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隱形冠軍”:打造轉型升級的中流砥柱

培育“隐形冠军”:打造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

培育“隐形冠军”:打造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

主持人 趙姍

嘉賓

許召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王 昊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

應曉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市場上處於“隱形”地位,但其對終端產品的生產具有決定性作用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定義“隱形冠軍”?

許召元:“隱形冠軍”是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1996年率先提出的,指的是那些在國內或國際細分市場上佔據絕大部分份額但社會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一般有三個特徵,一是這些企業是某一個細分市場的絕對領先者,在全球市場上位居前3名;二是企業規模有限,年銷售額一般不超過10億歐元(1996年,2016年西蒙提出的新標準是50億歐元);三是公眾知名度低,很多這類企業的產品都是不易受大眾覺察的,但在業務上必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隱形冠軍和獨角獸是兩個完全不同但又有些類似的企業類型,獨角獸企業一般是創辦時間相對較短,而且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企業,可見獨角獸公司主要特徵是增長快,而隱形冠軍最主要特徵是市場領先地位,一般都是要經過長時間培育和成長的。

王昊:“隱形冠軍”這個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對德國400多家卓越中小企業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企業在對外出口貢獻量以及技術創新能力方面才是德國經濟真正的基石,但因為所從事的行業相對生僻、加上專注的戰略和低調的風格,這些企業品牌卻不為廣大消費者所熟知。

隱形冠軍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徵:一是從產業類別上看,這些企業是某一個細分市場的絕對領先者,以市場佔有率衡量,它們通常是世界市場的第一名或第二名。以技術創新來看,這些企業的人均發明專利等指標也往往處於同行業領先地位。二是從企業規模上看,這些企業必須是鮮為人知的中小公司。三是從企業知名度看,這些企業公眾知名度較低,很多這類企業的產品都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知,只是用在生產最終消費品的製造流程當中,或者只是某種消費品的部件或原料。

應曉妮:“隱形冠軍”企業,是指在某個細分市場佔據絕對領先地位,但因位於產業鏈上游而公眾知名度較低的企業。通俗地講,“隱形冠軍”企業可以理解為在製造業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關鍵部件或特殊材料的上游供應商,由於其平時不與消費者直接接觸,在市場上處於“隱形”地位,但其對終端產品的生產具有決定性作用,尋找同類的替代品又很難,因此在該產業鏈內部擁有絕對話語權。這段時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中興事件就是“隱形冠軍”企業重要性的充分例證。

培育一批關鍵行業內的隱形冠軍企業對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中國經濟時報:為什麼當前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隱形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對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有何意義?

許召元:培育出一大批隱形冠軍企業是我國轉型升級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赫爾曼·西蒙研究隱形冠軍問題的出發點在於,回答“為什麼聯邦德國的經濟總量不過美國的1/4,但是出口額雄踞世界第一?哪些企業對此所作的貢獻最大?”這一問題。經過多年的研究,西蒙認為,德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聲名顯赫的大企業,比如西門子、博世,而是那些在各自所在的細分市場默默耕耘並且成為全球行業領袖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技術創新遙遙領先於同行,其人均擁有專利數甚至遠遠超過西門子這樣的世界500強公司。這些隱形冠軍站在了各細分行業的價值鏈頂端,創造了最大的價值。

我國已經成功成為世界製造大國,無論是產出規模還是出口額都已經遙遙領先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家,但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我國產業要順利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其核心在於掌握關鍵技術,擁有獨門絕技,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佔有率,獲得更大的附加值,而隱形冠軍正是這種能力提升的自然體現。因此,如果我國產生了一大批隱形冠軍,自然代表著轉型升級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王昊:正因為隱形冠軍企業是為最終產品提供關鍵零部件,所以它們是某一個產業鏈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其質量決定了這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更多的是通過強大的供應鏈集成整合能力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很多關鍵零部件環節仍是由國外企業提供,產業鏈的絕大部分附加值被國外隱形冠軍企業所攫取,也導致我國製造業出現“大而不強”的局面。例如,在汽車行業,雖然我國整車產量已多年穩居全球第一位,但變速箱、高強度軸承等關鍵部件仍多為國外企業所提供。又如,今年爆發的“中興事件”,作為世界第四大通訊設備集成服務商,僅僅因為某些核心通訊芯片無法自主生產而陷入被美國製裁即停擺的狀態。

因此,在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我們亟須培育一批關鍵行業內的隱形冠軍企業。一是可以彌補我國在某些產業鏈的弱項環節,邁向產業鏈高端環節,提升中國製造業整體創新能力。二是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可防止在國際經貿關係惡化的情況下,再次出現行業“卡脖子”現象。

我國製造業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未成氣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我國隱形冠軍企業發展狀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許召元:西蒙2016年的統計認為,全球有近3000家隱形冠軍企業,其中總部位於德國的有1300多家。所以,根據西蒙的計算,幾乎50%的這些未知的世界市場領導者都屬於德國。其他隱形冠軍企業則由美國、日本和中國等製造大國所分享。

根據一些調查和統計,近年來我國隱形冠軍企業也在快速成長,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於2017年初公佈的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培育名單中,可以找到104家細分領域的冠軍企業,後來兩部門又公佈了第二批名單,包括91家示範和培育企業。考慮到這200家左右的企業有些還達不到西蒙的50億歐元的標準(當然也有許多沒有統計在內的冠軍企業),總體上可與德國比肩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數量應該遠遠少於德國水平。

應該說,與中國世界製造大國的地位相比,與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相比,中國的隱形冠軍數量實在是太少了。絕大多數企業大而不強,缺乏領先世界的核心競爭力,這主要是由於我國製造業真正發展的時間還較短,從新中國成立算起還不到70年,從改革開放算起也才40年,而真正的隱形冠軍企業,要成就獨步世界的領先技術、訣竅,並得到世界市場認可、獲得細分市場的支配地位,絕大多數都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難以期望短時間內就成就一批隱形冠軍企業。

但另一方面,我國還沒有形成有利於隱形冠軍成長的環境也是重要問題。我國的各種政策多是以規模取勝,規模越大,越容易獲得政府的各項支持,而專注細分市場技術進步、發展相對較慢的企業所得到的外部支持相對較少。另外,行業利潤失衡、經濟脫實向虛、實體經濟利潤率低下等都會嚴重打擊企業家專注實業的熱情。

應曉妮:我國製造業長久以來被批評為“大而不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這些隱形冠軍企業作為支撐。下游的組裝、生產雖然規模龐大,但上游的核心技術、關鍵部件、特殊材料等卻始終掌握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手中,中高端製造業對進口的依賴度很高。事實上,我國政府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重視對隱形冠軍企業的培育。2016年,工信部專門印發了《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隨後又組織地方政府推薦了兩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其中,第一批共有104家企業入選,第二批共有91家企業入選,從地域分佈上來看,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的隱形冠軍企業最多。雖然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國的隱形冠軍企業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橫向比較仍存在很大不足,2017年,歐洲媒體估計全球隱形冠軍企業總數約為2734家,而中國僅有68家,佔比為2.5%。

我國製造業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未成氣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國製造業長久以來走勞動密集型發展路線,資本、技術積累不足,沒有為隱形冠軍企業的孕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二是我國目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具體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企業投入大量資源開發的產品和技術被竊取而投訴無門的事件屢屢發生,嚴重抑制了企業的研發動力;三是“國產替代進口”尚存在較高的隱性門檻,鑑於關鍵部件、特殊材料對終端產品性能的決定性作用,終端產品製造商對新的供應商往往較為排斥,而國內又普遍對國產高端零部件存在偏見,進一步限制了國產高端製造企業開拓下游市場的可能性。

我國潛在的“隱形冠軍”企業較難獲得資金支持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製造業不缺隱形冠軍,但缺發現隱形冠軍的伯樂。”您怎樣看待這個觀點?

應曉妮:應該說,投資者短視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這是“看不見的手”存在的固有缺陷。市場上的投資者受到利益驅使,往往追求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項目,而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和特殊材料的研發和成果轉化都需要長期大量的積累,投資金額大、時間長、風險高,自然難以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除了上述原因外,我國創投行業相比美國等創業投資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而言,還存在一些特性。首先,從投資階段上來看,我國的創業投資更偏向成熟期企業,根據《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2016年,我國創投機構投資於天使/種子階段的投資案例佔全部投資案例的比例僅為19.6%,而同期美國創投機構投資天使/種子期的比例則高達51%。其次,從投資領域上來看,2017年,我國創投案例約有39%發生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行業,7.8%發生在娛樂傳媒行業,而僅有4.9%發生在機械製造行業,4.2%發生在電子及光電設備行業,總體來看,“互聯網+”和娛樂傳媒行業更受我國創投機構的青睞,而高端裝備製造業卻少人問津。這些特性決定了我國潛在的“隱形冠軍”企業比歐美等國的同類企業更難獲得資金支持。

什麼樣的企業最可能成為隱形冠軍

中國經濟時報:什麼樣的企業最可能成為隱形冠軍?

許召元:西蒙根據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總結了成功企業的幾大共同特質(見圖),一是要有成為市場領導者的雄心,隱形冠軍企業一般都有明確的成為行業領導者的目標,併為此而努力;二是高度專注於細分市場,並在細分領域深入耕耘,雖然很多公司都將大量的產品委託給其他公司生產,但是在涉及其核心競爭力時,隱形冠軍企業往往都要將這些環節嚴格掌控在自己手中,通過創建獨家生產流程和生產技術和組件,實現最終產品的優越性和獨特性;三是關注全球市場,通過服務於細分但全球化的市場,從而獲得巨大的成長空間;四是高強度而有效的研發創新,隱形冠軍企業的研發支出強度一般至少是同行業的兩倍,而且創新的效率更高;四是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並且具有比較優勢,這種比較優勢往往是超高的質量,隱形冠軍企業平均有25%到50%的員工有定期的客戶聯繫;五是擁有忠誠和高素質的員工,德國隱形冠軍的員工流失率僅為2.7%,顯著低於一般企業;六是堅強的企業領導。企業家是企業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隱形冠軍企業的領導層一般不僅有雄心壯志,而且在管理細節上深度參與並且非常靈活,另外,隱形冠軍企業的CEO一般也較為穩定,其CEO平均任職年限長達20年。

培育中國“隱形冠軍”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應如何培育“隱形冠軍”?

許召元:隱形冠軍企業是市場競爭的產物,是企業家的努力結果,但政府在優化環境,促進隱形冠軍企業成長方面具有重要職責,根據隱形冠軍企業成功要素,政府部門應該著力優化幾個方面的環境:一是鼓勵並保護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加強產權保護,使企業家能夠放心地深耕實業、安心發展,在這方面,目前國家對一些典型企業家案件的重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二是要改變以規模論英雄的政策導向,更多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改變大企業能夠更多獲得政府支持和優惠的做法。三是要平衡行業利潤,打破壟斷,消除政策尋租機會,讓企業更多關注於通過研發創新、通過升級,而不是通過政策獲取回報。四是要建立“優質優價”的價格和價值體系,我國商品短缺時代已經過去,過於強調“價廉物美”不利於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在價格體系上要相應改革,引導企業不斷創新提質。

王昊:隱形冠軍企業培育的關鍵在於激發廣大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活力與創新能力,使其可以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新時代下,培育隱形冠軍企業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應給予政策與資金傾斜,迅速提升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在中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工程當中給予中小企業更多參與機會,使其在技術創新層面能迅速提升以達國際競爭力水平。二是應打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局面,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牽引帶動作用,鼓勵其尋找國內的零部件供應商進行合作,給予中小型企業發展機遇,使其可以迅速成長為隱形冠軍企業。三是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隱形冠軍企業的培育往往需要較長時間,需要長期技術積累與企業管理經驗,這需要在全社會形成較好的企業家氛圍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

應曉妮:前已言之,投資者短視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固有缺點,是無法通過純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的,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引導資金向潛在的隱形冠軍企業流動:一是要通過設立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的方式,用財政資金撬動市場資金,並以法律協議的方式約定基金以一定比例投向高端製造業企業;二是通過稅收減免的方式,給予投資高端製造業企業的投資機構或個人更高的稅收優惠,為企業高管提供個人所得稅減免等;三是通過事後補貼的方式,給予孵化出隱形冠軍企業的孵化器或投資機構事後獎勵等。事實上,歐美等國政府在高端製造業起步階段也為其提供了相當可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