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原本,閱讀與性別無關;但在“三·八”這個屬於女人的節日裡,關注女性精神世界的初心讓我們再次聚焦女性閱讀這個話題;

原本,閱讀與閱讀渠道無關;但越來越多的女性除了閱讀紙質書,也將手機閱讀作為黏度更強的閱讀渠道,汲取來自數字閱讀的滋養,豐盛自己的書香人生。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日前,今日頭條聯合雨楓書館,一起來關注自媒體時代的女性閱讀,通過大數據來呈現自媒體時代、手機閱讀時代的女性閱讀傾向。

(數據區間: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

【數據提供】:今日頭條文化頻道

【文章作者/數據解讀】:許春宇(著名女性閱讀推廣人)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這組數據顯示:女性閱讀呈現集中的狀態,在87萬的總閱讀量中,文章數量卻高度集中在500多篇文章中,這表現女性對相關話題的群體共識性很高,這是女性容易受到流行文化影響,還有女性更容易獲得“通感”的影響,對觸動心靈的閱讀內容擁有深刻的“確信”,並樂於積極分享。女性的深度閱讀與收藏量較高,表現出女性願意分享的傾向,這與線下的紙質閱讀狀況十分相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大數據”的基礎要有足夠多的“基數”,這是採集分析並能足夠接近準確的前提,這就像人類遠古,智人最終佔據現代人類的祖先的過程,從物種繁衍的原理,優質的遺傳成功就是更多數量的存在。

河南是人口大省,“以其多,故能成其多”吧,當然作為中原文化腹地的傳統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山東的閱讀群體緊鄰其後,也是文化底蘊影響生活方式的一種表現。北京位列第七,彰顯了首都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高活躍度的閱讀氛圍,知識女性群體佔比較大等綜合原因。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從年齡段的關注度數據分析,24-30歲的關注度明顯比其它年齡層高,這個年齡段女性,恰恰是大學畢業、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人群。這個年齡段,在閱讀上基本沒有受迫性選擇,所以是主動關注。在它之前的年齡段,關注度反而不如前者,該時期因為學校課業的繁重,選擇閱讀的時間相對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加,31-40年齡段比重下降到22.83%,說明女性在步入婚姻後,承擔起更多生活責任,加之工作繁忙,事業處在上升期,造成閱讀時間的大量減少。年齡再往上閱讀關注力嚴重下降,這一方面反映出與針對這個年齡段女性閱讀內容減少有關,也說明出生在50、60年代的女性,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普遍建立起來,與70後、80後女性閱讀能力相比,是弱項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這項數據中,10本關注最多的圖書,虛構文學佔據了絕對地位,這符合女性閱讀的特點,全世界範圍看,浪漫小說的讀者中大部分是女性,美國出版物中小說的讀者群高達90%。從中世紀的騎士小說,到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的巔峰,女性對虛構文學的熱愛從來都是一致的,女性閱讀的過程一般是伴隨著情感逐漸成熟的過程,女性通過閱讀深入對自己的瞭解,尋找內在的和平,通過閱讀釋放情緒中憂傷的部分。

而生活節奏太快的女性,更需要在閱讀中重回心靈的寧靜,享受閱讀帶來的單純愉悅感,無疑這樣的閱讀需求,對虛構文學是最好的出口,《紅樓夢》《西廂記》《圍城》這樣經典文學得到女性格外關注也就不為奇怪。這份書單也顯示了女性對自媒體傳播的關注,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我們仨》以及《洗澡》多部作品入選,這應該歸於媒體傳播的影響力,去年楊絳先生離世在整個社會掀起了對她與錢鍾書先生的關注熱潮,輿論的廣泛關注,正是作品進入讀者眼裡的一個主要因素。

同樣《百年孤獨》這樣的作品,因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長期位於圖書暢銷榜上,提升了大眾的關注度。同時,這份書單,也隱藏“女性閱讀”範圍的狹窄,女性應該關注更多有份量的非虛構作品,打開視野,有信心追求那些與人類自身尊嚴、社會格局發展、未來社會想象,哲學問題思索的一些系列大歷史觀、大文學觀、大社會觀的閱讀內容,甚至包含金融與政治學的部分,女性需要豐富自身閱讀的容量,擁有對自身世界的深刻洞察力,構建具有獨立人格的自我。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根據上一條數據內容,小說閱讀是女性閱讀的主體內容,在這組數據中,小說類型集中在歷史、情感與影視作品,這與流行文學的大趨勢一致。比如歷史穿越類小說就是流行文學的一個經典類型,影視作品因為IP影響力的作用,在影視劇流行的同時必然帶動圖書的流行,尤其在20-40歲的讀者中,這組數據顯示了流行文學的真實狀況。最近幾年,出版人引進東野圭吾系列懸疑小說,成功成為出版界的現象級作品,從學生到成人,這類圖書都進入了閱讀書單中,在整體提升了懸疑小說的關注度。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張愛玲作為中國最具才情的女作家,長期受到女性讀者的高度關注,她的著作代理人每隔幾年的新版與再版也把讀者一次次引入由張愛玲新作品出版的年度文化事件中,對女性情感的深度把握,讓女性閱讀帶有審視自我的清晰與透徹感,自然深為廣大女性讀者所熱愛。尤其文藝女青年,張愛玲是必備書單中的首先作家。

三毛的影響力在70後女性讀者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清新的筆觸與灑脫的情感讓她的散文《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等作品暢銷不衰。在這個調查中瓊瑤阿姨的作品依然在榜單上,略為出乎意料,堪稱一個時代的愛情小說代表者,深刻影響了眾多女性對愛情生活的想象。沈從文細膩筆調的鄉土文學,非常容易被女性讀者接納,而如今女性對慢生活方式的懷念與追求,像《邊城》這樣的小說迎合了當下女性內心當中的對自然純淨的美好感情的嚮往。

在數據中,很突出的是對泰戈爾關注,這位獲得諾獎的印度詩人、學者歷來在中國擁有廣大讀者,此次調查排在了第七名的位置,可見詩歌作品仍然是女性閱讀類型的一個重要方面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讀者對張愛玲、楊絳、三毛等人的關注,在上面的數據分析中已經談到。民國才女林徽因在女性最關注女作家中排名靠前,事實上林徽因的著作並不多,讀者對她的關注更多集中在對她的生活,具體到情感生活的關注中。

這幾年,湧現了一批關注民國女性的作品,而描寫、介紹林的圖書更是層出不窮,這無疑增加了讀者的共識,將她列在關注度最高的女作家群體中。鐵凝、嚴歌苓、六六和王安憶都是當代最優秀的女作家,她們的作品經常被改編成影視劇作品,在讀者中形成深刻印象,同時她們都沒有停止新作的發表,許多女性讀者是這些女作家的超級粉絲,每部新作出來,必然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蕭紅是被重新拾起來的重要作家,她的《呼蘭河傳》被選入中小學推薦書目中,她短暫又充滿璀璨光芒的人生經歷吸引了女性讀者對蕭紅的關注,蕭紅身上兼具叛逆精神且文采斐然,是女作家中的翹楚,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這組數據中對外國女作家的關注,其中簡·奧斯汀是英國最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她的情感小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艾瑪》等作品,一度是女性的必讀物,小說中以小見大地挖掘展現人性的多層面,受到各個時期女性讀者的喜愛,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繼承與發揚了現實主義文學流派思潮,在文學史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伏尼契最著名的小說《牛虻》在中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與出生40年代的人談起這部作品,都是相當諳熟,在六七十年代,是所有年輕人的讀本,鼓舞與激勵了幾代人。海倫·凱勒的堅強意志讓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長盛不衰,常常是家長和老師選給孩子的必讀作品之一。

在數據中,又一次,詩人站在了我們的眼前,《死的十四行詩》是痛苦掙扎與期待的融合,被譽為情詩女王的米斯特拉爾,用強烈的情感表達征服了女性讀者。閱讀中,女性讀者對詩人尤其青睞,這是群體對於情感表達需要的直接展現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在自媒體環境,女性的輕閱讀傾向十分明顯,這組數據顯示,女性在娛樂關注裡面佔比高達87%,娛樂新聞真是獨屬於女人的娛樂。同時,女性對文化與社會、歷史的關注度也都超過50%,顯然女性閱讀不失“大”文化背景,在生活類內容的閱讀上,也呈現多維度的關注,顯示女性閱讀文本的多元性,與生活的緊密相關性和貼近時代的特性。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我們閱讀的內容往往與我們當下的關注點,高度吻合。在這組數據中,《紅樓夢》作為經典著作,高居榜首。曹雪芹創造的女人群譜——金陵十二釵一直深受女性讀者的喜愛,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這些典範人物的代表,早已經走出書本,進入到女性生活中,在自媒體時代,成為標籤的一種,讀者不只是關注“人物”本身,更關注形成人物性格的環境、人文因素,這樣的話題倍受女性矚目也就非常自然了。對電視劇與影視明星的關注與對紅樓人物的關注,在數據中幾乎平分秋色,女性讀者特點非常明顯。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女性閱讀大數據報告:影響女性閱讀的因素是什麼?

在影響閱讀的因素裡,數據中顯示“性格”佔據著靠前的位置,這是與慣常思維很不一樣,普遍認為閱讀能力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大數據更為客觀的標示出性格、收入、職業同樣非常直接地影響了閱讀的選擇。雖然習慣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但不可忽視其他層面的影響力,這組數據讓我們在面對青少年閱讀能力的培養上,亦有更多可參考的維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