,你看看自己有沒有犯過?

1. 薅羊毛

在理財中,有一個非常常見的詞叫做“薅羊毛”,不少人都是從薅羊毛開始瞭解理財的。對於理財來說,利用規則和商家的補貼,來賺點小錢,獲取多點的收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走上了極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羊毛”的身上,卻不把時間用在自我學習和成長上,是非常容易出現因小失大的毛病的。

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一定要認清本質,無論何時“羊毛”都是小,個人的成長才是大。一般來說“羊毛”活動都非常簡單,卻極其的浪費時間,而且獲得的收益是非常少的。比如說打字賣驗證碼、看網頁瀏覽廣告、新平臺註冊等等。

很多羊毛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最後卻發現提現有困難,提現門檻高等情況。這是因為能夠給諸多羊毛的平臺,通常都處於發展的初期,十分不穩定,一旦出現什麼問題,你就等於是被“反薅”。

理財中的時間成本,你計算過嗎?

作為普通人,精力有限,更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和生活質量,享受生活比薅點羊毛重要得多。

2. 不停的關注

很多人在開始學會理財之後,都會出現盲目跟隨的情況,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專家建議,其實根本沒有必要。一直緊追熱點和各種消息,希冀能夠讓自己少賠一點,多賺一點。但是仔細想想,傳到自己手裡的消息,已經是幾手之後的消息了,與其一直在追趕尾巴,天天關注,倒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在個人能力的提升上。

多學一點理財知識,面對市場的時候也能有自己的判斷。心態好了,才能拿的穩,拿得住,最後的收益自然不會低。緊追消息不捨,不停關注新消息,其實就是一個時間的陷阱,如果不及時發現,就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了。

理財中的時間成本,你計算過嗎?

3. 缺乏足夠的自我認知和學習

對於投資理財,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不要覺得自己運氣很好,心存僥倖。投資理財不是一件靠運氣取勝的事情,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那麼選擇一個靠譜的平臺進行投資就可以了,你的人生不僅僅是投資和理財,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在投資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學習的時間節奏,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事情。這個積累不是機械的,是需要隨時更新知識庫,需要與時俱進的,在不斷的請教、查詢、反饋和操作之後,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更為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