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大都喜歡獨處?這是因為無法“合群”,真正聰明的人,有大智慧的人,一般人是達不到與之交流的高度、深度、廣度、厚度的。

這裡的“聰明的人”確切的說應該是“智慧的人”。二者略有差別。智慧的人有時表面看並不“聰明”,正是所謂“大智若愚”。

聰明的人之所以大都喜歡獨處,原因如下:

1、思維方式與眾不同,不容易遇到交流者。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所謂“曲高和寡”,這類人是最佳詮釋。太優秀了,普通人無法瞭解和理解其想法和感受。這類人往往很難跟普通人交流和往來,因為“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無話可說”,只能獨處,自娛自樂。

詩仙李白曾經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斗酒詩百篇。嗜酒而豪邁的李白,一生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靜夜思》、《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境界達到一定程度,是多麼孤獨啊!沒有人可以在靈魂的高空相遇和相知啊!其中多數人不得不獨來獨往。其實他們多麼能有個人能懂自己,能夠把酒言歡,或者以水代酒暢談人生……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2、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很難遇到“知音”的又一個原因。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沒人能懂或者懂得他們的人很少。這類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表現可能有些孤僻、清高、“

不合群”,不隨眾,不入流。

甚至可能有些“憂鬱”特質。一般人也不喜歡跟他們在一起。因為很難遇到可以交流與“呼應”的人,只能選擇獨處。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紅紅火火,一票難求。但是很多人說“郭德綱沒什麼朋友”,他自己說“性格內向”,電視臺一同做節目的人說“

休息時間郭老師就在屋裡看書,不出屋……”于謙經朋友們一起吃飯,但是不叫他,因為他不去。

有一次郭德綱說岳雲鵬事交朋友的事,讓他跟大家多相處。于謙說“這一點不隨別人”。(潛臺詞:誰的徒弟隨誰。)郭德綱差點一口茶水笑噴了!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郭德綱曾說:“我就一個朋友,整個德雲社能談得來的人就一個,就是陶陽。就這麼一個小玩意,我談談京劇什麼的,他能懂。”

可見高層次的靈魂交流或者專業溝通,都是孤獨的,知音難覓啊!

3、他們主觀上認為一些交往和聚會,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主動放棄和拒絕“無用社交”。不參與,不反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別人看他們是“離群”,他們自己缺自得其樂。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有些“智障兒童”,或者殘疾人,可能也屬於此類。上天讓他們某些方面不完美,卻在另一方面賦予他們超凡的靈性。

而有些人在舞蹈、彈琴或者畫畫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出超出常人的天賦異稟!

前些年春晚上,有個很火的集體舞蹈,叫做《千手觀音》。節目一出來,非常非常受歡迎,令人讚歎!而更為令人震撼的,這是“特種語言學校”的孩子們完成的精美作品!

過去多少年了我都感慨於這個故事。而與之完全相同的是,我也曾親身經歷了一次同樣文藝演出。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在我女兒上初中時學了兩年舞蹈。他們有一次參加本市電視臺的少兒春晚,其中一個精彩節目就是《千手觀音》。本市“特種語言學校”的孩子們表演的。當時老師在觀眾席的過道里給他們打手勢指揮。很多觀眾都感慨的流淚!

4、有些發明家、科學家、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詩人等,他們也大多喜歡獨處。比如愛迪生、愛因斯坦、牛頓等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喜歡獨處,成名前經常容易被人攻擊或嘲諷。但是他們最後的成就做了最好的詮釋。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幾十年前我國新詩歌興起時,當時有位青年詩人汪國真,紅極一時。

他曾經有首詩《孤獨》:太陽是孤獨的,月亮是孤獨的,而星星卻不計其數……

於是有人認為他孤芳自賞,寫“詩”反駁和攻擊他:蜜蜂是成群的,蝴蝶是結隊的,而癩蛤蟆卻是獨來獨往的……

但是孤獨的詩人依然孤獨的寫著詩,成群結隊的蜜蜂蝴蝶依然在成群結隊的奔忙著……

(總6)聰明的人為何喜歡獨處?


靈魂的觸角無人能及,思想的高空缺乏呼應!喜歡獨處的聰明人,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喜歡孤獨的現代聰明人,杜絕無用社交的人,各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做著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